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思书

  • 道古道今
    • 谈古论今
    • 感受生活
    • 自得其乐
  • 人物事物
    • 触摸人文
    • 竺氏探源
    • 寺观教堂
    • 乡村小庙
  • 影事往事
    • 边摄边写
    • 摄影杂谈
    • 网事记录
  • 客来客往
    • 高朋满座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 留言板
这些年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和思考
  1. 首页
  2. 谈古论今
  3. 正文

清明,一个伟人的祭日

2015年4月5日 2145点热度 1人点赞 0条评论

DSCF6398
  今天是清明节,我的老乡蒋中正先生,40年前的这一天去世,至今刚好40周年。
 
  40 年的光阴,将我从一个半大孩子带入中年。对蒋先生的认识,也发生了根本的颠覆。
 
  我们这代人小时候,对他的认识,用两个成语概括,那就是:无恶不作,罪该万死。多年过去之后,才发现,对一个人的评价,根本无法用一两句话解释清楚。
 
  每一代人都无法回避他本身所处的时代带来的局限。蒋先生所处的中国,正刚从形式上结束封建转入共和,实际上,仍然是外国列强横行,国内军阀割据,国家积贫积弱的时代,他从东南一隅偏远小镇的愣头小伙,经过奋斗,成为中国当时无可替代的领袖,随之又在两党捉对厮杀中,退守台湾,终其一生。其一路的行程,既不可避免在带着封建的影子,又有着强权的特征,鲜血和生命的凋零,随着其一路而行。中国有句老话,成王败寇。失败者,是没有办法不被人称匪的。
 
  其实我们回头看中国的这一段历史,捉对厮杀的各方,其目标无不宏伟也,其口号无不亲民也,其手段也无不残忍也。为中国老百姓服务,是无论哪个方面都不得不戴在头上的帽子。仔细分析起来,所作所为,其实都半斤八两。谁也不比谁高尚,谁也不比谁低微。
 
  作为一个老乡,时间久了,更愿意将蒋先生作为一个普通人看待。他比我爷爷年长几岁,应该是同一代人。我爷爷也是在那一年去世的。这些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有机会看到他当年的视频资料,其音容笑貌,讲话时带着浓重地方口音的苍老声音,老是让我联想起我小时候见过的爷爷。

  今年1月,在台湾访问,有幸到他的住所士林官邸参观。那个地方不让拍照录像,所以只能专心听解说员解说。因为我们是蒋先生家乡人的缘故,官邸的管家特意请了一位老太太替我们讲解。说实在的,在台湾的一个星期行程中,就只有在士林官邸看到的情景,给我的触动最大。在他的卧室,看到他在1975年清明节那天去世时睡的那张床,我万分感慨。看到宋美龄画的一张酷似家乡山水的画中,蒋先生题写的落款中,有“不肖瑞元”一词,我不禁潸然泪下。人越是上了年纪,越是思念家乡,在他晚年的时候,眼看回乡无望,我不知道强烈的思乡之情和对自己无能的谴责,会如何折磨着他虚弱的身心……
 
  那天参观时,我大概是同行同伴中听解说听得最仔细的一个。我仿佛看到,半个多世纪前叱诧风云的那么一个人,百年后无奈地在这不大的屋和廊间徘徊的影子。历史是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再大的恩怨,最后都会消散于时空,不朽的是高山谷底,江河湖泊。回顾历史,只有那么几个孤独的身影,在实实在在的空间中若隐若现,无论你注意还是不注意,他们曾经存在。
 
DSCF6526

DSCF6124

DSCF6133

标签: 人生 溪口
最后更新:2015年4月5日

大道如水

浙江奉化人。退休。趁还有点体力精力,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话说“二十里云”之“云南”“云北”及“过云” 宋代太白禅师考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 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桃花坑山在哪里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
话说“二十里云”之“云南”“云北”及“过云”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宋代太白禅师考
锦屏白云禅寺 2015微周02 好色长者 2014微43 母亲无所不能 除夕登溪南山

COPYRIGHT © 2025 行摄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