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思书

  • 道古道今
    • 谈古论今
    • 感受生活
    • 自得其乐
  • 人物事物
    • 触摸人文
    • 竺氏探源
    • 寺观教堂
    • 乡村小庙
  • 影事往事
    • 边摄边写
    • 摄影杂谈
    • 网事记录
  • 客来客往
    • 高朋满座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 留言板
这些年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和思考
  1. 首页
  2. 感受生活
  3. 正文

追思表兄自国

2020年8月10日 3776点热度 5人点赞 0条评论


  转眼已经是表兄自国去世的头七。
 
  从他去世那天再往前推十天,刚好是周五。下午1点,我在办公室刚站上桩,接到他弟弟打来的电话,哭着说他哥心梗,已经送入抢救室,让我设法托医生,无论如何要救救他……25分钟后,我驱车15公里,到了医院,看到他姐姐弟弟以及家人一大帮,在抢救室门外焦急等待。我一到,他们都围上来。我问进去多久了?说有好长一会了,没人出来告诉情况。我赶紧找同学,让她进去帮我问问。同学出来告诉我,手术已经做好,但情况不容乐观。
 
  稍晚,他被送入ICU。第二天一早,他弟弟又来电,哭着说,这可怎么办?医生说现在所有一切都靠仪器撑着,他本人毫无知觉。我说那咋办?医生的所有努力只能是帮助,一切只能看他自己的造化了,希望他能挺过来。
 
  这之后过了两天、三天,四天……随着时间的推移,没有出现奇迹,希望越来越渺茫。医生让他的家人挑个日子,回家吧。他回到家那天,正好是星期天,我到他老家看望,看到他躺在床上,肚子急剧起伏,毫无知觉。家人都围着等着送他。要说他的生命力也够顽强,一直撑到第二天早上6时,在倒了最后一个口气后,终于走了。
 
  不到十天时间,一个壮硕的大活人,就此与这个世界阴阳两隔。据他家人说,他生病那天,早上起来说头晕,不想去上班了。儿子劝他去医院看看,还被他骂,说自己心烦着,还要来说!儿子就上班去了。9点多,兄嫂发现他已经昏迷,呼叫120送到当地医院,心跳已停,急救后送人民医院,进入急诊室心跳又停,急救后送到手术室再停。医生将心脏造影和安放支架一次做完,手术很成功,可惜由于缺氧时间太长,脑组织不可逆损伤,医生说最好的结果,可能会是一个植物人。
 
  我猜想,他的家人也好,亲朋也好,在这十天中,也都从最初的惊愕、悲伤,到慢慢的接受他离去的现实。他的离开,会在短时间内给亲人们造成一些创伤,但终究,生活总要继续,他的痕迹总要慢慢淡去,人们的记忆也会慢慢淡化,直到最后的忘却。只有他老家屋前的那条小溪,一直会朝着前方流淌……
 
  这位表兄是我二姨妈的儿子,我二姨妈家在距我老家有十里地的山里。他们外出求学、办事,我们家是必经之地。而我则只在逢年过节时才会去他们家,所以小时候我跟这位表兄见面的机会并不多。印象比较深刻的他家在村尾山边的一个高台上,逼仄的院子,一排黑乎乎的木楼屋,屋后有一条水沟,沟里养有一个甲鱼,运气好时可以看到甲鱼头伸出的样子,这是他们家最有吸引力的东西。印象中,二姨妈的身体一直不怎么好,姨父会做篾匠,那个时候他爷爷还在,满头白发,会讲一些老底子的事。
 
  这位表兄长我五六岁。在我还在满地打滚的时候,他已经到了比较懂事的年龄,所以不大跟我玩在一起。我想不起当年跟他讲过什么话,只记得一个场景:在他十多岁时候,有一次到我家来,我们在村巷里玩追逃,他跑得满头大汗,摘掉头上戴的棉帽,满头热气蒸腾,因此被大人骂了。一会儿,他就随大人回去了。
 
  文革后期,公社办了五七高中,他成了首届五七高中的学生。学校办在高山上,有一回,在通往学校的山路上,我碰到他跟一帮同学同行。那天似乎翻看了他们带的课本,对书上颇为“高深”的内容,我有些崇拜。当时我正在上小学,按照同时的政策,初中毕业之后,大概率也会跟他一样,在这山路上攀爬着着上五七高中。山高路险,小小年纪的我,不禁对未来充满了担忧。
 
  没多久,高考恢复。他应该也参加了至少一次考试。可惜,按照五七高中半工半读的教育质量,那一代人中能上大学的,千里挑一也难。所以,他只能回乡当农民,循着中国农民传统的轨迹,接着应该找对象,娶妻生子……
 
  表兄的老家,山高日短,太阳照的少,村里小伙子大姑娘都长得白里透红,加上表兄上过高中,也算是有点文化,年轻时候应该挺招人惦记。记得有一个夜晚,我老家放电影还是演戏,结束后,他带了一个姑娘来访我家,看两人的样子,似乎正谈恋爱。我妈劝他们晚上不要回去了,在我家借宿一夜,那唇红肤白如花似玉的姑娘无论如何不肯留下,头一扭就往外冲,他也只好跟着跑了。我不知道他们这回家的路是怎么走的。在我印象中,这条路的每一段几乎都有恐怖的传说,要是我,无论如何不敢走夜路。
 
  之后,有关他的消息就越来越少了。听说他后来当过村里的团支书。农村包产到户后,大家都各管各的,团支部书记没啥事好干。我上大学时,老家乡里的团委书记是同学,寒假期间,我们帮这位同学策划了一台联欢晚会,那天晚上,我的这位表兄被乡亲们唆使上台,唱了一首歌:“我一见你就笑,你那翩翩风采太美妙,跟你在一起,永远没烦恼……”他用他老家的口音唱这歌,每一句最后一个字的韵压得天衣无缝,富有特色,至今记忆深刻。
 
  我们都成人之后,相互联系更少。好多年之后,他做了所在村的村长,有一次来单位找我,我见他拎了一个皱巴巴的公文包,还一直想着啥时候送他一个新的。十五年前,有一回,报社一位朋友搜集域内有文化底蕴的地方做专题,我推荐了表兄的老家,并带朋友前去寻访,在村里的祠堂中,表兄讲他们村的一些故事,有一些情节听得我后背凉嗖嗖的……
 
  他这个村长一直当到几年前,上一轮换届时,他落选了。落选后的他,又成了山里一个普通农民。多年来,他应该没进过什么工厂,也没学过什么技术,所以,只能选择再种地。咱们这一带农村的农民都会弄点花木,听说他在一些花木场或工地打过零工。这几年,家里买了新房,儿子娶了媳妇,又生了一对双胞胎,日子过得有点紧巴。去年,受人之托,有一份园林工的活要找人,我问他愿不愿意做?我这才发觉,他已经年过60,一个青葱少年转眼就成了小老头。他说可以做这活儿。于是,从去年国庆后开始上班,这之后,在他干活的地方,我碰到过几次,但每次都是打个招呼,问他累不累,忙不忙,没具体细说什么。听与他一同工作的另一位表兄说,因为有了这一笔现金收入,他家里的日子稍有些宽裕。想着日子应该往好的方向奔,谁知道,这才干了不到十个月,突然就出事了……
 
  那天去他老家探望时,注意到他家门口的墙壁上有一幅画,画着高山青松和展翅雄鹰。我问是谁画的?他外甥说是他多年前的大作。那画虽因墙皮剥落而有残缺,但色彩仍鲜。作为一个普通人,除了他的家人后代,以及住过的房子、用过的东西外,留在这个世上的东西很少很少,这画也算是其中比较特殊的一样,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也会消失的。我趁零碎的记忆还在,写个短文纪念一下,也算是替他留下另一种痕迹吧。
 

标签: 人生
最后更新:2020年8月11日

大道如水

浙江奉化人。退休。趁还有点体力精力,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宋代太白禅师考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 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桃花坑山在哪里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 写公众号有什么意义?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宋代太白禅师考
2014微03 三拍黄贤村 2020年6月21日的流水账 数码摄影日志第二季(13):2006年1月 老梅 微周201327

COPYRIGHT © 2025 行摄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