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思书

  • 道古道今
    • 谈古论今
    • 感受生活
    • 自得其乐
  • 人物事物
    • 触摸人文
    • 竺氏探源
    • 寺观教堂
    • 乡村小庙
  • 影事往事
    • 边摄边写
    • 摄影杂谈
    • 网事记录
  • 客来客往
    • 高朋满座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 留言板
这些年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和思考
  1. 首页
  2. 触摸人文
  3. 正文

上汪标本厂的姊妹花——《旧影新照》(18)

2008年11月30日 1575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2008-11-30_114854-0.jpg

  上面这张拍摄于1978年的老照片,说的是当年棠云公社上汪标本厂的故事。

  着手开始做这个专题时,政协秘书长老董几次到棠云寻访这对小姐妹,终于有村民认出老照片中右边的一位,名叫汪亚飞,通过她,又找到了另一位,名叫汪增娣。因此,这张老照片中两个满脸稚气的小姐妹,成了我们这个专题采访的第一个题材。7月24日,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我们约好在棠岙东江村口汪亚飞开设的小店采访她们,由于是第一次行动,我们当地的新闻媒体也跟着我们一起去了。

  在村口,我见到了她们。30年的岁月,抹去了她们脸上的稚气,但仍然可以找到她们当年秀气姣美的影子。我们感叹,如今的人们真要比他们的上一代滋润多了。

  两人面对着我们的镜头,起初还有点不好意思,但随着话题的展开,她们的话匣子也渐渐地打开了。

  亚飞和增娣都出生于1963年。那是我们国家刚从三年困难中复苏的年头,那年出生的孩子特别多,1963年也因此成了中国人口出生的高峰年。亚飞8岁上学,1977年初中毕业几个月后进了棠云标本厂。增娣晚一年上学,1978年初中毕业后也进了这个厂,她们戏称自己当年都是童工。

  上汪标本厂是队办企业,当年在奉化是第一家标本厂,在全国是第八家,生产鸭子、鸡、穿山甲等动物标本,产品通过上海等外贸公司出口,效益非常好。她们进去头几年是拿工分的,完成一个标本可以拿一定的工分,后来几年开始拿工资。她们记得一个月可以领到30多元工资,而当年一般的中专生毕业后才可以拿到35.5元的定级工资,同在棠云的造纸厂的回乡知青职工,最高工资也不过28元。她们说,当年别人好象都没钱花,她们花钱却不大愁。增娣说老照片中她穿的那件黑白格子的衬衣,当年可是很时尚的衣着。事实上,棠云由于地处山区,资源丰富,手工业比较发达,当年有“小上海”之称,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一直是个比较富庶的地方。1992年以后,棠云乡建制撤销,企业和居民开始向城区迁移,往日热闹的山村才开始冷寂下来。

  谈到拍摄这张照片的经历,她们还记忆犹深。当时,她们俩在贴毛车间工作,技术是车间里最好的,厂里每天要对工人的产品进行检验,评定等级,她们俩的产品基本上都可以达到特级、甲级。所以,虽然她们进厂时间不长,但都成了企业的骨干。当时企业效益好,来采访的记者不少,每当有记者来采访,她们俩上镜的机会特别多。有一次上海电视台来采访,厂里的工人们从没见过摄像机对着自己,都紧张得发抖了。她们记得拍这张照片的那次,还拍了好多张差不多场景的照片,亚飞单独工作的一张,当年曾上过奉化的报纸。

  说起这30年的经历。她们都说没有什么好说,生活都是平平淡淡过来的。亚飞回忆说,进厂几年后,附近的标本厂开始增多,她后来还进当地的竹编厂工作过。后来工厂外迁,她在2000年在村口开了一家小店,现在这家店是“农村放心店工程”示范店,在村里规模算大的。亚飞在今年村委会换届时当选为棠岙村委会委员、妇女主任,这是个由过去四个行政村合并而来的大村,在册居民有4000多户。她除了做妇女工作外,还负责村计划生育、公共卫生、环境整治等工作,同时要看管家里小店的生意,平时事情很多。她丈夫闲时帮她看管小店,有机会也做些生意。尽管工作忙,她说,她的业余生活也很丰富,她参加了村太极拳队、扇子舞队,每天早晚都有活动。今年6月,她们的太极拳队还参加了奉化市九运会的比赛。前两天,太极拳队还组织到上海参观了东方明珠。

  增娣几年后出嫁到江口,1996年,夫妻两人替本市一家企业在西安设了一个办事处,负责在西安的经销业务,到2003年才回来。回来后,凭着在外面打拚的资本积累,在江口街道方桥工业区租了厂房,办了个淋浴房厂,去年销售额达到1000多万元。

  说起这30年的变化,她们俩异口同声地说,最大的收获是培养了孩子,亚飞的儿子今年21岁,在南昌航空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读大二。增娣有两个女儿,大女儿今年24岁,已经从浙江工业大学新闻系毕业,考入宁波市海曙区审计局工作,小女儿在市区中学读书。她目前已经在市区安家了。

  说到今后的打算,她们都说今年争取要向好的方向发展,不过得走一步看一步。亚飞说很想今后能买块地,办个农场。不过目前村里的工作很多,这几年村里开展新农村建设,建造公厕,建健身广场,开展环境整治等,妇女主任是主力军,她必须多出点力。她说孩子大学毕业以后,自己还想过上比较轻松的生活。增娣说几年前刚从外面回来,现在企业才开始起步,以后有机会的话也想买地建厂房,扩大生产规模。

  亚飞和增娣当年在一块儿上班时是很要好的姐妹,但成家之后联系少了。在我们相约采访之前,她们已经有10多年没碰面了。她们说很感谢我们为她们提供了这么好的一次机会,让她们有机会碰面。亚飞说前两天她打电话给增娣,让她猜猜自己是谁,增娣说听不出来。增娣说她在电话里说我是亚亚啊,这才听出来,不过声音一点没变。她们解释说亚亚是亚飞的小名,当年,姐妹们都这么叫。说到这里,俩人的脸上都泛起红光。仿佛回到了当年的岁月。

  她们都笑说这30年中,她们从少年变成了老年。我们开玩笑说,如果有机会,再过二、三十年后我们再替你们俩拍一张合影,那时你们才会变成老婆婆,现在还年轻着呢。

2008-11-30_114854-1.jpg
  30年后的再一张合影,右为汪亚飞,左为汪增娣。

2008-11-30_114854-2.jpg 
  汪亚飞在自家小店里。
 
2008-11-30_114854-3.jpg  
  本地媒体参加了这次采访,他们的问题比我们还多。

标签: 奉化30年
最后更新:2014年10月30日

大道如水

浙江奉化人。退休。趁还有点体力精力,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话说“二十里云”之“云南”“云北”及“过云” 宋代太白禅师考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 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桃花坑山在哪里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
话说“二十里云”之“云南”“云北”及“过云”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宋代太白禅师考
大堰王高岙村 交通极度拥挤(微日记201103) 两探清凉寺 偶遇王次翁(一) 平安夜庆平安 乡村小庙10座(291—300) 整理行装

COPYRIGHT © 2025 行摄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