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思书

  • 道古道今
    • 谈古论今
    • 感受生活
    • 自得其乐
  • 人物事物
    • 触摸人文
    • 竺氏探源
    • 寺观教堂
    • 乡村小庙
  • 影事往事
    • 边摄边写
    • 摄影杂谈
    • 网事记录
  • 客来客往
    • 高朋满座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 留言板
这些年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和思考
  1. 首页
  2. 触摸人文
  3. 正文

误入邻境石板坑

2016年8月18日 3456点热度 9人点赞 0条评论

DSCF2506
八月上旬,暑气尚盛。星期天,不愿意呆在家里吹空调,室外又热,自然而然就想到了雪窦山。午后,驱车经过雪窦寺旁边的西坑村,蓝天白云下,露天大佛的金身在浓绿的山峦间闪闪发光,天地一片澄碧……真是一个难得好天!赶紧在村口新建的牌楼下车,爬到雪窦山西边的山脊上,想去拍张雪窦山的全景。
 
山口的风时有时无,山间林地中的花木长得郁郁葱葱,在林子里钻了好一会儿,才寻觅到一个高台处,前面有一片敞亮,勉强能看到雪窦寺的全景。虽然站位不够高点,但对于咱这没有航拍器的人来说,偶尔能找到个高位,拍张全景,聊胜于无。咔嚓了一会儿,原路下山,再回到西坑村口时,已经口干舌燥,浑身冒汗了。
 
1
 
下一站往哪呢?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水啊,于是想到了相量岗的最高峰黄泥浆岗下的那一泓清泉……立即踩了油门,狂奔上山。这黄泥浆岗的海拔虽有900多米,但从西坑开车上去,也就二十来分钟的事情。到了山上泉边,果然有人也在取水,半个月前来时也是如此。忽然想起,沿着这条路再往前走,似乎还有去处。看时间还早,我提议先进去看看如何?朋友说好,于是没在泉水边停留,径直往前而去。
 
黄泥浆岗是奉化的最高峰,也是与鄞州、余姚的边界,属于宁波林场,由于这个原因,很早的时候应该就通了汽车。十多年前,曾开车来过此地,但没敢往山里深入,一半是因为当年路况不怎么好,驾技也还不佳,二是因为已经到了边界,不敢冒犯人家的领地。最近几年则来得比较多。记得两年前的一个深秋,约几个好友欲上黄泥浆岗探险,到了这边界处的山口,山下好端端的天,到这儿转眼就成了大雾天,一下车,迎面就是狂风细雨,让人想起“阴气沉沉,妖风阵阵”这类词语,没站几分钟,赶紧钻回车上,调头就跑。前两年的两个冬天,下雪天来拍过两回雪景,也许是因为风大天冷,我只注意到过了山口,有岔路继续延伸,却不知道这路通往何处。对于未知的世界,人永远怀着一丝好奇心,对于路那一端会有怎么一个景象,我的潜意识中,一直存着有朝一日肯定来一揭谜底的想法,也许,今儿是到时候了。
 
车过山口,往岔路左转,发现这路是往下走的,没走一段,油路变成了土路。我忽然觉得,这一路下山,会有会在另一头有个离开此大山的出口?这么想着,有点后悔刚才没先在那泓清泉口取好水了……转过几个弯,发现前面山脚下有个村子,不大,村依坡而立,屋舍俨然……决定先到那儿探访一下,再决定是回到山上还是下去另觅出口。
 
几分钟后,到了村前,在村口开阔处,找到一处树木下的荫凉地停好车,下车,初一打量,这村可算真一弹丸小村,仅三五排房子,多是七八十年代建筑。碰到个男的,上去问询,他却听不懂我的话,看他装备,恍然大悟,原来又是一个安装高压线的工人。这几天在山区净碰到他们了。
 
进村,看到人家的门牌,上写茶培村石板坑,哟,敢情这里是余姚境呢。徜徉村间,静悄悄的,不见人影,只有飞虫嗡嗡,蝉鸣嘶嘶。村道上有狗警惕地盯着来客,却默不作声。抬头,见满山青葱,天空蔚蓝,云朵绵白。强烈的阳光将整个村子照得亮堂堂的,仿佛不沾人间俗气。
 
DSCF2504
 
然而,终于有村人听到声音,出来跟我们搭话,笑问客从何来,是不是喝茶?我们正口渴着,又见人家门口竹篰上晒着六月霜,就说,给我们泡点六月霜茶吧,多年没喝了。几分钟后,主人端出一大搪瓷盆热气腾腾的茶水,茶汤里面浮着星星点点的六月霜籽,汤色澄碧,苦味淡淡,呷下一口,通体舒畅。
 
主人是一对老夫妻,在门口树荫下跟我们聊天,原来这石板坑,过去是一个行政村,有百把来人。现在人多迁移到外地,人口锐减,成了茶培一个自然村。村虽说属于茶培,但到村本部,却有十来里路。我问是车程么?男主人说,车程更不对了,要到奉化东岙那边绕行,更远!我说,依余姚的实力,没道理不给你们修条硬化公路啊。女主人说,政府肯定把我们村忘记了,也没有人把信息传出去。
 
DSCF2501
 
DSCF2496
 
夫妻俩牢骚归牢骚,其实他们早已经迁居到鄞州龙观,这段时间山下热,正好上山避暑。主人指着门前两只鸡,说昨天刚在山下买的,准备养到过年吃。我说到了冬天下雪,这里恐怕就被大雪封了。他们说,要是下雪,早提前跑山下去了。
 
喝了茶,告别主人,依旧开车出来,爬上坡,复回到黄泥浆岗的山口,回望山下,不禁哑然:原来我们没跑多远,我估计,这石板坑可能是离黄泥浆岗最近的一个小村了。村里那位大爷说,从他们村出发登黄泥浆岗,20多分钟就够。我知道,那是他们的速度。
 
DSCF2524
 

标签: 乡村
最后更新:2016年8月18日

大道如水

浙江奉化人。退休。趁还有点体力精力,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 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桃花坑山在哪里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 写公众号有什么意义? 纪念儿子踏上社会十周年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桃花坑山在哪里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失而复得的影像(1):2007年1月 尚田大山村 秋意渐来(微日记201134) 三月三十日 游客 2015微周04

COPYRIGHT © 2025 行摄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