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思书

  • 道古道今
    • 谈古论今
    • 感受生活
    • 自得其乐
  • 人物事物
    • 触摸人文
    • 竺氏探源
    • 寺观教堂
    • 乡村小庙
  • 影事往事
    • 边摄边写
    • 摄影杂谈
    • 网事记录
  • 客来客往
    • 高朋满座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 留言板
这些年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和思考
  1. 首页
  2. 摄影杂谈
  3. 正文

坚持的力量——读石宝琇《不得不说》有感

2023年7月24日 4416点热度 1人点赞 0条评论


  
  收到摄影界前辈石宝琇老师赠送的大作《不得不说》,认真拜读了一遍。这是一本石老师自从影开始至今的笔耕成果,厚厚一册,全书文图相间,夹叙夹议,平实不失诙谐,轻松不失严肃,细细读之赏之,石老师从影50余年的风云尽收眼底。在这炎热的暑中,有如拂过的一阵清风,让我猛然为之一醒。
 
  《不得不说》分“说理”“说事”“说人”“对话”四个篇章,每个篇章讲述的重点不同,读后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可以用“坚持”两字高度概括。
 
  上世纪十年动乱结束后,中国摄影界曾经有过一场意义深远的“启蒙”。“西北风”是这场“启蒙”的重要力量,而石老师及他的伙伴们正是“西北风”的骨干。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石老师和他的伙伴们就大声疾呼摄影的本质是纪实,纪实摄影不是政治工具、不能虚构,摄影的镜头要对准人,要关注人性,要表达人与人的关系。几十年来,他身体力行并坚持践行这些精神、观念,“认准了一条道道走到黑”,将情感寄于乡土乡亲乡风,将镜头对准对准周边、对准现实,对准生活、对准历史,西安城墙下、黄土高坡上,中原皇土里、古河流域边的百姓百态,是他摄影作品的主基调。《不得不说》强化了这一基调,延续了他的一贯风格,读来让人亲切。
 
  接触摄影界之初,听过一句概括的话:说摄影界拍照的不大擅长文字,实操的不大擅长理论。石老师是我接触过的少有的照片拍得精彩,理论功底又深厚的前辈。在《不得不说》中,看到他对摄影的本质、对摄影的地位与作用、对摄影界弊病的精准概括,对“西北风”的剖析,对摄影作品入木三分的点评,佩服至极。整本书所体现的严肃的学术态度、认真的自我反思、鲜活的生命体验、深切的人文关怀,无一不让人印象深刻。这本书是石老师对自己坚持几十年的人生哲学、摄影理念、学术思想的总结与回顾,唯其如一、真实,读来让人倍感力量强大。
 
  在《不得不说》中,石老师在说理说事说人时,始终贯穿着一些简单的理儿,如摄影作品作为视觉艺术,醒目是重要的标准;按快门就是当“某一自然形象与我内心世界储存的心灵元素发生感应”;摄影师要确立自己的哲学理念。这些道理很浅显,但细细体会,觉得很有用,“大道至简”,贵在坚持,这其实正是我们与石老师等一流摄影家的差距之所在。
 
  进入新世纪之后,摄影工具逐渐普及,摄影的技术与装备日新月异,表现手法千姿百态,摄影观念也五花八门。纵观摄影界,有好多人热衷于搏击时尚以赚取流量,玩弄权势以搏取名利。值得警惕的是,摄影还有可能重新成为回归粉饰太平的“工具”,摄影启蒙的任务远未完成。我觉得大有必要重新高举石老师和他的伙伴们当年所倡导的那些现实主义大旗,石老师的坚持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自本世纪初开始玩相机,进而与国内摄影界有所接触,石老师是我接触时间最长,接触程度最深的前辈之一。石老师长我十多岁,私下我们都叫他大哥。在我等偶尔借个相机只知拍照留影的懵懂时代,他已经高举回归摄影本原的大旗,成为中国摄影的引航者和弄潮儿。十年多前,我们本地的摄影朋友通过博联社平台结识石老师,在网络上神交一段时间后,在平遥摄影节上见到了石老师,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身形高大、思维敏捷、态度谦和,平易近人,富有长者风采。在线上线下沟通交流了数年,石老师和他的同伴两次来奉,指导我们拍摄、采风,数次面对面交流。2010年,又帮我们策划《溪口·前世今生》专题,审查作品,制作照片,联系场地,提前数天押车将展品从西安送到平遥,并亲自在现场布展……那年我们的展览大获成功。此后,他又两次邀请我参加他策划的民间纪实摄影展。石老师在八十年代说要高举“宽容”大旗,他也是几十年如一日以宽容的态度对待摄影后学并扶持他们成长,这在《不得不说》中他对摄影人的评论与推介中可以看到,更从与我们的交往中深切感受到。深深为石老师对摄影后学们的无私帮助和热心扶持所折服。
 
  说来惭愧,摄影这爱好,狂热过后,很容易陷入低潮。相信这也是大多数人与石老师等前辈们的差距所在——缺少坚持。近十年中,由于职业所累,我对摄影的投入热情逐渐下降,与石老师的沟通交流也日见减少。幸好,最近几年,不时能收到他赠阅的作品集,在网上能经常欣赏到他辅导的陕西人文地理摄影协会会员的精彩作品,让我有机会不断地吸取养分,不致于“断粮”太久。这回又有幸看到他借三年疫情“静下来”的机会编的这本重量级的《不得不说》。说实在的,以我等爱好者的身份,能接触到石老师这样的摄影界领军人物,并接受他的指点、指导,引导我们得以管窥摄影内核,有限投身于摄影主流,帮助我们不至于离摄影的本原太远,实为我辈之幸也。
 
  回馈石老师的热情与无私的,我想唯有学习石老师的坚持精神,多学习多思考多动手,继续关注社会、关注百姓、关注内心,以有限的生命多记录转瞬即逝的当下。
  

 

         ▲ 2008年平遥摄影节上初见。
 


        ▲ 2009年3月在奉化采风。
  
 

         ▲ 2010年3月在奉化交流。
 
 

        ▲ 2010年9月在平遥摄影节策展的《溪口前世今生》展场。
  

  题头图:2009年3月作客博联社奉化博友会的会客厅。

标签: 摄影 随感
最后更新:2023年7月25日

大道如水

浙江奉化人。退休。趁还有点体力精力,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宋代太白禅师考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 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桃花坑山在哪里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 写公众号有什么意义?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桃花坑山在哪里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宋代太白禅师考
岳林文化广场 再拍溪口亮灯 小品:冬草 农家院落 站桩仨月 在博联社呆了一年

COPYRIGHT © 2025 行摄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