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亭下湖畔

  从溪口通往老家的公路是从2009年底动工改建的。那之前,得到消息之后,我就开始关注这条熟悉得再也不能熟悉的路,每年都要去几趟,将改建前的路一段段留下了影像。然后,在改建的时候,隔段时间去瞧瞧,看着路一点点变样。当然,去的时候,都开着小车,行一段停一段,
  
  两年后的2011年底,工程大体完成。那年冬至前两天,回家扫墓。吃了中饭,我突发奇想,说,今天我要步行走亭下湖。家人亲戚都奇怪,现在哪有人走这么远的路啊?我却不顾别人劝说,立即就启程了。自那之后,没有特殊情况,我隔一年左右都要走一回。在电脑中存储的照片中查到,第一次是2011年12月18日,第二次是2013年2月17日,第三次是2014年2月22日。第四次,则是上个星期,2015年2月7日。最近这次步行,是从小晦岭开始走,到亭下水库外,全程将近8公里,比上两次少走了2公里左右。
  
  时间过得也真是快,这一走,竟然就快过去4年了。刚开始走的那次,部分工程还没完成。如今,工程完工已近三年,有些地方已经开始出现破损。人这东西也真是奇怪,眼前看到的景色,明明跟公路改造前很大区别,但新的景色真的呈现在眼前的时候,似乎一切都很熟悉,早就在那儿了。以致于老的景色都快遗忘了。
  
  一直在想将过去这些几年拍的公路改造前后的照片整理一下,做个专题,标题都想好了,就叫“一条路”,不是有首同名的歌么,里面唱道:“ 一条路,落叶无迹,走过我,走过你。我想问你的足迹,山无言水无语。走过春天,走过四季,走过春天,走过我自己……”,挺符合我面对这条路变迁的心境。可一旦真想做了,却不知道从何入手了,分析原因,也许当时拍得草率了些,也许还没找到一条能将这些内容串起来的线,也许,还得等上几年再着手……
  
  上学的时候写作文,曾经写过《家乡的路》,说得是这条改造前的这条公路。作文中提到,以前,我们山里人有句老话,叫“吃的六谷糊,走的黄泥路”。老家通公路是1980年代初的事,如今,公路四通八达,等级越来越高,可城里人放着好好的路不走,突然爱好崎岖不平的古道了。好多地方正在重修古道,那古道不是我们山里人以前说的“黄泥路”么?
  
  以前我总以为,山区想到联结的那些古道,是老百姓自发修建的,“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心血”,前些日子看《奉化旧闻》一书,发现有些我们现在的所谓“古道”,当年其实也是列入政府计划的“官道”,修建的时候“民办公助”,政府拨了一部分经费的。难怪,现在乡村的公路水库啥公共设施,越修越漂亮,越修越高档,反正不花当地老百姓的钱,政府钱不够,可以印么……
  
  哈哈,想多了想乱了,先把最近这次拍的照片贴上几张吧。
  
《徒步亭下湖畔》
 
《徒步亭下湖畔》
 
《徒步亭下湖畔》
 
《徒步亭下湖畔》
 
《徒步亭下湖畔》
 
《徒步亭下湖畔》
 
《徒步亭下湖畔》
 
《徒步亭下湖畔》
 
《徒步亭下湖畔》

点赞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