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思书

  • 道古道今
    • 谈古论今
    • 感受生活
    • 自得其乐
  • 人物事物
    • 触摸人文
    • 竺氏探源
    • 寺观教堂
    • 乡村小庙
  • 影事往事
    • 边摄边写
    • 摄影杂谈
    • 网事记录
  • 客来客往
    • 高朋满座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 留言板
这些年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和思考
  1. 首页
  2. 网事记录
  3. 正文

痛悼叶国兴老师

2014年3月9日 2015点热度 3人点赞 0条评论

2014-03-09_000743-0.jpg
  
  晚上水波和鲍昆老师先后来电询问,我们在大堰油菜花地露宿的活动是哪一年?我有些发懵,吱吱唔讲不清楚。尽管下午就得知了杭州摄影前辈叶国兴老师昨日去世的消息,但心里还没有接受这一事实。与叶老的几次见面,似乎都在眼前,怎么就想不起是哪个时候了呢?博联社不景气了之后,我跟他的直接交流少了,但是在网络上还是能经常看到他的文章,彼此从没生分过。前两天还看到他更新内容呢,这么一个活生生的人,怎么会说走就走?
  
  啥时候开始与叶国兴老师结识,我已经想不起来了。不过肯定是在博联社。他对奉化人感兴趣的原因,除了都是浙江人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曾经在70年代末的时候,来奉化拍过一组照片。当时他是浙江一家媒体的记者。彼时刚刚改革开放,奉化的对台地位很显重要。他大概是奉上级之命而来,花了几天时间拍下了溪口和奉化城区的许多影像。他曾在网上传了几张给我看,我看了之后很觉亲切。2011年的2月份,他又来奉化故地重拍,此事我在微博中记录了一句,大概只陪吃了一顿晚饭,并没留下任何照片,也没有了太深刻的印象。
  
  2011年的“魅力奉化、相约大堰”博联社第二届奉化博友联谊会,他来了,这就是我们在油菜地露宿的那一次。2012年我们又办博友联谊会,当时博联社的平台已显颓势,我们把活动的主名字换成了微博大会,他又来了。现在翻阅照片,这两次活动中,我记录的有关他的影像并不多。好象参加的外地博友中,他的年龄算大的,因此在酒店住宿的晚上,每次他都很早就去休息了。他说自己当过兵,上过战场,耳朵被炮弹震坏了,听力不好,因此讲话总是大声大气的。印象中他的身体相当不错,自己也很注意保养。长期拍照的人,因为经常在外活动,加上心脑身联动,身体都会很好,显得比同龄人年轻没想到。想不到这么好身体的人,也会这么快离世。
  
  叶老在2011年第一次来奉化时,给我们带来了许多资料。其中有他在30多年前拍的一组照片,都放大后无偿给了我们。看了照片,我们如获至宝为。前两年,我们曾打算举办一个百年溪口的影展,搜集历史老照片,加上现在我们拍的新照片,完整展示100多年溪口的变化,其中改革开放初期的那组,主力就打算用他拍的那些。设想中,活动举行时,作为历史见证和记录者,再次邀请他到现场。后因种种原因,这影展至今未办。这段时间我们又蠢蠢欲动,不想,他永远也看不到了。
  
  叶国兴老师拍摄照片的时间很长,自述有50多年历史,曾经担任过杭州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我在他的博客上见过许多有历史意义的照片。这是老资格摄影人的骄傲。可他对我们这些后辈们却从不摆架子。我在新浪微博上发了他的去世消息后,许多认识不认识的朋友说他是一位真诚而又有点倔的老前辈,这个我也很认同。他在博客上向来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从他最新的博文中,讲到他自己这两年的性情变得温和而宽容了,这大概是上了年岁的人的必由之路吧。温和有益于人的健康长寿,可惜,这不是万能的。
  
  人总是从生走向死,我的一个有关他去世的微博,晚上7:40发出,至今刚好4个小时,阅读量达到5万,超了记录。他要知道世人有这么多人关注他,悼念他,我想他会在天堂里微笑的。
  
  叶老一路走好!
  
  这里,摘录百度百科收录的有关他的词条:
  
  叶国兴,主任记者。1940年11月出生,上海南汇人。中共党员。结业于复旦大学地市报总编辑进修班。1973年前在部队历任文教、书记员、排长、政指、政工组长,1973年后在《杭州时报》任摄美组长,1983年任《乡镇信息报》总编,之后历任中国广告信息报、中国经济信息报、中国经济时报驻浙站长,1995年任中国经济时报华东采编部主任。是杭州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理论委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摄影作品《海宁一线潮》等入选香港92中旅展,《劳动致富日子甜》入选全国好新闻照片展,《水上姐妹》入选83日本第五届亚太地区影赛;历年来在全国摄影报刊上发表文章近百篇,其中《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摄影之路》入选《纪念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50周年文选。上述内容已入编《中国摄影家大辞典》、《中国摄影家全集》最大的成功:办成了改革开放后第一张自负盈亏的报纸《乡镇信息报》,为此《中国新闻年鉴》1986年卷称他为未来创办新报的必由之路。
  
 
  2011年4月博联社大堰活动的照片:
 
2014-03-09_000743-1.jpg
 
2014-03-09_000743-2.jpg
 
  2012年4月微博大会上的照片:
 
2014-03-09_000743-3.jpg
 
2014-03-09_000743-4.jpg
 
2014-03-09_000743-5.jpg
 
2014-03-09_000743-6.jpg

标签: 博友
最后更新:2014年3月9日

大道如水

浙江奉化人。退休。趁还有点体力精力,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宋代太白禅师考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 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桃花坑山在哪里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 写公众号有什么意义?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桃花坑山在哪里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宋代太白禅师考
葛岙水镇头村 微周记1912 一个工地的15个月 微周1745——秋色渐浓 奉籍著名摄影家晓庄春节期间与奉化博友交流 过五一节——201618

COPYRIGHT © 2025 行摄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