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思书

  • 道古道今
    • 谈古论今
    • 感受生活
    • 自得其乐
  • 人物事物
    • 触摸人文
    • 竺氏探源
    • 寺观教堂
    • 乡村小庙
  • 影事往事
    • 边摄边写
    • 摄影杂谈
    • 网事记录
  • 客来客往
    • 高朋满座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 留言板
这些年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和思考
  1. 首页
  2. 感受生活
  3. 正文

六十无感之感

2025年6月22日 251点热度 4人点赞 0条评论


 
  今天是2025年6月22日,截至今天,我在这个世上生活了整整60周年,计21915天。
  
  二十年前的今天,我曾经在当年的锦溪论坛上写过《四十感怀》。十年前的今天,在我的博客上发过《五十随感》。写《四十感怀》时,以为六十岁离我很远,写《五十随感》时,已预见到六十会很快到来。果然,这就到了。
  
  十年前,对媒体每每将处在我们这一拨年纪且又干不正经事的人统称为“五旬老汉”,我还深有意见,觉得五十岁还远没到称老汉的程度。没想几年后,我就深深体会到自己确实进入了老年之列。一个现象是,职场中的年轻面孔越来越多,而且他们非常明显地不喜与我们这帮人同处。在单位食堂吃饭,我坐了桌子一角,这张桌子经常就只属于我一个人了。想想也不奇怪,自己年轻时,对年长的不也这样?
  
  这十年中,身体不可避免地走向衰弱。坚持了近二十年的每天一散步,距离渐渐缩短,速度慢慢下降。日常的动作日渐迟缓,视力不断模糊,脑力持续退化。上学时曾经苦读过的那些教材,亲笔写过的作业,偶尔翻出来看,恍若天书。看各种题材的书,看的时候很明白,合上就忘记它写了什么。曾经记得很清楚的好多往事,先是模糊了细节,最后在记忆中没了踪影。从前买个新器材新用品,总是在第一时间迫不及待地打开说明书研究功能用法,现在害怕开箱,讨厌看说明书,抗拒用新功能。以前讥讽老人们种种不是,现在全轮到自己。想起哪位高人说过的话:人,总归会活成自己曾经讨厌过的样子。
  
  这十年期间,岳父去世,母亲数次受伤手术,妻子退休,儿子创业又成家——变化不少。全家还经受了2023年初同时生病的那段暗无天日的考验。在这过程中,在感受自己老去的同时,也接受了上一辈更快老去的现实。这时候,上有老要养,下有少要扶,家庭责任更加沉重。也明白,这也是人生的过程,都要按部就班来一遍,只能接受挑战,沉着应对,没有任何理由逃避。如此十年下来,对于自己进入老年这一事实已经适应,甚至无感了——该老的都会老,未来会更老,不用大惊小怪。
  
  终究决定还是写这篇短文的考虑是,无论是二十年前还是十年前,都有朋友说希望看到我的六十感怀,所以,尽管无感,还是敷衍成这一“无感之感”。
  
  过去的十年是职业的最后阶段,给这十年作个划分,大致是前三年煎熬艰难,中间四年波澜不惊,后三年自由自在。这中间还包括了三年口罩时期,无休止的扫码捅喉咙。工作是普通人立身安命的基础。从1987年至今,39个年头了,无数个日日夜夜,或忙或闲,或苦或乐,或高兴或沮丧,就这么过来了。回顾职业生涯,不算十分勤勉,也不总在偷懒,该忙的时候能顶住,闲的时候也没放纵自己。自我评价:对得住自己的良心,也还对得起获得的那份工资。要说有什么收获成果,那都不是自己的。更多所谓的工作成效,多似浮云一般,过段时间就烟消云散,不留痕迹。有哲人说,所有的功名利禄都是身外之物,即使拥有了,也只是暂时保管。过了六十,都不值一提。
  
  除了上班工作、吃饭睡觉,人生还有大约三分之一的时间是清醒的,应该算是自由的,在这个时间里总要做点事。年轻的时候,在单位加班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少,难得休息时,也会与同事打打扑克,偶尔聚众吃饭唱歌跳舞。2000年前后,基本与这些绝缘,却多了不少业余爱好。自1998年开始接触互联网,2003年倡办锦溪论坛,2005年自创独立博客“行摄思书”至今,之后又在新浪、博联社开设过个人博客,后随平台关闭而关闭。2009年起在饭否、叽歪、腾讯等平台试水微博,最后落户新浪微博至今。2012年开始分享微信朋友圈,2021年开通微信视频号,之后有了抖音、小红书、快手等帐号,前两天还开了微信公众号,差不多咱也拥有了“全网”账号。另外,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坚持每天写千字左右笔记,至今已经超过200万字。为了匹配这些平台和习惯,不得不以电脑、相机、手机、笔等工具,“输出”和“刷新”自己的存在。20多年来,节假日总在四处游逛,“采集”新鲜不新鲜的话题,奉化及周边的角角落落基本被我走遍。有段时间,利用这些爱好,也曾做过一些“公益”之事。
  
  此外,每天还要坚持散步、练琴、刷手机、上网,时不时要找些书看,还不忘站桩、打坐。可以说,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一年到头、一天到晚,难有空闲时候。
  
  本来过了今天就退休了,但赶上了延迟退休的头班车,正式结束职业生涯的日子在两个月之后。感谢职业生涯的最后几年有退出一线的安排,让自己有个缓冲过程,逐渐增加的失控感和无力感,肯定比一下子出现失重感要好得多。庆幸终于可以脱离逐渐加重的无意义内卷的环境了。孔夫子说自己六十而耳顺。我等不是圣人,做不到那个境界,但要朝那个境界努力。今后的日子里,要少听是非,少争对错,少去往昔之境,少评他人之功过。要切实的践行一句二十年前提出,在我各个帐号下用来作说明的一句话: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标签: 生活 随感
最后更新:2025年6月22日

大道如水

浙江奉化人。退休。趁还有点体力精力,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 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桃花坑山在哪里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 写公众号有什么意义? 纪念儿子踏上社会十周年
写公众号有什么意义?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桃花坑山在哪里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2016的梅花季 荣辱观的感想 这两年微信书的序 祝博友们国庆节快乐! 假期过去了一半 叽歪第12周

COPYRIGHT © 2025 行摄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