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思书

  • 道古道今
    • 谈古论今
    • 感受生活
    • 自得其乐
  • 人物事物
    • 触摸人文
    • 竺氏探源
    • 寺观教堂
    • 乡村小庙
  • 影事往事
    • 边摄边写
    • 摄影杂谈
    • 网事记录
  • 客来客往
    • 高朋满座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 留言板
这些年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和思考
  1. 首页
  2. 寺观教堂
  3. 正文

北山禅寺

2012年3月9日 2668点热度 5人点赞 0条评论

2012-03-09_235951-0.jpg
  
  2005年1月的一天,天降大雪。趁午休时,几个同事约了去外应村拍雪景。当时大家都初习摄影,兴头很足,每逢休息天便在乡下四处乱窜,碰到如此雪景,岂肯错过?
  
  虽然那时在城区已经住了将近20年,但在我工作生活周围的许多地方,并未到过。要不是下雪,那天我也不会走这条路。离我的办公地点向西行,沿着锦溪西行里许,就是北街村。过北街村时,看到锦溪河对岸的路边有一巍峨山门,山门背面的山上,远远望去可见一寺院,于是下车先拍了几张照片。同事说这就是北山寺。当时对寺院什么的也没有什么兴趣,虽然北山寺这名字听到过,但是终究没有进去细看。只是感觉雪中的景色比较好看,因此,非常偶然,在我的相册中关于这座寺院的最早影像。
  
  许多年过去了,这以后似乎又没有来过,或者来过,也没注意过。只是不时听邻居朋友说,北山寺非常灵,特别是家有临考求学的学子,上去烧几枝香,有求必应。去年儿子高考前,母亲也禁不住邻居的劝说,特意过去求了一回,回来说,寺院里挂着许多锦旗,有一些是我们周边的人送的。我听了也只是笑笑,现在的孩子上个大学并不难,也许只是碰巧了。
  
  去年下半年我初到现岗位时,同事介绍说,北山寺的心罗法师住持不错,做事有板有眼,北山寺建设得不错。今年过年前,和同事去这座寺院察看。来到山门前,大吃了一惊,数年不见,这地儿完全改了模样。以前的寺院在高高的半山腰,山门后面空荡荡的,现在大殿已经建到路边的了,站在当年我拍过照片的那个位置上,山上的寺院已经看不到了。
  
  那一次,寺院的住持心罗法师陪我们在寺院转了一圈,应该说寺院附属设施建得不错,收拾得挺干净,设施挺齐全,功能挺完备。只是作为寺院主体建筑的大殿只建了一座,而他规划中的寺院建筑群还有许多要建,按照他的设想,这寺院的规模是相当可观的。
  
  前几天,他说寺院内有个大殿要奠基,我又去看了一次。这次详细看了他的整个院落,同时,登上了多年前远眺过的半山腰的那个寺院。进去之后,发现那里的建筑确实显得比较陈旧简陋,而这些建筑是在1990年才开始建的。心罗法师的打算是,待下面建好后,上面这些就全部拆了,重新改造一下。他估计,至少还得经过15年的艰苦岁月。
  
  回来我查资料,发现在百度上收录的一篇文章,对北山寺的历史作了相当详细的介绍,细读之后,发现这座寺院的底蕴相当丰厚。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布袋和尚等高僧也曾在此留迹,与国外也有广泛联系,对禅宗的发展起到过相当重要的作用。没想到,地处浙东一隅小地方的这座寺院,曾几何时,还是一个对外交流的窗口呢。
  
  摘录百度上的这篇文章,作者未详,待后考证:
  
  北山寺
  
  因山构筑的北山寺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凤凰山北麓,与市区中山公园隔村(北街村)相望,成遥相呼应之势。相传,该寺始建于唐朝大中二年(公元848年),至今已有1150多年历史,之后历代屡经修建。
  
  登临寺门,放眼远眺,山峦披绿锦,前有小溪水穿流;城郊田块整然,城区楼房矗立,勃勃生机,一览无遗。据清代《奉化县志》、宁波《四明志》与浙江《名胜志》记载,南禅宗祖师慧能的第10代嫡派弟子维净大和尚来到此地后,发觉凤山北麓有峰对峙,间有山谷舒缓而下,峰峦奇秀,实为一方净土,遂在此建寺,取名“正化院”,他也成为此寺的开山祖师。寺院兴建后,一时四方信众前来进香拜佛络绎不绝。到了北宋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南禅宗传人维净的弟子——浙东高僧见心住持改名为“广化院”。南宋嘉定六年(公元1213年),住持道圆和尚重建山门,扩建殿宇、厢房,改称为“禅宗北山讲寺”,民间俗称北山寺。据载那时来北山寺听经讲法的和尚不单单来自国内各地寺院,还有来自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越南等国,多时达千人以上。就此来看,北山寺并非是一般性的寺院,它是当时浙东地区弘扬禅宗文化,特别是研习、曹洞宗二家的重要道场,为禅宗文化的海内外传播作出过一定贡献。按现代的话来说,北山讲寺其实是当时的一所佛教研究学院,为佛学界培养、造就了不少高僧。
  
  宋仁宗赵祯曾御赐北山寺袈裟一袭及“藏经八十二函”。到元代,寺内拥有2800多部藏经,当时的日本留学僧曾将部分经典带回国内交流。寺内不但经典馆藏丰富,而且各种古籍也不少。因而北山讲寺也是文人墨客常顾之地,他们或浏览寺中胜景,或借书阅读,如明代的浙东高僧,人称活佛的飞翰和尚常来北山寺讲经传法,明代诗人杨守陈有诗曰:“北山隐隐寺亭亭,月殿云扉书掩肩。客子来时猿邂逅,道人经处鸟丁宁。冥烟不散千峰紫,晴雪初消万树青。闻说飞翰曾寓此,翠崖丹嶂有余馨。”后梁时的高僧布袋和尚也曾多次来北山寺结夏安居,向僧众及善男信女讲经说法。
  
  千百年来,北山寺有过香火鼎盛,也有过坎坷。据传有三次被毁,四次重建。特别是清代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北山寺遭遇了一场大火,寺内所有经书、法物焚化殆尽,损失惨重。后虽又重建,但其建筑规模远不如以前。1997年,该寺住持和尚释心罗到后,他发心要将千年古寺恢复元气,修整一新。经有关部门批准后,他计划在寺前荒芜土地上重建梵宇,恢复昔日辉煌。2001年,他在善男信女的支持下开始了自己的建造进程。
  
  按照布袋和尚跟北山寺结缘的传说,寺内将建有布袋和尚讲经处、弥勒殿等建筑,以达到弘扬弥勒文化的目的。按照规划,建成后的寺院将达到30亩,建筑面积达到1万多平方米,届时可建成一个供人观光旅游的胜地。据在场的游客表示,当前由于西环路尚在建设中,通往北山寺的交通不便,小轿车很难开进,这成为该地建设旅游景点的一个制约因素,而随着将来交通的改善、观光游客的增多,该寺在挖掘布袋和尚、文人墨客等历史资源、宣扬弥勒文化等方面大有可为。
  
2012-03-09_235951-1.jpg
  2005年1月,拍摄的雪中的北山寺山门。

2012-03-09_235951-2.jpg
  用200mm端拍摄的半山腰上的寺院。
 
2012-03-09_235951-3.jpg
  2012年3月的山门。
 
2012-03-09_235951-4.jpg
  山门内侧。
 
2012-03-09_235951-5.jpg
  新建的唯一的大殿,叫韦驮宝殿,这样命名的不大多。
 
2012-03-09_235951-6.jpg
  新大殿后面的土地正在平整,远处的那座寺院与我七年前看到过的印象吻合。
 
2012-03-09_235951-7.jpg
  沿着山路往上走,去看老寺院。
 
2012-03-09_235951-8.jpg
  老寺院内的建筑确实陈旧了。
 
2012-03-09_235951-9.jpg
  站在老寺院门口看新寺院,建筑群已经初具气势。
 
2012-03-09_235951-10.jpg
  这是星期天就要奠基的新殿地基。
 
2012-03-09_235951-11.jpg
  住持心罗法师,看上去像个老师。他说当年确实教过书,是个代课教师。

  【寺庵记之十】

标签: 寺庙
最后更新:2014年10月4日

大道如水

浙江奉化人。退休。趁还有点体力精力,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 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桃花坑山在哪里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 写公众号有什么意义? 纪念儿子踏上社会十周年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桃花坑山在哪里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无主题小调 数码摄影的几个基本常识 武岭中学80周年校庆亲历记 微周1717——芳菲将尽 微周201322 匪夷所思的搞笑(080624)

COPYRIGHT © 2025 行摄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