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陕西行(6)乾陵探幽

《2012陕西行(6)乾陵探幽》
 
  午饭后,我们去位于陕西乾县的乾陵。乾陵是武则天和他的老公的陵墓。在乾陵附近分布着17座陪葬墓。
 
  去乾陵前,我们首先分别参观了17座陪葬墓中的两座,分别是唐懿德太子墓和永泰公主墓,并且都深入墓道深处,亲身体验了皇家陵墓的结构。
 
  第一座墓的墓主是懿德太子李重润,他是唐中宗长子,也是中宗李显与韦皇后所生的唯一儿子。大足元年(公元701年)九月壬申日,邵王李重润与其妹永泰郡主李仙惠、魏王武延基一同被武则天处以杖刑而死,原因是他们三人私下议论:“张易之兄弟何得恣之宫中(说的是武则天与张易之、张昌宗的丑事)?”死时,李重润年仅19岁。公元705年,中宗复位后,追封其为懿德太子,神龙二年(公元706年)其墓由洛阳迁来陪葬乾陵并号墓为陵。该墓发掘于1971年,地表有双层覆斗形封土,周围设围墙,南面有土阙、石狮、石小人、华表等。地下由斜坡墓道进入,前后甬道和方形前后砖室组成,全长100.8米。墓道两壁绘太子出行仪仗,第一、二天井绘列戟,为天子之制。葬具置于后室,为庑殿式石椁,墓壁绘壁画约40幅,墓顶绘天象。该墓发掘前已遭盗掘,但仍出土文物1000余件,有太子哀册、俑、三彩器和鎏金铜马饰等。
 
《2012陕西行(6)乾陵探幽》
  ▲懿德太子墓大门。
 
《2012陕西行(6)乾陵探幽》
  ▲懿德太子墓墓道上的壁画。
  
《2012陕西行(6)乾陵探幽》
  ▲砖室内物品的原状,东西当然是复制品。
  
《2012陕西行(6)乾陵探幽》
  ▲石椁。
 
  与是懿德太子李重润同时被武则天赐死的永泰公主,是一位死后哀荣至盛的公主, 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坟墓被冠称为“陵”的公主,规格与帝王相等。永泰公主名李仙蕙,是唐中宗李显的第七个小女儿,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孙女。她被赐死时仅17岁。中宗即皇位后,追封惨死的女儿为“永泰公主”,并于公元705年将永泰公主与其丈夫合葬于乾陵东南。永泰公主墓于1960年至1962年发掘。墓前排列有石狮1对,石人2对,华表1对。是属封土堆墓,其墓穴是用砖砌的,由墓道、过洞、天井、雨道、墓室构成,全长87.5米。墓道是一条 宽约2米的斜坡,进入过洞直至狭窄的雨道,两旁洞墙内有6个小龛,里面放着彩绘陶涌、骑马俑、三彩马及陶瓷器皿等随葬品,造型逼真、工艺精湛。从墓道到墓室还绘有丰富多彩的壁画,有宫廷仪仗队,以及天体图、宫女图等。尤其是墓室中放置的一具石椁,石壁上线刻着15幅画面的仕女人物画,其造型之美,实为罕见。在这些人物中,有的上着披贴、下穿长裙;有的身着男装;有的身穿长褂,腰束锦带,带上缀有荷包;有的脚穿如意鞋;有的身着短袄长裙,或捧壶,或托盘,或弄花,或拱手,或对话等等,所有这一切均展现了当时宫廷生活的情景。此外,石椁两扇门的顶部,还刻着一对鸳鸯,张开羽翼,相向飞舞,象征着墓内主人夫妻恩爱。此墓发掘前也曾被盗过,墓道中有一处留有盗贼进入的痕迹。永泰公主墓虽然被盗,但仍出土了壁画、陶俑、木俑、三彩俑、金、玉、铜器等珍贵文物计1000余件。特别是三彩俑、造型精致、色彩鲜艳,文饰奇特,反映了唐代高度发展的陶瓷工艺水平。出了墓道,可从墓的两旁道路直上墓顶,在墓顶上可看到临近的章怀太子、懿德太子墓等。墓前还有陈列室,存放出土的随葬品。
参观后乾陵,吃罢晚饭,回宾馆休息。
 
《2012陕西行(6)乾陵探幽》
  ▲永泰公主墓道入口。
 
《2012陕西行(6)乾陵探幽》
  ▲精美壁画。
 
《2012陕西行(6)乾陵探幽》
  ▲墓室顶上的天象图。
 
  两座墓虽各有千秋,但从我们短时间的参观看,样式似乎没有多大区别。参观那天,天气正热,进入墓道后,阴冷之气随即消除了暑热,倒也舒服。
 
  乾陵,位于陕西咸阳市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是陕西关中地区唐十八陵之一,修建于公元684年,经过23年的时间,工程才基本完工。
 
  乾陵气势雄伟壮观,陵区仿京师长安城建制。梁山是圆锥形石灰岩山体,共有三峰,北峰最高,海拔1047.9米,乾陵就在北峰之上。梁山南面两峰较低,东西对峙,中间为司马道,故而这两峰取名叫“乳峰”。据史书记载,陵墓原有内外两重城墙,四个城门,还有献殿阙楼等许多宏伟的建筑物。勘探表明:内城总面积240万平方米。城墙四面,南有朱雀门,北有玄武门,东有青龙门,西有白虎门。从乾陵头道门踏上石阶路,计537级台阶,其台阶高差为81.68米。走完台阶即是一条平宽的道路直到“唐高宗陵墓”碑,这条道路便是“司马道”。两旁现有华表1对,翼马、鸵鸟各1对,石马5对,翁仲10对,石碑2道。东为无字碑,西为述圣记碑。有王宾像61尊,石狮1对。
 
  乾陵,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座两朝帝王、一对夫妻皇帝合葬陵。里面埋葬着唐王朝第三位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现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看到的“唐高宗乾陵”墓碑,高2米,是陕西巡府毕源为高宗所立,原碑已毁,现在这块碑是清乾隆年间重建的。此碑右前侧另一块墓碑,是郭沫若题写的“唐高宗李治与则天皇帝之墓”12个大字。另外在南门外有为高宗皇帝和武则天歌功颂德的《述圣记碑》和《无字碑》二通,以及参加高宗葬礼的中国少数民族首领和友好国家使臣的石刻像六十一尊。在中国历史上,陵前石刻的数目、种类和安放位置是从乾陵开始才有了固定制度的,一直延袭到清代,历代大同小异。
 
《2012陕西行(6)乾陵探幽》
  ▲乾陵墓道气派。
 
《2012陕西行(6)乾陵探幽》
  ▲宽阔的“司马道”。
 
《2012陕西行(6)乾陵探幽》
  ▲“唐高宗乾陵”墓碑。
 
《2012陕西行(6)乾陵探幽》
  ▲武则天的无字碑。
 
《2012陕西行(6)乾陵探幽》
  ▲外国使节。
 
《2012陕西行(6)乾陵探幽》
  ▲乾陵外的田野。
 
《2012陕西行(6)乾陵探幽》
  ▲在乾陵景区做生意的小贩的孩子。
 
《2012陕西行(6)乾陵探幽》
  ▲剽悍的游客。
 
《2012陕西行(6)乾陵探幽》
  ▲无则天的墓地在远处的山上,做生意的设了望远镜让游客看,其他就是白花花的几块石头而已。

点赞
  1. 云水心说道:

    皇帝的陵都是那么宽阔而气派。

  2. 沈红说道:

    再叱咤的人也有进墓的一天,这样想想,还有啥想不通的呢!

    [reply=大道,2012-09-06 01:16 AM]想通了就好![/reply]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