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溪朝圣

《塘溪朝圣》
  上大学时,学习昆虫学,教材中许多插图都是手绘的线图,十分逼真精细,因此对图下方标注的作者非常关注。插图作者中,有一位叫周尧,在教材编著者名单中,知道他是西北农学院的教授。我们的老师们口口相传,说他是昆虫学界的前辈,德高望重。我们念书那会儿,教授还是稀缺资源,对名字印在大部头教材上的老先生,学生们没法不产生敬意,对周尧先生也是如此。可惜他不是我们的老师,我们没办法见到他的真身。
 
《塘溪朝圣》
 
  1980年代初,高等教学尚处在恢复阶段,教材还不成体系,尤其是我们这种比较众人的专业,用的许多教材教具,都是老师们自刻自制。当年学生穷,老师们经常创造点机会让我们勤工俭学,挣些饭菜钱,帮老师干活,算是一个比较高层次的技术活。有位同学无师自通会画画,模仿别人的画作,惟妙惟肖。有老师听说了,让他去摹画教学挂图。他花了不少劲,模仿着画出来了,我们觉得几可乱真,但送到老师那儿审查,老师说,通不过,还差点火候。那些挂图的原件都是当年本专业的老先生们亲手创作的,画这类挂图虽说不是艺术创作,但要求比艺术创作还高。像我们学的昆虫学挂图,除了懂画画,还得懂昆虫,有些小虫子的特征,有时候得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分辨,可以说是完全写实主义风格。我们觉得,连我那个同学那样有着超级模仿能力的画都通不过,那教学插画的始作俑者,得对着一只小到半粒芝麻大小的原物,画得能够让人分辨得清清楚楚,今后碰到实物时又能一眼认出,决不与其他类似的种类发生混淆,这样的作者,不是圣人还能是谁?
 
  因此,那个叫周尧的昆虫学家,就是我那个时候心目的圣人。
 
  在现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你想了解些什么,只要动动手指,上网百度一下,几乎啥都能查到。当年,你要知道某人的生平,唯一的途径是去图书馆查资料。但不是所有的人会有传记或介绍生平的出版物在图书馆中陈列。很多时候,你要知道一个人,得从他的原始著作开始研究。所以,以我在大学只学了些皮毛的经历,当年我肯定不可能了解周尧太多情况。忘了什么时候,抑或是上学时,也有可能是工作后,反正后来,我知道他竟然是邻境鄞人。多年前,看到过本地刊登的为他建造博物馆,保护他故居的消息。但因我的职业与当初学的专业渐行渐远,对于当初学生时代心目中的圣人,早就失去了深究的欲望,这么多年,竟也一直未再关注过。。
 
  前不久,上松岙菩提岭看风车,回程时,选择了一条从鄞州塘溪下山的路,意外看到沙孟海、周尧、童第周等如雷贯耳的大名,集中标在一个叫梅溪的水库大坝下面的一块路牌中,这不禁激起了我记忆深处深藏了多年的欲望。那天先去探了沙氏故居,一个多月后的一个周末,约了朋友,去探周尧故居。
 
  事先在网上做了功课,查好周尧故居是鄞州塘溪一个叫上周岙的村子,为了节约出行成本,选择了不要卖路钱的东钱湖那条道。午饭后出发,一路曲曲折折,走错若干次,终于见到上次经过的梅溪水库边的那块路牌。在路牌和导航仪的指引下,到上周家时,已时近下午3点。
 
  在村口停车场下车,抬头一看,村后山岗上有一排熟悉的大风车,似触手可及。村人说,别看它近,沿着简易公路上去,没有一个小时到不了顶!他强调,这是以他的速度,言外之意,你们不定能爬得上去。

  仔细打量这上周家村,看上去,也就是筑于山沟里的一个普通小山村。村中有一条小溪,小溪两边全是民居,密密麻麻,鳞次栉比。小溪整治过了,沿着小溪的左右两条主要通道,各有半幅都跨出河墈,用水泥柱撑了,可以行车。从这路的痕迹看,过去光走人都不会觉得宽敞。沿着村道走,每隔一段,会有一个用石板砌成的水池,引水的龙头开着,水哗哗地流,应该是真正的“自来水”。村里的房子,总体上看以旧的居多;村里人也少,以老年人居多。这情景跟地处其他偏远的乡村无异。
 
《塘溪朝圣》
 
《塘溪朝圣》
 
  沿着小溪而上,在村中部,有另一条小溪汇入,因此村子也分成两叉。我们朝看上去更深长的西面那个分叉探去,拐过一个大弯,不久就到村的尽头,再往上,就是无尽的竹林。复回来,走过刚才分叉处,在溪东面,发现一个小广场,广场一角,有石碑,上书:周尧故居,有小字标明,这是省文保单位。
  
  广场东侧有一个院落,有个门朝着广场开着。仔细打量这房子,从外形上看,是一处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江南民居,就我们粗粗浏览过的村子里,比它气派的房子也不少。进门,发现里面是个小四合院,看样子这个院子整体是周尧家的。主体建筑是一排坐北向南五开间的两层木结构楼房,左右各有东西相向的三开间单层厢房,南面是大门,有门厅。目测这个住宅占地,最多不超过一亩地。
 
《塘溪朝圣》

《塘溪朝圣》

  故居有人看守,一男两女,男的是个老汉,两个女的,一老一少,全在干着手工活,也不理会我们。走廊上摆着一张桌子,桌上放着访客登记簿,我们先老老实实地在登记簿上签上小名,再四处参观。正房楼下的房间四壁,无非挂些周老先生生平事迹介绍,名人留痕的书画,作者的著作等。与其他名人故居陈列馆不同的是,有一间房子正中的玻璃柜中,陈列着一些昆虫标本,看上去已经成色不新。在中间那个房间的一隅,树着一座周尧先生半身塑像,我这才知道,晚年的周尧先生是个留着山羊胡子的精瘦老头,像极了旧时代农村中的教书先生。
 
《塘溪朝圣》
 
《塘溪朝圣》
 
《塘溪朝圣》
  
《塘溪朝圣》
 
  西厢房被布置成一个学堂样式,介绍上说这是周尧先生开蒙时的私墪,周家自己开的。周尧在此完成了他最早的教育。百度记载,周尧教授除了是个昆虫学泰斗外,文学、绘画、书法、集邮、篆刻、摄影、武术以至打猎,他也都喜欢。年轻时,还学过中医、法律、木工、铸工、钳工,后来又学会了排版、印刷、编辑,自己办印刷厂。又看介绍,说他精通意大利语、世界语、英语等多门外语。从介绍看,简直是个全才、天才!我都不知道这位老先生的脑袋里面长的是什么东西!我都无法想象,在这样简陋的私墪里,怎么可能产生这样的旷世奇才?
   
《塘溪朝圣》
 
  故居中陈列的资料,明显带着七八十年代意识形态的影子,把小时候的周尧描绘成一个政治觉悟很高的小愤青。我关心的,是他怎么从一个小山村的小学童成长为大科学家的。看了周尧生平介绍,知道他的昆虫学底子,是在1936年-1938年期间,在时任南通大学校长的清末状元张謇的资助下,留学意大利那波利大学,进入当时世界昆虫分类学权威西尔维斯特利教授的昆虫博士研究生班,那个时候打下的。尽管在意大利他只学习了两年,但长着天才脑袋的他,肯定全盘掌握了现代昆虫学的研究方法,这让他后来不但成了中国昆虫学的领军人物,而且也成了世界昆虫分类研究领域的泰斗。
 
  周尧先生去世的时间是2008年12月15日,这个时间点,离我脱离大学时的专业领域,已整整20年了。我在大学时学到的知识,这时已经差不多全还给了老师们,说起来真有点惭愧。幸好,目前还在用的,有大学时养成的科学素养和思维方法。虽然周老先生不曾直接给我讲授过什么,但从他的著作的字里行间,我还是汲取了一点养分的。所以,我应该有资格,在他非常去世多年后,跑到他的故居,以朝圣的心态,向他致敬。
 
  网上有关他的生平介绍很多,复制粘贴没有什么意义。这里只摘录一下媒体在他去世时的报道:
 
  一生富有传奇色彩并在国内外享有“虫坛怪杰”和“蝶神”美称的世界著名昆虫学家、圣马力诺共和国国际科学院院士、全国劳动模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周尧教授,因病在陕西杨凌逝世,享年98岁。
 

点赞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