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说宁海有个叫龙宫的古村,不少朋友都去过,说挺好看的。这些年我的关注点一直在域内,一直没兴趣去造访。近段时间,觉得本地的山水都快走遍了,因此,偶尔也窜出边界跑到隔壁人家那儿去看热闹。 …
早就听说宁海有个叫龙宫的古村,不少朋友都去过,说挺好看的。这些年我的关注点一直在域内,一直没兴趣去造访。近段时间,觉得本地的山水都快走遍了,因此,偶尔也窜出边界跑到隔壁人家那儿去看热闹。 …
邻境鄞州鄞江镇,近年来已经去过两次,本不想再去了,上周日去龙观,寻访很有传奇色彩的禅岩寺,没曾想到了目的地,一会儿就看完了。时间还早,继续往前,欲再探访一两个陌生地,没想到车开了一会儿, …
奉化有个民间故事,题目叫《神仙加岭》,故事是这样的: 万竹南溪村附近有条岭,叫东坑岭。东坑岭由欢喜岭和教训岭组成。这教训岭是神仙加上去的。 老早有一个叫阿三的商人,挑着一百多斤 …
现在的时间是下午一点一刻。计算了一下,刚才进山耗时已经一个半小时,路程够长的。虽然一路进来,地势慢慢在抬升,但从眼前的情景是,我们似乎还刚刚到达山脚下。告别驿站,根据路标的指示,我们拐入 …
进沟里不久,发现第一个路标,上面标有两个景点,一是千丈岩,一是马鞍石。仔细观察,所谓的千丈岩不过是对面山脚下一块光滑的崖壁,而马鞍石则是路下溪坑中一块方形大石头,背面弯曲,说是马鞍,真有 …
前些日子,看到老NO在电脑上写东西,凑近一看,写的是游记,记的是今年元旦小长假时,一起登撞天岗的事。想起这事发生过去快四个月了,再不回忆一下,当初的一些经历都快忘记了,于是,我也记点儿。 …
去年11月,首登四角坪,写过一个博文《四角坪还是筛谷坪?》。那次去,看到有几位老农忙碌,说是要在这地方种花,春节期间可以看了。春节以后,一直想着这事,可因种种原因,一直没成行。前两天,上次 …
不久前,有老同事问我:知不知道奉化有个寺院叫登岱寺?我毫不犹豫地说没有,至少现在不存在了。回头想,这寺院的名字够大气,莫非有什么来历?现在爱好人文史料的人多了,大凡有点典故的,都会有人去 …
3月的最后一天,晚上在家,接到朋友发来的短信:黄埔老兵徐大成去世了。 第二天,火烧火燎让同事去询问,徐老先生的后事在什么地方办。9点多,又火烧火燎赶到他老家,去送他最后一程。在陈二 …
有两年没去看庙会了。 从2007年开始,差不多每年都要去看庙会。去得最多的是萧王庙,其次是松岙的景祐庙,也去过庙山圣姑庙一二次。奉化历史上有声名显赫的“三个半庙会”,即萧王庙、松岙的景 …
中国人向来有敬鬼神之习俗,近年来开始兴起的“烧头香”习俗日益兴盛。百度百科解释:“烧头香,汉族民间信俗,在春节期间,人们习惯于到寺庙上香。大年初一,许多人竞相赶早,争着到庙里上第一柱香,认为 …
回到清凉寺旁边的空地上,碰到两个正在收拾东西的村民,原来刚才我在山中听到的说话声和锄头挖地声,正是他们两个发出的——他们在山中挖冬笋。两次来此地,在这山谷中,就碰到了这俩本地人,赶紧向他们 …
春去秋来,转眼,冬天也快过去了。2014年末的最后几天,看到宁波一朋友在微博中发了一条探访清凉寺的消息,突然想起了这个春天之约,于是,在一个周末的下午,再约三两同好,出发,二探清凉寺! …
这标题起得有点邪乎,因为,奉化的清凉寺早不见了,王次翁则更是在千年前已经灰飞烟灭。 这些年来,奉化的山山水水踏得差不多了,这两年,就专往平日不大去的地方钻。听到一个好听的名字,首先 …
晚饭后家人聊天,老父说看到老家隔壁的栖霞坑村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了。我说我看到了,前两天报纸上就登载了消息,栖霞坑村获得了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的称号。栖霞坑是我母亲的外婆家,我小时候,太外婆 …
大堰镇有个赵岙村,我应该在二十多年前就知道。可真到村里的实地,还是去年。去年夏天,我满奉化跑,遍访乡村小庙,在七月流火的一天傍晚,跑了上百公里之后,最后一站到达这赵岙。在村口,匆匆拍了守 …
规划局开发了一个叫“天地图”的地理系统,让人们在互联网上可以看到极高清的地面影像图。拉动鼠标,本市区域内山川河流村庄道路一目了然。夜深人静的时候,我经常在这个网站上东逛西游,天马行空,信马 …
[img=right]download.asp?id=3601[/img] 星期天在岩头村一带转悠,朋友看到溪边有一个小村,说似乎没进去过。我说以前肯定来过,不信我们进去看看。停车,过桥,进到村前水泥晒场,见到晒场边一块空地上 …
5年前,受一位家住保定的同乡委托,曾经去寻访位于惠政东路中段的一个宅院——张大夫第。这座大院的门口就是惠政东路商业街,对面新建的商业小区光鲜气派。这宅院,那次去的感觉是又杂乱又热闹。 …
朋友夏夏告诉我,又发现了一位抗战老兵,住在棠村,名叫袁召坤,90多岁了。我说你啥时候去,一定叫上我。上个星期天下午,跟着夏夏作了一次探访。 棠村是萧王庙街道棠岙片的一个小村。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