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思书

  • 道古道今
    • 谈古论今
    • 感受生活
    • 自得其乐
  • 人物事物
    • 触摸人文
    • 竺氏探源
    • 寺观教堂
    • 乡村小庙
  • 影事往事
    • 边摄边写
    • 摄影杂谈
    • 网事记录
  • 客来客往
    • 高朋满座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 留言板
这些年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和思考
  1. 首页
  2. 感受生活
  3. 正文

告别2024

2025年1月26日 629点热度 3人点赞 0条评论


  2024年是我最后一个上班的完整年,临退出职业生涯,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松懈感。
 
  尽管没人要求我每日上班,但绝大多数的工作日早上,我还准时出现在办公室。每天到食堂早饭,饭后到办公室练会儿钢笔画,看点书,干点公事——搜索整理山志的各种资料,与同事讨论编纂问题,试写部分章节……只是工作进展不快。今年本地有大事,第六届世界佛教论坛终于在雪窦山举行。为申办这项活动的第一个初稿是我起草的,说明理由,分析优势,表明态度,也曾为这去北京游说,这些事发生在六年前。假如没有三年疫情时期及两年后疫情时期,这事早就办了。今年举办时,我已置身事外。虽说如果态度积极点,也可以做点事情,但想着自己已到没必要逞强逞能的年岁,还是远观的好——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在哪个阶段做那个阶段该做的事,顺时顺势为宜。
 
  日常生活程式越来越固化。坐办公室居多,偶尔才外出。工作日傍晚必回家为父母做顿晚饭,饭后必散步,散步后会喝点自己采制的茶,然后到地下室吹弹一番,10点以后到书房,打开电脑,浏览消息,坚持每天写点东西。一年下来,流水帐一般的文字,字数累计仍有三四十万。画画吹弹进步很慢,估计难有成就,权作娱乐自己的手段的吧。倒是妻,才学了一年多的葫芦丝,却已数次登台参演,娱己之余,已能娱人。
 
  休息天一般会回城,也会四处走走,只是呼朋唤友成团而行的机率低了。出行目的地多是熟地方。这一年到过的陌生地方或发现的新事物有:年初走了一段三折岭古道,追寻先人出入四明山的足迹;在汪家村潘岙山谷,发现一个庞大的工程,至今未在网络上找到这个工程的蛛丝马迹。春天去了项岙,求证《张泰荣日记》的记述。夏初,在汇溪村外山里新发现一座天佑古寺。天最热的时候,到邻境一个叫五龙潭的村里看了座古桥。冬天,探了连山快速公路的隧洞口两端。参加单位组织的工会疗养,11月去了重庆,走马看花三四天,填补了国内旅行一个空白地域。
 
  世界变化之快,不时令我惊叹。几个月内,雪窦山脚突然冒出一个体量庞大的博物馆;城里的桑园新村一年间高楼拔地而起,奉南路拓宽在数月间让一片居民区成了空地;年末去箭岭,发现半个村子认不出来了。这一些改变几乎都发生在眼皮底下,远的就更无暇顾及,城乡变化之快,已经让我失去了记录的信心——来不及,根本来不及。这几年,好多以前常去的清净地成了网红打卡点,但该热闹的地方,却总感觉人气不足。城里的马路宽了,汽车多了,行人却寥寥。走在街头,耳边响着的是喧嚣而单调的汽车往来的声音,给人的感觉很沉寂很孤单。
 
  因为经常要有案头事要做,今年书看得不多,也有点杂。但开卷总有益。花时间研读《宝庆四明志》《延祐四明志》《四明谈助》,发现我老家在宁波人文史上的地位不凡。推敲陈著《本堂集》中的一些诗文,了解了陈著一生的不容易,还发现陈著是我们家族祖先的外孙。看《张泰荣日记》,看得心情不好,感慨做好事不易,好心未必有好报。读《哲学起步》《像艺术家一样思考》《梦控师》,似能从不同角度观察世界和自己。陆陆续续的还看了马伯庸的《食南之徒》,渡边淳一的《浮休》,萧红的《呼兰河传》,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大地是的家乡》《本巴》,李娟的《我的阿勒泰》《遥远的向日葵地》,王鼎钧的《书滋味》,英国大卫·米切尔的《云图》,韩国韩江的获得诺贝尔奖的《素食者》,温伯陵的《一读就上瘾的中国史》,80年代的《褐色鸟群——荒诞小说选萃》。还收到一些朋友赠阅的书,史志办的《历史长河里的浪花——奉化解放初期剿匪斗争》,汪博友的《成长履痕》,徐老领导的《迟暮文荟》,何领导的《人间弥勒——雪窦山露天弥勒大佛建造全过程纪实》,汪同事的《中华弥勒》,晓庄老师寄来的以34个页面介绍她的摄影生涯及作品的《中国摄影》第8期杂志。看到朋友同事都这么努力,心里总有不安。也想弄出点啥成果,却总是眼高手低,难有事成。遗憾的是原来一直订着的几本杂志,今年断了,少了深度了解时事的一个途径。
 
  在别人眼里渐成“乡里老头”,老家渐有事找上门来。清明前夕,乡里热心人士邀请去嵊州祭祖,后又被邀请去祭扫村里分祖墓园。接着村里提起祠堂修缮,也被委以重任,却没能启动。我自己提出的编撰老家文史资料,也进度迟缓。各方委托的永福庵改造事宜,阻力重重。老家人气凋蔽,人丁分散,办事不易。年中曾经提出过修缮老家房屋的计划,也请了同事做了设计,一个邻居思想不统一,只能暂时搁置。
 
  春天依旧忙着制作红茶,总结经验,烧烤时控温加时,今年的茶叶成品比去年少了急躁气,口感好了点。秋天想着去采野菊,一不留神过季了。桂花盛开时,想着去年做的糖桂花还没有动过,也就罢手。增添了不少新用具。用电动修枝机将每年要采的茶园修剪了一遍。查阅资料,发现错过了施肥最佳季节。为了体验在炉火边打盹的感觉,也为了解决隆冬取暖问题,为城里老宅购置了一台炉子。用电锯在山里切割了不少枯木当炉子的燃料,不过主力燃料还是向老同学要了他的工厂的边角废料。试用了几次,吃到了炭火烤出来的年糕、番薯,回味了少时滋味。
 
  曾说过,要在退休前将可以修理的身体部件整修一下,8月终于去武汉先试了一回,小有成效。老父自4月开始出现心衰,因不认真听医嘱,屡次再犯,最后吸取教训面对现实,认真服药,总算维持平稳状态。儿子儿媳以工作忙为由,暂无造人计划,尚逍遥着。他的公司运作8年,发财遥遥无期,但在如此恶劣环境下仍能维持,着实不易,好歹能让十多个人有口饭吃,也算是为社会作了点贡献吧。
 
  曾经以为60岁很遥远,但一不留神,它就来了。人生进入后半场,生命开始倒计时,然而并没有恐慌之感。人就是这么一种动物,到了任何一个阶段都能适应,遇到任何一种境遇都能将就。常跟朋友聊天说,人最终都会活成年轻时曾经讨厌过的样子。现在,自己正在朝那个方向走去,无法回转。不过,还得要时时提醒一下自己,不要太固执、不要倚老卖老。

  (写于2024年12月21日 改定于2025年1月26日)

标签: 节日 随感
最后更新:2025年1月26日

大道如水

浙江奉化人。退休。趁还有点体力精力,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宋代太白禅师考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 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桃花坑山在哪里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 写公众号有什么意义?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桃花坑山在哪里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宋代太白禅师考
数码摄影日志第二季(2):2005年2月 秋天总算到了 “土匪”老人——乡村日子(八) 2015微周23 难了家务事 烤人的不仅仅是高温

COPYRIGHT © 2025 行摄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