江口方桥一带,地处宁绍平原边缘,是奉化地势最为平坦的一块宝地。发源山区的奉化县江、剡江、东江三大水流,在平原地带分分合合,最后渐渐汇拢,在奉化的最北端方桥境内汇成奉化江,再往下与鄞江、姚江汇 …
江口方桥一带,地处宁绍平原边缘,是奉化地势最为平坦的一块宝地。发源山区的奉化县江、剡江、东江三大水流,在平原地带分分合合,最后渐渐汇拢,在奉化的最北端方桥境内汇成奉化江,再往下与鄞江、姚江汇 …
早就听说过保国寺的大名,但想不起是在什么情况下第一次听说的。不过,自从开始目前这个职业之后,知道保国寺现在已经不是寺庙,而是一个文保单位性质的博物馆。佛教界一直在争取恢复成宗教场所,文保部门 …
十年前,我们为松岙镇做本宣传小册子,需要四处拍照。在松岙村中乱窜的时候,曾经发现,这个地方的井特别多,几乎可以在每个院子或巷口发现一口或大或小的井。在某个角落,发现一口看上去特别沧桑的老井, …
本邑名家沈潇潇在他的《江河向东》中写道:“在奉化设县以来的千余年里,曾任奉化县令和知州的多如过江之鲫,但能入传新编《奉化市志》的也仅元代马公和北宋萧世显、明代萧万斛三位!” 说起这三位, …
不久前,有老同事问我:知不知道奉化有个寺院叫登岱寺?我毫不犹豫地说没有,至少现在不存在了。回头想,这寺院的名字够大气,莫非有什么来历?现在爱好人文史料的人多了,大凡有点典故的,都会有人去 …
回到清凉寺旁边的空地上,碰到两个正在收拾东西的村民,原来刚才我在山中听到的说话声和锄头挖地声,正是他们两个发出的——他们在山中挖冬笋。两次来此地,在这山谷中,就碰到了这俩本地人,赶紧向他们 …
春去秋来,转眼,冬天也快过去了。2014年末的最后几天,看到宁波一朋友在微博中发了一条探访清凉寺的消息,突然想起了这个春天之约,于是,在一个周末的下午,再约三两同好,出发,二探清凉寺! …
这标题起得有点邪乎,因为,奉化的清凉寺早不见了,王次翁则更是在千年前已经灰飞烟灭。 这些年来,奉化的山山水水踏得差不多了,这两年,就专往平日不大去的地方钻。听到一个好听的名字,首先 …
5年前,受一位家住保定的同乡委托,曾经去寻访位于惠政东路中段的一个宅院——张大夫第。这座大院的门口就是惠政东路商业街,对面新建的商业小区光鲜气派。这宅院,那次去的感觉是又杂乱又热闹。 …
日前搜集西锦过街楼的资料,发现网上的百度收集了这个词条,说西锦过街楼是奉化唯一的一座。我不信,翻检拍过的照片,发现在市域范围内,至少有六七座。 第一个当然是西锦村的西街岭墩这 …
前岙村是溪口镇剡源村的一个自然村,位于村东一条小山沟中。村子不大,但村西头有一座深宅大院,显得特别显眼。房子背依青山,朝南,两边有四马高墙。青砖墙面,打造得干干净净。拿现代人的眼光看, …
在松阳参加大学同学会间隙,东道主同学组织我们去看了松阳城西北的一座宝塔。事先我在网上查了资料,松阳自然风光不错,但没有太多的风景名胜,这延庆寺塔可能算最有名的古迹。看了之后,觉得果然如 …
大年初四那天,与朋友巡回乡间采风,在南渡广济桥畔,发现平时总是大门紧闭的一座庙里热热闹闹的。进去探访,看到这儿正准备进行一场佛事活动。在庙内四处转悠,在角落发现一块石碑,上面写有这座庙 …
古时候,城是城,市是市,城与市不是经常连在一起的。就说我们奉化,30年前,奉化城里厢与大桥镇之间还隔着一片水田阡陌。城里厢过去是衙门、学校、庙堂等上层建筑所在的区域,而大桥镇的前身是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