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化知州马称德:三年之政,固数百年之规

《奉化知州马称德:三年之政,固数百年之规 》
 
  大年初四那天,与朋友巡回乡间采风,在南渡广济桥畔,发现平时总是大门紧闭的一座庙里热热闹闹的。进去探访,看到这儿正准备进行一场佛事活动。在庙内四处转悠,在角落发现一块石碑,上面写有这座庙的来历,说这庙叫琎琳祖庙,祀奉的是奉化知州马公。碑文中关于知州马公的生平介绍引起了我们的关注:“马称德,字致远,河北广平人……”
   
[align=center]《奉化知州马称德:三年之政,固数百年之规 》[/align]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难道就是那个马致远?我在奉化土生土长,工作了那么久,怎么没听说过呢?
  
  回来在网上查资料,果然,有关马致远生平的介绍中,除了对他在元曲方面的成就极尽溢美之词外,还提及他也是河北人,曾任江浙行省务官。莫非真是他?查到一个资料对马致远的考证,就认为他曾经当过奉化的知州。
  
  回头查奉化地方志,在人物简介中,查到了“马称德”的条目。“马称德,字致远,河北广平人。元延祐六年(公元1319年)以奉议大夫任奉化知州。”方志载他在奉化做了三年知州。而元曲大家马致远,字“千里”,晚年号“东篱”,卒年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公元1321—1324年)之间,就是说元曲大家马致远去世时,奉化知州马致远可能还在任上呢。
 
  由此可见,虽说这两个马致远身处差不多的年代,但肯定不是同一个人了。
  
  不过,细细研读地方志中对他的介绍,发现奉化知州马称德在历史上的功绩,太值得我们奉化人大书特书了。
  
  地方志对马称德在奉化知州的评价,总体一句话:“任内廉明勤政。”根据记载,我总结了一下,他的功绩至少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倡学。他尊崇孔道。在奉化城内建尊经阁、斋鹿、仓库、厨房等百余楹,选生员百名入学,请宿儒授业。整顿学廪,革除积弊,出资倡率,增养士田至1154亩,划县学后之余地10亩,种植所入悉充学职生员齑盐之助。同时,广立乡学600余所(一说60余所)。地方志中说,奉化现存的孔圣殿,虽然历代频有维修,但此处就是他创建的县学所在地。
 
《奉化知州马称德:三年之政,固数百年之规 》
  ▲从我的办公室远眺窗外,就能看到孔圣殿。这里现在是一所小学。
  
  马在奉化的功绩之二是兴城郭。元初城内村居零星,草莽连片,将暮愁虎狼。称德募民拓基,建屋1200余间,从此城里烟火互接,商贾争趋,民乐其业,州治为之一盛。这在奉化的城建商业史上可以说是划时代的。
  
  马在奉化的功绩之三是重民生。在生产上,他教民垦荒13顷,植桑3900畦,种树282万余株。在政治上,他整户籍,调赋役,核酒税,饬盐政,胥吏差役无敢勒索受贿。他还办惠民局,利贫民医治。设义仓,积粮8000余石,备荒年赈饥。
  
  他在奉化知州任上的功绩之四,是老百姓受惠最大的兴水利。奉化治北30里之琎琳碶(今江口街道北),系潮汛所汇之处,通宁、绍、台、温驿道之上,百余年来,屡修屡圮。1320年农历十月,称德兴工重建,翌年四月告竣,疏通河渠60余里,陂堰无不修治,使旱涝无虑,商旅称便。
  
  除了在奉化的上述功绩之外,马称德在知州任内的第五个功绩,是在中国的印刷史上留下了重重一笔。我们都知道,印刷术是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中国最早的印刷术是雕版印刷。北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毕昇发明省时省料、方便快捷的活字印刷术,是印刷史上第二个里程碑。毕昇的活字采用的是泥版的。元大德二年(1298年),农学家王祯经过试验,成功使用木活字排版印刷,并发明了转轮排字法,转轮排字盘的采用,大大提高了拣字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不过此法发明后,应用的人并不多。20年多后,英宗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奉化知州马称德按此法,“镂活字板至十万字”,排印了《大学衍义》等书,据传《大学衍义》共四十三卷二十册,为当时的木活字印刷规模之最。大家只要查阅中国印刷史,此事必有提及。我觉得从他个人的功绩上来说,此举的影响最大。
  
  史载,因为马称德在奉化知州任内功绩卓著,当他离任后,1323年,民立去思碑云:“马候三年之政,固数百年之规也。”对他给予了高度评价。在他建造的琎琳碶的周边,老百姓建了六座庙以祀之。南渡广济桥畔的琎琳祖庙中的那块碑石的文字记载,琎琳祖庙是这六庙之中最早的。过了两天,我与朋友一起,在这附近奔波寻访半天,见到了记载中的六庙中的五座,分别是南渡的琎琳祖庙、前江的马公(琎琳)东庙、徒家的琎琳北庙、下张的琎琳南庙、孙俞的琎琳新庙。碑文中记载的还有一座处于姜家村的琎琳西庙,我们没有找到。我们还找到了他修建琎琳碶原址,那儿现在已经不见了碶闸的踪影,不过还有一座琳碶桥,只是已于十几年前改建过了,好在有一块碑文标明了这就是曾经是马公建造碶桥的地方。非常幸运的是,在网上,我们还发现了这座桥一百年前的样子。
 
《奉化知州马称德:三年之政,固数百年之规 》
  ▲琎琳六庙及桥位置图。
 
《奉化知州马称德:三年之政,固数百年之规 》
  ▲南渡的琎琳祖庙。
 
《奉化知州马称德:三年之政,固数百年之规 》
  ▲前江的马公(琎琳)东庙。
 
《奉化知州马称德:三年之政,固数百年之规 》
  ▲孙俞的琎琳新庙。
 
《奉化知州马称德:三年之政,固数百年之规 》
  ▲徒家的琎琳北庙。
 
《奉化知州马称德:三年之政,固数百年之规 》
  ▲下张的琎琳南庙。
 
《奉化知州马称德:三年之政,固数百年之规 》
  ▲位于琎琳村北的琎琳桥。
 
《奉化知州马称德:三年之政,固数百年之规 》
  ▲桥头的旧石碑记。
 
《奉化知州马称德:三年之政,固数百年之规 》
  ▲新桥碑记。
 
《奉化知州马称德:三年之政,固数百年之规 》
  ▲1860年代的琎琳桥。来自于“独立观察员”博客。
  地址:http://blog.sina.com.cn/u/1143197407
  
  奉化历史上,担任过县令州官的人无数,然而,在历史上留下功绩并为后人传颂的并不多。萧王庙供奉的北宋县令萧世显,为奉化乡人世代铭记,他的功绩也是为民做实事。史载,1021年奉化大旱,萧世显巡行灾区,率民筑堤引水抗旱,开凿5里长渠,引剡江水灌田。次年又旱,且遭蝗害,复至灾区督民捕蝗,行至长寿、禽孝两乡际(今萧王庙镇),中风猝逝。民感其德,于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在界岭立祠塑像奉祀。淳祜十二年(公元1252年)赐庙额“灵应”, 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追封绥宁王,遂称庙为“萧王庙”,并以庙名地。从两位领导人的功绩来看,我觉得马称德丝毫不亚于萧世显。我对自己在此之前的不经意中没有了解到这位先贤深感遗憾。好在,无意的闲逛中,我还是发现了这位值得我们纪念的先贤,由此,写下这篇文章,作为走近他的开始。
   
《奉化知州马称德:三年之政,固数百年之规 》
  ▲在琎琳祖庙做佛事的乡民请我们吃年糕汤。

点赞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