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思书

  • 道古道今
    • 谈古论今
    • 感受生活
    • 自得其乐
  • 人物事物
    • 触摸人文
    • 竺氏探源
    • 寺观教堂
    • 乡村小庙
  • 影事往事
    • 边摄边写
    • 摄影杂谈
    • 网事记录
  • 客来客往
    • 高朋满座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 留言板
这些年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和思考
  1. 首页
  2. 感受生活
  3. 正文

清明随感

2007年4月5日 3247点热度 0人点赞 5条评论

[align=center]2007-04-05_235548-0.jpg[/align]
  4月5日是清明节。今天上午,机关组织去烈士陵园扫墓,我也跟着去了。算起来,这地方已经有好多年没去了。今天去了,仪式之后,在烈士陵墓中转了一圈,随后到纪念馆中看了一些陈列品和烈士事迹介绍。眼中所及,觉得只是一些抽象的名字和图片、文字,他们过去的生活、工作究竟是怎么样的,只能想象,无法触及,对于陈列的内容,也已经无动于衷了。不管我怎么看怎么想,发现自己始终只能做个旁观者。原来,对于与自己无关紧要的东西,要能够做到动容,真的不容易,更何况,时间会冲淡一切印象。

  不过,在时间面前,只有一样东西是例外,那就是对于自己的先人、祖先的怀念之情,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年龄的增大,而日渐变得浓重起来。

  曾经连续有好多年没在清明时节回家祭扫亲人的陵墓。借口是工作比较繁忙,养育孩子脱不开身,祭祖这事情就由父母代劳了。其实根本原因,是那时自己的想法上对于祭祖这事并不大以为然。今天,在报纸上看到一个观点,说祭祖这事“心”要比“形”更重要。就是说只要有心就可以了,不必拘泥于具体的行动怎么做。我疑心这话恐怕也是一个愣头青说的。我当年也这么想,那是没到该有的祭祖心境的年龄。这些年,随着年龄的增大,想法慢慢地改变了。近来六七年,每到清明,无论如何也要回家去祭扫亲人的墓地。

  母亲说,一年中有三个节日非常重要,一个是春节,一个是清明,另外一个是中秋。这三个节日,一家人无论分居在什么地方,都要尽量团圆,一起过节。现在,春节、中秋的意义更在于在世人的团圆,所以,住在什么地方,大家就团圆在什么地方。只有清明,不光要一家团圆,还要赶回家乡,祭拜祖先,清理墓地。中华民族的这个传统,曾经跟中国任何一个传统文化一样遭受过破坏,但现在越来越重新受人重视。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媒体风传国家正考虑调整节日,其中就有考虑在清明节的时候放假,以方便人们祭祖。

  只有在清明的时候,人们会更加深切地思念故去的亲人。这些亲人,有自己熟悉的,也有不熟悉的,但是不管是不是熟悉,都跟自己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血缘关系。造物主创造的生老病死,总有一天,会把亲人们分隔在阴阳两界。一抔黄土,里面就是过去曾经血肉相连携手相扶情同手足的亲人。我们还活在世上的人,当然要在一年365天中抽出那么一天,来陪一下他们,好发想想过去故去的亲人们对自己的生育之恩养育之累。另外一个意义,是要让世人更加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生活,更加珍惜自己受之于父母的身体发肤,好好地活着,好好地工作,用时尚的说法,这很有利于融合人际关系,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和族群认同感,最终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去年回家扫墓,碰到一个比我稍长几岁的儿时玩伴在祭奠他的爷爷。他如今在外地打工,职业是厨师,工作很忙,清明前夕特意请假赶回来扫墓。他的祭品跟家乡的风俗完全不同,全是从超市采购的食品。结果旁边的村里人笑他不懂规矩。他说,我的这些祭品,爷爷以前看也没看到过,送给他尝点味道,笑都来不及,难道会怪罪我吗?一番话,说得大家全点头称是。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婚了,虽然父母还住在同一个村里,但各自有了家庭,新家的的孩子都管不过来,谁会去管他?他生下来没多久,就成了一个父母不管不疼的弃儿,只能跟着年迈的爷爷,俩人相依为命。在当年大家都苦的年代里,他的日子自然要比人家更苦上数倍。我的印象中,他的下巴一年四季都是涎水不断,始终红红的发着炎。身上也从来没有穿过光鲜的衣服。我上学之后,他也外出打工了,据说这些年他在外面买了房子娶了妻子生了孩子,如今的日子算是翻了身。现在,他回家祭奠他的爷爷,他的“心”、“形”不是高度的统一?不知道别人的感觉怎么样,他的看上去跟人家一样的清明祭祖行动的背后,他的所思所想,我感觉肯定比我更深刻,也许还不是现在的我所能能理解和体会的。

  不管怎么忙,清明到了,还是回家一趟吧。

标签: 暂无
最后更新:2007年4月5日

大道如水

浙江奉化人。退休。趁还有点体力精力,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 路之

    只有清明,不光要一家团圆,还要赶回家乡,祭拜祖先,清理墓地。
    ——这些文字,特别是末尾两节文字,感动的我眼泪盈眶!好在我也年年回家扫墓,虽不及你的儿时玩伴那么虔诚。

    2007年4月15日
    回复
  • 打虎英雄

    祭祖就是不忘本

    2007年4月11日
    回复
  • 余韵

    写的真不错[GoodLuck]

    2007年4月11日
    回复
  • 无常

    好.

    2007年4月6日
    回复
  • lvm

    无心便无形,无形亦无心.

    2007年4月6日
    回复
  •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宋代太白禅师考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 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桃花坑山在哪里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 写公众号有什么意义?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桃花坑山在哪里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宋代太白禅师考
    去福建做生意(4)——小镇日子(20) 晚风猎猎 微博周记2012—09号 为这个博客换了个皮肤 乡村小庙15座(167—181) 帮人写了个房屋买卖协议书

    COPYRIGHT © 2025 行摄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