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茶 制茶 品茶

[align=center]《采茶 制茶 品茶》[/align]
 
  前几天,到董李的竹林村,看到村头一所房子里机器隆隆,问村人里面在做什么,他们说是在做茶叶,于是信步进去,看到了久违的制茶场面。支起三角架,拍了几张照片。
 
  照片处理一下后,贴在论坛里,出了个题目,叫《这是啥工艺》。马上有坛友说:“炒茶,道兄有浓烈的怀旧情节。”看了这话,不由勾起了一些回忆。
 
[align=center]《采茶 制茶 品茶》[/align]
 
  小时候,我老家隔壁,就是村里的碾米房,后来加建了一个茶厂,制作茶叶用的就是这个工艺。每天春天,茶叶采摘季节,茶厂里满地铺的是鲜嫩的茶叶,炒制的时候,茶香就在空气里飘洒,弥漫到半个村子。因此,那时候的晚上,我基本是在轰轰的机器声中和酽酽的茶香中沉沉睡去。新茶做好后,在热气腾腾刚从锅里倒出来的茶叶中,捞上一小撮,泡上一杯,尝个新鲜,厂里人也不会责怪的。我那时候还小,不喝茶,却老是去看自动炒制机均匀的搅动,觉得很奇妙。
 
  家里自留地的地头有几株野山茶,嫩叶抽出的时候,母亲会采摘了来,在自家的锅里手工炒制,由于没有专用的锅,炒出来的茶叶,总是有股米饭的味道,不是太正宗,而且手工制作,火候不好掌握,有时味苦了,有时香气淡了,没有机器做出来的味道纯正。
 
  在离家五六里的高山上有一片茶山。茶叶采摘季节,村里劳动力不够,学校经常要停课,组织学生上山采茶。有一年,我大概十一二来岁,也分派到了采茶任务。一大早起来,随村里的大部队上山,爬了几百个阶台阶,走了一个多小时,总算到了茶叶山上,那时刚好是立夏前后的季节,天下小雨,山上雾气重,几十步外就看不到人影。好在人多,心里也不慌。茶叶山中间隔着一个小山塘,坝上路很滑,走过去的时候提心吊胆的。到了茶叶山上,先由村里负责管理茶山的师傅介绍茶叶采摘方法,他对吵吵嚷嚷的孩子们说:采摘茶叶,最好是采摘新抽出的一芽两叶的嫩芽、嫩叶。说着就随手示范了一下。培训结束,大家分散在茶山里采摘起来。我发现,这看上去绿油油的茶树丛中,要找出一芽两叶的嫩枝还不是太容易的事情。半天过去了,我的篮子还只有浅浅的一点点茶叶。中午,吃了从家里带来的蒸过的臭年糕和艾鸭蛋,继续采摘。下午收工了,一过秤,我只采了一两斤,在同去的小伙伴中我最少了。再看看他们的篮子,东西多是多,可是乱七八糟,残枝破叶全有。大人们把我们采摘的东西全部按采摘质量分门别类的倒在箩筐里,并且记好帐。我们就下山了。
 
[align=center]《采茶 制茶 品茶》[/align]
  ——这就是我当年采摘一芽两叶的地方,那个小山塘依旧,只是塘坝上长满了荒草,茶山已经在二年前被挖掉,改种了花木了。听说在这里种花木的,是我当年一起采茶的同学。
 
  隔了几天,村里通知我母亲去领采茶工钱。我采摘的茶叶质量最好,一毛两分一斤,报酬的单价是最高的。就是数量太少,干了一天,大概也就挣了瓶酱油钱。后来,那师傅在闲聊中说起,那天采茶,有个孩子最认真,采的茶叶全是严格按照一芽两叶的规格采的,就是数量最少。我母亲听了哈哈大笑,说那就是我儿子啊。现在看起来,我采摘的嫩茶,是可以做特级龙井的上好原料吧。听说现在为做特级茶采摘原料的采茶女,一天也采不上几斤的。可惜那时候茶叶的品级没分那么多,这么好的嫩叶嫩芽,也倒进那自动制茶机里,轰降轰隆炒半天,做出来的茶叶,全是一个样。我们那时候叫他珠茶,卷曲起来,黑黑黄黄。香是香,就是色和味更现在的特级茶没办法比。
 
  1986年,我在嘉兴平湖实习,那是个典型的平原稻作区,整个县里没有一棵茶树,他们也没见过茶叶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在乡下实习,吃完中午,老伯伯总会给我们每人泡一碗红茶。茶叶都是细细碎碎的沫子,汤色也是红的。我说起小时候我们老家制茶的事情,他们一致认为我记错了,茶叶肯定是晒出来的,怎么会是炒出来的呢?就是学农的几个指导老师也这么说,我一个人有口难辨。不过后来我知道,红茶的制作工艺和绿茶是完全不一样的,我老家没有人喝红茶,所以红茶怎么做,我也没看到过。
 
  已经记不清从那一年开始喝的第一口茶。中学时候寄宿在学校,肯定是没茶好喝,能有口开水解渴已经不错了。那时候上完体育课,第一件事情是到洗碗洗衣服的水龙头下面去洗脸,顺便把嘴巴凑在龙头下面,咕咚咕咚喝个够。那水还不是现在的经过自来水厂处理的水,是从旁边的一个井里抽出来的,几百个人吃喝拉撒全在十几个龙头下,排放的废水经过渗透又回到井里再喝到我们肚子里,奇怪是竟然没有一次闹过肚子,哪像现在,一不小心就跑肚拉稀。
 
  上大学的时候,已经开始正式喝茶了,我每个学期都要从家里带罐茶叶去,基本上可以喝上大半个学期。那时候也不知道茶叶好坏,喝的就是我们老家茶厂里做出来的那种珠茶,很结实,只要放上几颗就可以泡上一杯,喝上一整天了。我有个高中同学进了大学念的是茶叶专业,可能他们即使是读这个专业的,也喝不到多少好茶,所以同学聚会时,他也从来不说茶叶的好坏问题。
 
  参加工作以后,那个读茶叶专业的同学,和我分配在同一个地方工作,几乎天天泡在一块聊大天,这时候他也能够接触到茶叶了,于是就说茶叶的质量问题。从他的介绍中,我才知道原来茶叶还有色香味的讲究。好的茶叶,不但口感要好,还有汤色明亮,香气浓郁,鲜味持久。再后来,我还知道,除了我们常喝的绿茶外,还有红茶、乌龙茶,甚至还有人说茶叶有绿茶、黄茶、黑茶、青茶、白茶、红茶之分。茶叶的制作中还有通过发酵处理的,分半发酵、全发酵、后发酵。如果在茶叶掺和一些药村,还有各色各样的药茶,加一些花,则还有花茶,简直是太丰富太复杂了,我记也记不住。不过对于我来说,只爱喝一种绿茶。
 
  奉化在八九十年代的时候,有些地方开始炒制高档次茶叶,那时候裘村有个武岭牌蟠龙茶,茶叶是盘曲形的,味道相当不错。因为生产原料的茶山面积很小,因此,只作礼品茶送客人,一般很难喝到。2000年前后,奉化开始制作雪窦山牌曲毫茶,当时定位于高档机制茶,第一次向外推介时,我还专门参与其中,出了一些主意。这个茶叶,在我们当地还是闯出了一些名堂,也在省内外获了一些奖,算是农产品中的名牌产品。说实话,第一年喝的时候,觉得味道很淡,不过后来味道逐年好了起来。据我所知,这茶叶中的极品,还是采用手工方法制作的。
 
  去年,有一次去马来西亚的方先生供职的厂里作客,他请我们喝乌龙茶。他搬出一大堆茶具,首先用开水把盘子、茶壶、茶杯一一烫过,再在茶壶中足足加了半壶茶叶。然后加开水,第一遍晃荡几下全倒了,再加满滚水泡上,等了好一会,他先揭开盖子闻了闻,这才从茶壶里倒出茶水来,一人一小杯。那天好象天气正热,我们从外面进去,满头大汗,口渴得要命,他倒出一小杯,我就一饮而尽。如是再三,第一壶早见了底,我还没品出啥味道来。口渴问题有所解决之后,方可以慢慢喝,这才知道他这方法的好处来,一是慢工出细活,品茶的也在于过程,而不像我平时一样只是一种生理需求和习惯。二是从倒出白瓷杯后的茶汁,还可以看出汤色的鲜亮,在喝的同时,还可以让视觉也得到享受。我们喝了两遍之后,他出乎意料地把壶中的茶叶全部倒出在盘子下面,要换新茶叶再上。我赶紧止住,说罢罢,再喝下去,用的茶叶比喝的水还多了。他说,他在马来西亚,和朋友喝茶经常这样的。我想想都怕,这样喝茶,啥事也别谈了,只忙着倒腾茶具了。
 
  有两三年的时间,我们同在这个城市的高中一帮同学,几乎每个星期总有二三天要在茶室里喝茶聊天。茶室里供应的那茶叶,其质量真不敢恭维,喝了两三杯,就啥味道也没有了。不过我们聚集在一起,不在于喝茶,主要目的聊天。我们这帮人年轻时,都忙着自己的工作爱情生活妻子儿子房子车子,到了毕业二十多年后,又渐渐地都聚拢来。慢慢发现,同学朋友也跟茶叶一样,需要慢慢品,才能品出味道来。
 
[align=center]《采茶 制茶 品茶》[/align]

点赞
  1. 大道说道:

    我找了又找,还是没能发现,呵呵

  2. 海竹说道:

    [wink]在原始照片(1045,545)的位置,那个人影就是我爸。旁边那排瓦房的第一间就是我家。

  3. 大道说道:

    我怎么没在照片上看到有人影啊?我都找了半天了[razz]

  4. 海竹说道:

    大道:照片已收到。还把我老爸也照进去了,竹林后边那个就是,不知道他那会在干什么。[wink]
    看你这博客真有意思,上回还在这看到了我多年没见的高中同学,这回在风景照里还发现了我老爸。真是亲切啊![smile]

  5. 大道说道:

    海竹:照片已经发到你的邮箱,由于那天天气不好,拍得不是太好,加上万物尚未完全返青,看上去挺荒凉的。

  6. 海竹说道:

    我家房子被毛竹挡住了,只能看到一点点瓦片,房顶露的比较多的是我外婆家的房子。我过完年出来后还没回过家,准备十一回家一趟。
    大道,麻烦你把原始分辨率的照片发到我邮箱吧:harzsoft@163.com.谢谢![lol]

  7. 大道说道:

    英雄所言极是,拍照片都是从花花草草开始的,慢慢地视野会开阔好多,当然难度也会大起来。[lol]

  8. 大道说道:

    海竹家在照片上吗?那是今年3月25日拍的,桃花盛开的季节。

  9. 海竹说道:

    好几天没来了,居然看到我家的照片了!那张照片你是什么时候拍的?呵呵!

  10. YOUYOU说道:

    回首 也在回首中
    博客要想真正的建好,真的要好多心血,这几天更新好快嘛

  11. 英雄说道:

    哦,大道兄的潜台词是,老兄也是从两三年前的小资过来的[wink]

  12. 英雄说道:

    细看,怎么是卡尔.蔡司?败新镜了?

  13. 大道说道:

    英雄来得晚,那些照片一两年前全部在论坛贴过的。呵呵

  14. 英雄说道:

    大道兄过谦了,我是说你的小品也很有味道,平时咋不见你发上来呢?
    另外一句话是:原来大道兄也有小资的一面(P1)[smile]

    :)

  15. 无语说道:

    TO无语斜栏:大多数情况下,无语以无语为观点,因而无语主要是观点,而不是名字。

  16. 大道说道:

    英雄的感觉是对的,说明我的摄技还停留在低级水平上,控制不了大场面。呵呵
    这位无语是新朋友?说来不相信,吃喝拉撒有点夸张,可是前三位真是基本占全了。

  17. 无语斜栏说道:

    古人说君不可一日无茶,后来也有人说喝茶的时候感觉自己就象个君王。我不太懂茶,偶尔泡上一杯,喝的是心情。喜欢那份悠然自得。

    TO无语:不知道哪位朋友用了贱名?

  18. 无语说道:

    “几百个人吃喝拉撒全在十几个龙头下”?拉撒也全在十几个龙头下?不对吧?
    唉,有点点令人心酸的往事!

  19. 英雄说道:

    道兄拍得一些小场景比大场面舒坦:)

大道进行回复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