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思书

  • 道古道今
    • 谈古论今
    • 感受生活
    • 自得其乐
  • 人物事物
    • 触摸人文
    • 竺氏探源
    • 寺观教堂
    • 乡村小庙
  • 影事往事
    • 边摄边写
    • 摄影杂谈
    • 网事记录
  • 客来客往
    • 高朋满座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 留言板
这些年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和思考
  1. 首页
  2. 触摸人文
  3. 正文

奉化翻簧竹雕——《旧影新照》(14 )

2008年11月14日 2044点热度 1人点赞 0条评论

2008-11-14_012541-0.jpg
  这张老照片,是1978年展览的一组照片中唯一一张产品照。它说的是奉化当年非常有名的特产——翻簧竹雕。30年后,想在奉化看到这一工艺已经非常困难。我问了好多人,想印证一下我20年前似乎见过的这一传统工艺品,都没能找到踪影。 

  奉化翻簧竹雕,也叫翻簧竹刻,是奉化的传统工艺,过去与青田石雕、东阳木雕并称为浙江三大名雕。奉化翻簧竹雕始于清光绪年间,民国期间,奉化城里曾开设过“挹素斋”,“贫民艺术所”、“竹器公司”,制作过不少翻簧竹刻工艺珍品。

  翻簧竹雕的制作工艺是:选取口径大、竹节长的鲜毛竹,取材质均匀的中间段,锯成小段,去青皮,取里层2毫米厚的竹簧,用水煮后压平,再用胶将其胶合在木板或竹片制成的半成品上,拼接时做到天衣无缝;经打磨、刨光后,再在其上施以雕刻、绘画等装饰工艺。由于翻簧竹材色彩自然洁净,玉白或嫩黄如同象牙,再经喷漆上蜡,更显得鲜艳悦目,可与玉雕、漆器媲美。

  奉化历史上的翻簧竹雕产品有100多个品种,如镜箱、提篮、花瓶、台灯、棋盘、茶盒,动物玩具,大型屏风等,雕画的作品,既有中国画传统的白描,又有篆刻古朴苍劲的金石刻风味,融观赏与实用于一体,深受人们喜爱。

  生产老照片中生产这组产品的奉化工艺美术厂始建于1956年,前身为奉中翻簧竹雕生产合作社等3家手工作坊。这家企业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已经解体。我们经过了解,找到了30年前曾经担任过该厂厂长的徐国平。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徐国平担任过我的领导,他有过长期的领导工作经历,所以,看了老照片后,我们的谈话很快入转入正题。

  徐国平回忆说,1978年的时候,这家工厂的处境非常困难。当年产值只有9万元左右,工人工资却支出了10万元,现在听起来会觉得匪夷所思。那个时候文革刚刚结束,这家企业是文革的重灾区,厂领导、工人都有派系,文革中你斗我我斗你,根本无暇顾及生产。文革结束后,一些厂领导和骨干坐牢的坐牢,进学习班的进学习班,眼看就要办不下去了。当年,他从乡下一个区手工业办公室主任的任上,参加了整顿这家企业的工作组,以工作组副组长的名义,于1978年10月进驻工厂。徐国平说,他清楚地记得,当年年底,他以工作组副组长的身份,宣读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然后,会议宣布了县委的决定,任命他为工艺美术厂厂长。

  徐国平刚当上厂长的时候,厂里的窘态百出,有的车间还设在草棚里。原来的厂长被工人围攻,工人甚至拉起横幅标语抗议。所以,他一进去,就抓住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宣传贯彻这个机会,大做职工们的思想工作。他说,当年,他牢牢记住了实事求是这个原则,首先要用人,在工业局的支持下,他大胆起用年轻人,包括过去一些有历史“污点”的工人。同时,在可能的条件下实施了一些改革,主要是采用了计时工资制加奖金的办法,刺激工人的积极性。对外则通过与上海工艺品公司等合作拓展销售渠道,同时,开发了除翻簧竹雕以外的其他产品,如宝石轴承,玻璃画等。他在这个工厂干了两年半,企业的产值每年都是翻番增长。生产形势好了,工人们也觉得有了希望,大家的积极性都比大大增强,工厂的面貌也大为改观,两年半时间里,他们新修了一排厂房,告别了以草棚做车间的历史。徐国平说,这两年半是他工作生涯中最艰苦的阶段,但是进城后的他的第一炮打响了,感到很欣慰很高兴。

  两年半后,他奉组织的命令,调离工艺美术厂时,感到依依不舍,全厂职工对他这个厂长也感到很满意,特意与他合影留念,深情相送。所以说,工艺美术厂的经历是他事业生涯中甚为得意的一笔。

  提起老照片中的这组工艺品,徐国平说这是很辉煌一组作品,代表了奉化翻簧竹雕技艺的最高水平,雕刻的蟹、虾栩栩如生,如活的一般。它曾经被送到北京的一个展览会展出过,当时的老艺人代表还受到过朱德委员长的接见。徐国平回忆道,他当厂长的时候,曾经承接过上海造币厂的一批业务,是为毛主席纪念堂的纪念金币制作盒子,说明这个产品工艺的非常精湛。徐国平当厂长的的时候,有一次,时任浙江省省长的李丰平来奉化视察,总共看了三家企业,工艺美术厂是其中之一。在他的办公室,省长听了他关于奉化翻簧竹雕的介绍后说,这是很有特色的产品,你们要继续努力,发扬光大这一民间奇葩。

  我们问徐国平,如今这个产品为什么就难觅踪影了呢?徐国平解释说,翻簧竹雕的工艺非常复杂,都以手工为主,无法进行大批量的生产,制造成本极大。同时由于识货的人不多,在市场上卖不了高价。另外,竹制品如果保存不善,容易遭到虫蛀。在不同气候的地方,产品还有可能开裂、变形、发霉,这些因素都限制了这个业务的做大做强。加上后来塑料的大量使用,它的一些日用品功能被塑料制品大量替代,渐渐地,这个产品没有了发展前途,作为企业,没有很好的经济效益的产品的支撑,注定是活不下去的。

  对这张照片的寻访,我甚觉遗憾的是,没能寻访到几个老艺人,没能再看到工艺品实样,当然,我更希望今日的奉化,能有新人继续这一传统工艺,不至于让他失传乃至湮灭。我会继续关注这个题目,很希望能在以后的某个时候,突然惊喜地发现,它还在继续走向未来。
 
2008-11-14_012541-1.jpg
  徐国平近影。 
  徐国平以后历任二轻工业局局长,市政府办公室主任,主管工业的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现在已经退休,在家安度晚年。
  
2008-11-14_012541-2.jpg
  徐国平调离时全体职工合影相送。
 
2008-11-14_012541-3.jpg
  合影照局部放大,后排中为徐国平。
 
2008-11-14_012541-4.jpg
  工艺美术厂原址,现在还办着一家制衣厂。
 
2008-11-14_012541-5.jpg
  宁波士林工艺品有限公司继承了我市竹制工艺的传统,运用现代工艺生产的竹木工艺筷、实用工艺品、艺礼品、家居用品、竹合成产品、家具生产,把我市的竹制工艺品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标签: 奉化30年
最后更新:2014年10月30日

大道如水

浙江奉化人。退休。趁还有点体力精力,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宋代太白禅师考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 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桃花坑山在哪里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 写公众号有什么意义?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宋代太白禅师考
2012陕西行(8)碑林小雁塔怀古 关于梅山的几个记录 博友张大哥在奉化呆了4个小时 2015微周10 激战一周(微日记201114) 我还记得他

COPYRIGHT © 2025 行摄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