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思书

  • 道古道今
    • 谈古论今
    • 感受生活
    • 自得其乐
  • 人物事物
    • 触摸人文
    • 竺氏探源
    • 寺观教堂
    • 乡村小庙
  • 影事往事
    • 边摄边写
    • 摄影杂谈
    • 网事记录
  • 客来客往
    • 高朋满座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 留言板
这些年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和思考
  1. 首页
  2. 摄影杂谈
  3. 正文

参加《中国民间纪实摄影展》的一个小专题

2015年7月18日 1812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由陕西省人文地理摄影协会主办的《中国民间纪实摄影展》(第六回),于7月11日在陕西省图展览厅开展。我的一个小专题参加了展出,标题被策展人确定为《泛滥的菩萨》。展出的照片共有14张。因为未到现场,不清楚情况如何,在此编辑一下,记录此事。

  前 言: “菩萨”
 
  有人说中国是一个缺乏信仰的民族,但是,中国却是一个从不缺乏崇拜的民族。中国有句老话,叫“抬头三尺有神明”。从现实中看,我们的四周都充满了神秘,无论是人或动物,植物,甚至是一个物件的背后,都有一个主宰它灵魂的神明,这些神明都可以用来被恐惧或崇拜,中国人一概都称之为“菩萨”。 菩萨本是一个佛教专用名称,是指信佛学佛之后发愿自度度人乃至舍己救人的人。但是中国人却将这菩萨的定义大大扩充了。柴静讲过一笑话,说有一年在某地,看见地上一把香,歪插着,袅袅地供了好几位,仔细看,一位是菩萨,一位是耶稣,一位是中国皇帝,脑袋上顶着玉冠,还有一位是圣女贞德。问他们,这是怎么个供法。说:“哎,就一把香嘛,总有一个灵的。”一个“灵”字,概括了中国人所有信仰的根本。许多国人崇拜各种各样的神明“菩萨”,目标很现实很具体,概括起来,无非是通过向神明“菩萨”们行贿,求得五字结果:福禄寿喜财。至少神明菩萨是谁,来自何方,则大可不必弄得很清楚。于是,在乡间或庄重或粗陋的庙宇中,我们能见到各色各样的“菩萨”,而且不停地继续制造着……
 
 
02  一座恢复中的古寺,佛殿没建好,先让佛像在棚里呆一段时间。摄于2014年5月。
 
03  有信徒在一座被认为是神山的小山上,大大小小修筑了十多个石屋,里面供奉着各种佛像和神像,这是其中一座。摄于2014年1月。
 
06  在浙东许多地方有泗洲堂,是过年山间过路凉亭演化而成,按照佛教的典籍,泗洲大圣原为观音化身,民间则一应称之为:泗洲菩萨。这个泗洲堂的主要功能是求学,几个神殿里里外外挂满了书包,每个书包上面都写着读书郞的姓名、学校、住址等信息。摄于2013年1月。
 
10  中国人有句古话:请神容易送神难。请到家里的菩萨像是不能随意处置的,如果不想要了,最好的办法是送到庙里。为此,庙里特设了一个小殿,收纳这些被信徒请出家去的神像。摄于2014年2月。
 
11  一座凉亭的角落,被供奉的神像。摄于2013年9月。
 
14  一个精神不大正常的流浪汉占据了这个凉亭,经常在里面生火做饭,供奉在凉亭内的菩萨被烟火熏黑了。摄于2014年2月。
 
17  在人迹罕至的高山凉亭上,神像的位置,有人用木炭画了一个菩萨。摄于2011年6月。
 
19  凉亭内的石雕菩萨像,还用玻璃装帧了起来。摄于2013年12月。
 
27  一座小庙内,神殿两佛的菩萨随从是彩绘的。摄于2013年8月。
 
28  山村的居民已经基本搬迁,小庙也鲜有人光顾,菩萨的泥胎渐渐掉落。摄于2013年8月。
 
36  有个山区小村,几十年来寻找了一门谋生的产业,养骡子替山里人运货。因此,在村头一座小庙旁边,新搭了一间小殿,里面立着一尊骡子和一个骡夫的形象。摄于2013年12月。
 
37  凉亭内墙壁上画了一个现代老农的形象,奇怪的是前面设了一个供桌,看上去香火还挺旺。摄于2013年8月。
 
38  有农民企业家在山上修了一个景区,想在景区设个纪念馆,一直没成,领袖们只好在草丛中瞭望着远方。摄于2013年12月。
 
39  大革命时期的烈士家乡,在他的故居旁,立着他的一座雕像,后面墙壁上画着他的事迹。摄于2013年8月。
 
 
  收录一张从网上搜索到的影展的总前言
y1401bfb
 

标签: 影展
最后更新:2015年7月18日

大道如水

浙江奉化人。退休。趁还有点体力精力,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宋代太白禅师考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 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桃花坑山在哪里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 写公众号有什么意义?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桃花坑山在哪里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宋代太白禅师考
只要用心做会做大的 蹊跷事一件 微博周记2012—09号 微博周记2012—12号 周记201804 前行艰险

COPYRIGHT © 2025 行摄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