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思书

  • 道古道今
    • 谈古论今
    • 感受生活
    • 自得其乐
  • 人物事物
    • 触摸人文
    • 竺氏探源
    • 寺观教堂
    • 乡村小庙
  • 影事往事
    • 边摄边写
    • 摄影杂谈
    • 网事记录
  • 客来客往
    • 高朋满座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 留言板
这些年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和思考
  1. 首页
  2. 自得其乐
  3. 正文

2010陕豫行(11):万仙山

2011年10月26日 1665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2011-10-26_001126-0.jpg
 
  车出八里沟,时间已经是下午3点半了。小张问我们去不去看郭亮村?我说随便,只要时间允许。小张说,应该没问题,既然来了还是去看看。
 
  一个多小时后,经过一个叫南村的集镇,看到学生已经放学。越过一片平原,车又进了太行山区。复行一个多小时,在穿过一个长长山洞后,汽车又在峡谷中钻行。终于在下午5点一刻到了一个叫万仙山的景区。
 
2011-10-26_001126-1.jpg
  ▲经过一个叫南村的集镇,刚好碰到镇中心小学放学。路上近是带孩子的自行车和摩托车。
 
2011-10-26_001126-2.jpg
  ▲进入南太行前,是一片平原地区,麦子长得绿油油的。
 
2011-10-26_001126-3.jpg
  ▲再次进入太行山,看到路边的麦田里有一堆堆的土,仔细一看,好象是坟墓。
 
2011-10-26_001126-4.jpg
  ▲到了万仙山景区停车场。
  
  小张对这一带的风景区并不熟悉,进了景区大门外,碰到一个岔道,我们选择了往右行驶。经过一段险峻的盘山公路后,车子越爬越高,最后上了山顶。我们停车观察,但山顶上似无什么景点,不过,透过浓重的雾霭,在峡谷对面的悬崖顶上,看到了隐隐的村居,我疑心那就是郭亮村。但这时已时近黄昏,想再到对面去已经来不及了。
 
2011-10-26_001126-5.jpg
  ▲对面的崖顶上似乎有人家。
 
2011-10-26_001126-6.jpg
  ▲刚才我们经过的盘山公路。
 
2011-10-26_001126-7.jpg
  ▲山中的老树很好看。
 
2011-10-26_001126-8.jpg
  ▲这满树盛开的,应该是杏花吧。
 
  上车往山下走,行一段路,在一个村口下车,想看看太行人家的风采,但是没有在村里发现一处挂有村名的标志,但是在某些建筑上看,这里也是一个景点。在村里转悠了一会儿。晚6点多,看天色渐渐暗下来,复上车往回走。
 
2011-10-26_001126-9.jpg
  ▲村前有一条山道下到沟底,到底有多深?未敢深入。
 
2011-10-26_001126-10.jpg
  ▲村中的道路用水泥抹得油光滑亮的。
 
2011-10-26_001126-11.jpg
  ▲砖块堆砌的小屋。
 
2011-10-26_001126-12.jpg
  ▲村中的树也很好看。
 
2011-10-26_001126-13.jpg
  ▲村前天然的岩石。
  
  那天晚上我上网查了资料,知道我们没有找到万仙山景区最精彩的景点:郭亮村挂壁公路。这有名的郭亮村是一个隶属于新乡市辉县沙窑乡的小村,它位于辉县西北60公里的太行山深处,海拔1700米的高高悬崖上。传说中的郭亮村很有些贼,西汉末年,王莽建立“新”王朝,这期间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农民领袖郭亮,兵败失利后,退守太行山,欲凭借太行绝壁固守,可惜最后兵败山西。从此,郭亮驻扎的山寨便以郭亮村的名字流传了下来。话说当年郭亮选择在这个地方驻兵,是因为从华中平原进来,必须先要穿过一段太行大峡谷,再顺天梯登崖顶,这条被称之为天梯的绝壁小路,是大山中唯一通往中原的古道。当年郭亮如果不主动出击的话,固守在这一方土地,想保条命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就因为这村地理位置特殊,抗日战争期间,中共辉县县委和县抗日民主政府曾设在此村,著名大将许世友当年就曾经在这一带战斗过。
 
  战争年代的“堡垒”,在和平时期大都是赤贫之地,这差不多成了“铁律”。同样不例外,郭亮村也是当地一个非常贫困的村子,贫困的主要原因就是交通。据有关资料介绍,1972年,在村支书申明信的带领下,郭亮村全村人卖掉山羊、山药,集资购买钢锤、钢锉。由13位村民在无电力、无机械的状况下,全凭手力,历时5年,在110米高、1250米长的绝壁横面上,凿出一条宽6米、高4米的绝壁隧道——郭亮洞。建设过程中,共投工6万个,清理石渣2.4万立方米,消耗钢钎12吨,铁锤2000个。当时全村上至70岁的老人,下至十几岁的娃娃都轮流走上隧道工地,帮助清理石渣,送水送饭。为此工程,郭亮村投资8万元, 1977年5月1日开始通车。为此,王怀堂等村民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现在见到的郭亮洞是2001年又投资40万元进行扩修过。郭亮洞开凿时留下许多支撑廊顶的天然石柱,形成了崖下的“照明窗口”, 作为南太行第一个横穿绝壁的隧道,郭亮洞号称“太行隧道之父”,在国际上有“世界第八奇迹”的美誉。可惜,我们此行未见到这个奇观,只有等以后有机会的时候再去探究了。
 
  离开万仙山,驶出南太行,进入中原平原时,天已经大黑。回到郑州住地,已近晚上10时。河南博友请我们吃了饭,歇下不表。
 
2011-10-26_001126-14.jpg
  ▲回到城里,晚10点多了,郑州博友还等着请我们吃饭。
 
2011-10-26_001126-15.jpg
  ▲夜间的郑州街头。

标签: 旅游 陕豫行
最后更新:2011年10月26日

大道如水

浙江奉化人。退休。趁还有点体力精力,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宋代太白禅师考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 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桃花坑山在哪里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 写公众号有什么意义?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宋代太白禅师考
黄埔老兵王振洪老先生辞世 微周1709——客多会多 初探团堧村 十五岁:远行的年龄 微博周记2012—50 黄埔老兵王光垗辞世

COPYRIGHT © 2025 行摄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