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思书

  • 道古道今
    • 谈古论今
    • 感受生活
    • 自得其乐
  • 人物事物
    • 触摸人文
    • 竺氏探源
    • 寺观教堂
    • 乡村小庙
  • 影事往事
    • 边摄边写
    • 摄影杂谈
    • 网事记录
  • 客来客往
    • 高朋满座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 留言板
这些年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和思考
  1. 首页
  2. 感受生活
  3. 正文

辞别2018

2018年12月31日 4383点热度 1人点赞 0条评论


  又是一年送别时!2018,义无反顾地离我们而去。
 
  不止一次跟人说,将来的某一天,我们再回头看这一年,可能都会觉得,这一年太特别了。无论国际国内,这一年的变化实在剧烈,好多变化超出想象。高层定调: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变局起始的标志年份,很可能就是2018。
 
  我们没处于庙堂之高,然而也不在江湖之远,信息社会,把地球缩成了一个村,许多事情,我们可以感受,却无法左右。我们的眼睛,只有盯在眼前这一亩三分田,除此之外,别无他法,亦无他途。
 
  于是,一年结束,只能盘点一下自己走过的路。
 
  这一年,我的工作岗位又一次变动。在同类人中间,像我这样工作三十年很少挪地方的不多。许多朋友三五年可以换四五岗,我却像一颗螺丝钉,最少的一个地方钉了五年,最长的是18年。上一个岗位近7年,到最后两年时,几乎是扳着指头算日子,以为到2019年上半年我可以退岗了,两三年时间就熬一熬吧。却没想到,2016年咱撤市设区了,说退岗不设年龄限制了……这一算,至少还得再干五年。无论如何不想在这岗位上熬了,去年下半年,正式向组织提出要求轮岗。3月,借溪口体制调整的机会换了岗。这是工作之后第四次挪地方,领导找谈话时,问我在什么感觉?我说没感觉啊,不就是换个办公室上班么?一晃大半年过去,换个环境,重要的是换了个心情,工作时,不需要过于心智分裂,不需要过于费心周旋。尽管性格使然,做不到没心没肺,尽管大环境都一样,做不到随心所欲,但好歹无谓担忧的事情少了许多。好多时候,脑袋放空点,可以盛放一些自己想放的东西,挺好。
 
  新工作的主旋律有两个,一个是单位办公室,一个是佛学院的辅助管理。两项工作都以建立制度开路,前者好弄,有现成的文本也有成熟的执行者;后者麻烦,费尽心思弄好文本,执行的时候却发现,跨了界的人士凑在一块,很多时间是鸡同鸭讲。没办法,只好胡萝卜加大棒,动之以理,晓之以情,也压之以势。快一年过去,大家慢慢开始适应。感想是:不管做啥事,我都没啥私心,这一点对推进工作很重要。到这年龄这份上,做事都没啥好处不好处的概念。我的逻辑是,啥事都要盯着目标,所谓不忘初心,其他的都是次要的,能做一点是一点,实在做不了,也让它去。俗话说:做人事,尽天意。不然又能咋的?
 
  策划过几样活动,做不到完美,也没有太大过错。“五人论道”各方反响不错。前些日子去无锡灵山,那边的集团副总接待我们,说注意到了这事。干这些比较小众的事,重要的是要让业内注意,能达到这个效果就行。
 
  再说业余时间的业余生活。这一年,延续过去十多年的节奏,每逢节假日,基本上都要往户外跑,去年开始从域内的乡村扩张到邻境,许多地方去得不计其数了。感慨于城乡的变化之大之快,往往让人措手不及。这两年,中心城区巨变,新区高楼林立,马路拉宽,红绿灯、霓虹灯闪闪烁烁,一到夜晚,竟然有了几分大都市的味道……我的相机镜头往往无所适从。从拍来的照片看,很明显,态度没有数年前认真了,好多时候,外出纯粹是与同学朋友放松,散心,游玩。
 
  这一年,有两件事干得少了。一个是写博客,几年前能够保持一周两三个博文的更新,近两三年中越写越少,有老同学问过我,为什么不写了?不写就不写了呗,还能有什么理由么?不过每周的微博整理工作,倒是一直坚持着。做这事的目的,开始是担心新浪微博会不会有朝一日关了,写的东西就没了,整理到自己的博客仓库中,可以安心点。现在发现,自己的博客仓库也不可靠,啥时候不能开了,也是别人一两句话的事。但这习惯既然一直坚持下来了,就继续做。第二个事情是,我们的活动室也去得少了。夏天母亲身体不好,没了去的心情;到溪口工作,周末专程去也有不方便;朋友们也都有自己的忙碌。这事如果中断过几次,就很难再恢复常态。佛陀说,世间万物,都有“成住坏空”的轮回。或许,我们这个活动室聚会的形式,也到了坏和空阶段。我想,应该会有一个新的形态代替它。
 
  从去年夏天开始做另一件事,每天随手写点东西,或笔记,或随感,或经历……这个东西属于自己私人,所以可以写得随性些,不拘章法语法,即便观点谬误条理混乱也无妨于人。年末,对今年写的作了一个整理,一盘点,竟然有20多万字,真是惊人。
 
  继续加强身锻炼。晚上算了一下,今年GPS记录的徒步里程累计达到1751.2公里,小米手环计步折合里程累计达到3585.4公里。这两个数据都创了个人历史新高。朋友说我天天散步,刮风下雨也不中断,是病,得治!哈哈!江湖传说,有说要身体好,得动;也有说,得静。依我看,得动静结合。但不管怎么说,身体不动,有些部位会慢慢退化,用进废退嘛。今年有两个动静值得注意,一个是右肩疑似肩周炎,运作受限;还有一个是右脚大脚趾外侧,剧烈疼痛过一次,被医生诊断为痛风。这两个毛病,除了平时注意控制保养外,不动是不行的。明年打算继续动。
 
  今年老妈吃了大苦。去年11月起,膝关节老年病突然严重,行走困难。5月份摔了一跤,病情加重,到6月下旬才发现是膝盖骨折,赶紧手术。一个月后,刚能动作,学习行走时又摔一跤,断了坐骨支。三次巨痛,三次磨难,在床上整整呆了四个来月,到9月下旬才下床开始学习行走……父母年事渐高,到了让我们成天提心吊胆的阶段。到下半年,父母到溪口居住后,我们家就分成了两半:妻子在城里上班兼照顾创业的儿子,我在溪口上班兼照看父母,周末合家聚一次,平时就我穿针引线的两头跑。开始时觉得累,时间长了就慢慢习惯了,也就不觉得有什么难度。新年估计还会继续这种有规律的生活轨迹,到夏天再作调整。
 
  2018年是儿子创业的第三个年头。生意仍然不温不火,到今年下半年才稍有点忙碌的样子。好在他的团队稳定,聚集在一起的八九位小伙伴,三年中只走了一位,这个凝聚力不是一般的强。而且据他说,他们的专业水准在业内也是一流的。目睹他几次江湖救急,都是别人接的任务到点了完不成,或者达不到水准,再来找他,他们整夜赶工,交出让人满意答卷。希望新年他们的生意能够蒸蒸日上,他本人也能更成熟些。想当年,我在他那个年龄的时候,已经开始承担一个家庭三代人的责任了呢。
 
  2018年的最后一天,小长假的第二天。下午与朋友去雪窦山上看雪,晚饭后在小区散步5公里。而后我喝茶,父母看电视。到9时多,父母睡觉,我到书房,继续每天都做的事:在网上逛逛,写点东西,整理点过去的资料,今天还外加修改这篇文章……在过去6个年份中,每年的最后一天,我都在雪窦山上为保障别人撞钟祈福而忙碌,同时,也在钟声中祈求我的家人朋友同事平安幸福……今年不用去山上了。晚饭后,在朋友圈中看到,老同事们晚饭没吃就上了山,真心辛苦。我都觉得,能够静静地在家中等着新年的到来,也是一件幸福的事呢。但不管在那里,我都要祝福所有的亲朋好友,也包括自己一家:
 
  2019,健康平安快乐顺意!
 

标签: 节日
最后更新:2018年12月31日

大道如水

浙江奉化人。退休。趁还有点体力精力,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宋代太白禅师考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 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桃花坑山在哪里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 写公众号有什么意义?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宋代太白禅师考
老院长二三事 乡村小庙10座(30-39) 影棚大老爷们 说说房子问题 外来妹 89岁黄埔教官唱京戏

COPYRIGHT © 2025 行摄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