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博客的历史可谓悠久。
20年前的2005年,在新浪开了一个。同时,在单位机房借了个空间,下载一个源代码,自己改了改,开了一个独立博客,取名“行摄思书”,后又注册了单独域名(https://www.zhuf.net)。2007年,在实名制博客平台“博联社”开了个实名博客,持续写了七八年,其中有一年还被平台评为年度十大博客之一。
记得写博热情最高的是2010年前后十年左右,周均更新三五篇,简直狂热。大概那个时候精力比较旺盛,思路比较活跃,氛围比较宽松,胡言乱语也没有人管,不写白不写。
之后,博联社因为后续资金缺乏,苦撑若干年后无奈关闭。新浪博客的氛围也不对了,我先是有一搭没一搭的更新一下,接着闲置了,最后因为功能受限,不得不弃用。只有这个最早开设的独立博客,虽然也经历了空间多次迁移、系统多次升级更换、数据数次倒腾,倒是一直存在着。以前几个博客并行的时候,写的内容各有侧重,但我都将这独立博客作为仓库,其他平台上发的,都要在这留存一份。20年下来,长短不一的博文居然有2660多个。
好多博友在平台关闭、受限时,遭受文章无法找回的惨重损失,我的文字部分基本上都保留下来了。都说互联网有记忆,你不好好保存,哪有什么记忆啊,我体会,大概三五年一轮,时间一过,许多信息说没有就没有了。好多东西,还是需要自己保存。
互联网环境今非昔比。十多年前,国内基本没了独立博客存活空间,我的博客备案号11年前被无故注销,投诉无回音,重新注册摸不着门道,无奈只好在10年前将空间移至境外。这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访问十分困难,许多平台和浏览器不让打开,即使能打开,速度经常让人无法忍受,被搜索引擎收集的几率也大为降低,但好歹有一个存在,至少能让自己比较方便搜索到曾经写过的东西。
2022年,替我维护博客的小朋友,在疫情期间出走国外,突然失联。除了能登录博客更新文章外,其他的空间租用等事宜,我都无法办理。因担心哪天因为欠费,空间被关闭,我不敢再往上贴太多内容。如此一晃就是三年多。好在现在平台多,微博微信朋友圈,随时可以扯上几句,倒也不会寂寞。只是不写博客的副作用是,想得少了,笔头懒了,最近六七年中,稍有点篇幅的文章,还没多年前十天半月中写得多。
近段时间,等着办理退休手续,想着退休以后不能让自己闲出毛病吧,在微信平台开了个公众号,试着发了几篇文章,算是转移阵地了。不过,这个博客空间还能被当作仓库备份存档。
前些天,替我维护博客的小朋友突然在QQ上跟我打招呼,说前段时间你在支付宝帐号上跟她打的招呼,被她哥看到,她哥跟她说了,她觉得应该给个回音。小朋友说三年前她到国外后,QQ和微信被盗,因为当年申请这些帐号时她还未成年,用的不是自己的身份证件,所以申诉十分困难,加上工作繁忙,屡次失败后就将这事搁下了。前段时间,高中同学帮她一起投诉,总算将QQ号要了回来,这才可以重新跟我取得联系。她说你的空间费用是绑在我卡上的,到时间了会自动支付,所以不用担心网站“噶”了——原来这三年多她一直在给我买单呢。
这位小朋友其实是我儿子的朋友,2014年写代码帮我更换系统时,还是个高中生。这么多年来,她一直帮我维护系统,转移空间,算是铁杆小老朋友了。只是我到现在还不知道她的名字,她属于“Z世代”,讲的好多话,我都看不懂,好在现在可以借助AI帮助理解,就像中国人到国外可以借助翻译软件跟人对话一样。
我说因为我不懂技术,系统的好多更新没办法做。小朋友说这容易。说干就干,上周末,她利用休息时间,花了几个小时,将该升级的都帮我升级了,还更换了一个新主题。这两天我又花点时间在后台进行了一些设置调整,博客面貌焕然一新。如今,我这个半死不活的博客又可以重现江湖了。大家有兴趣,可以试着浏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