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山后探古

《茗山后探古》
    
  奉化有个著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是奉化境内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有先民活动的遗迹。上个星期天,在博友夏亦蓟带领下,博友吕名和我,三个人一起,去这地方进行了探访。
  
《茗山后探古》
  这个地方叫茗山后村,夏亦蓟早早到村里等我们。我们找到村子,车停放的地方,刚好有一块石碑。我曾经经过这地方好几次了,怎么从没注意过呢?
  
《茗山后探古》
  村口有个老汉在晒太阳,一问,当年发现遗址时,他正担任村支书。
  
《茗山后探古》
  他说你们要去看,我带你们去。
  
《茗山后探古》
  穿地一大片荒地,还是一大片荒地,老支书说,这就是曾经发掘过遗址的现场。
  
《茗山后探古》
  已经发掘过的地方,有的已经建起了村民住宅。
  
  老支书说,这里一片的遗址沉积很多,现在实行保护,就是让它在地底下不动了。老支书介绍起考古和遗址来,头头是道,俨然半个考古专家。他还说,在茗山脚下有一片岩石上,有几个台阶样的东西,没有人能解释清楚是用来做什么用的。
  
《茗山后探古》
  我们到了山脚,发现那里是一个小山塘,目前正在整修。
  
《茗山后探古》
  “台阶”只露了一点点,老支书说水下面的有好几个。
  
《茗山后探古》
  我们怀疑山上也会有遗迹,于是决定上山去看看。沿着一条小径,我们上山,在路边发现一块石头,很像是一把沙发,哈哈。
  
《茗山后探古》
  在半山腰发现一所废弃的房子,怀疑是管理果树的人们住过的。当然,最多也就几十年历史。
  
《茗山后探古》
  房子不远处有一个小水塘,住在这里,取水很方便。
  
《茗山后探古》
  到了山顶,发现那里有几个农人正在劳动,正在为苗木园除草。
  
《茗山后探古》
  回头北望,茗山后村就在脚下,那儿就是发现遗址的地方。
  
《茗山后探古》
  往东南方向看,那儿是一片田野,那儿有个茗山前村。
  
《茗山后探古》
  我们沿着山顶的山脊线往东走,山顶上有一排枸桔树,在北方也叫枳,那个树浑身长刺,用来作篱笆最好。其实它与柑桔是近亲,结的果实样子也差不多,在我们这儿,还用来作嫁接柑桔的砧木。
  
《茗山后探古》
  走过了大半条山脊线,打算往下回到村里去,却在一片栗子林里迷路了——快下到山底了,却总发现被树丛拦着,于是再上岗另觅出路,如是两三次,被折腾得满头大汗。
  
《茗山后探古》
  在横跨过几个山沟后,终于找到了一条出路。那儿又发现一所房子,一个老汉挑着从林子里收集的栗子壳,倒在一起烧灰。问他话,发现他耳朵不好,只说是住在山上看果园。
  
《茗山后探古》
  房子前面一棵老树,被许多树枝撑着。不仔细看,以为是什么装置艺术。
  
《茗山后探古》
  快到山脚了,发现有一片岩石,我们想探究一下岩石后面有什么奇观,上去一看,果然,下面有一个可能是采石形成的大坑。东面一头有一开口,里面三面环石,内有白墙小筑一座,别有洞天。
  
  转了半天,看来要发现遗址,或者是先民用过的器物是不可能了。于是打道回府。下面贴些今年春节的时候,在奉化文保所参观时看到的,出土于茗山后遗址的器物。
  
《茗山后探古》
 
《茗山后探古》
 
《茗山后探古》
 
《茗山后探古》
 
   
  这个是名山后遗址的介绍:
 
  茗山后遗址位于奉化市江口街道名山后村村南名山北麓斜坡上,2003被公布为奉化市文物保护点。
  1989年秋冬进行了首次考古发掘,获得了依次叠压的12个文化层,8层以下的文化层的包涵物表明它们属河姆渡文化遗存。第一次发掘时,在360平方米中共发现了墓葬6座,灰坑(沟)43个,人工夯筑土台1座,出土陶器、石器、玉器137件。人工夯筑土台的发现是这期的重要收获,陶器也是主要的出土物,有釜、鼎、豆、盉、罐等,还获得不少阴线细刻花纹标本,鸟纹是装饰的主题,其中两件“鸟头蛇身”纹标本耐人寻味,它是以盘曲的躯体(蛇身)和尖嘴、羽冠高耸的鸟头为主体。蛇身上有卷云纹、弧线、直线组合的纹样,鸟头周围又有十多只鸟盘旋飞翔,一件完整的豆上有9组这样的纹饰。
 
  1991年第二期的发掘中发现了彩绘陶觯等一些重要的文物,为进一步认识茗山后遗址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二次考古发掘总面积620平方米,出土文物约300余件,陶片 1 万余片,确定年代为5600年。属河姆渡文化延伸,为新石器时代遗址,也是奉化先民最早生活的地方。专家估计,该遗址占地面积有二万余平方米。
  
  

点赞
  1. www.zls365.com说道:

    很好的地方啊,博主的车也很好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