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入邻境石板坑

《误入邻境石板坑》
八月上旬,暑气尚盛。星期天,不愿意呆在家里吹空调,室外又热,自然而然就想到了雪窦山。午后,驱车经过雪窦寺旁边的西坑村,蓝天白云下,露天大佛的金身在浓绿的山峦间闪闪发光,天地一片澄碧……真是一个难得好天!赶紧在村口新建的牌楼下车,爬到雪窦山西边的山脊上,想去拍张雪窦山的全景。
 
山口的风时有时无,山间林地中的花木长得郁郁葱葱,在林子里钻了好一会儿,才寻觅到一个高台处,前面有一片敞亮,勉强能看到雪窦寺的全景。虽然站位不够高点,但对于咱这没有航拍器的人来说,偶尔能找到个高位,拍张全景,聊胜于无。咔嚓了一会儿,原路下山,再回到西坑村口时,已经口干舌燥,浑身冒汗了。
 
《误入邻境石板坑》
 
下一站往哪呢?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水啊,于是想到了相量岗的最高峰黄泥浆岗下的那一泓清泉……立即踩了油门,狂奔上山。这黄泥浆岗的海拔虽有900多米,但从西坑开车上去,也就二十来分钟的事情。到了山上泉边,果然有人也在取水,半个月前来时也是如此。忽然想起,沿着这条路再往前走,似乎还有去处。看时间还早,我提议先进去看看如何?朋友说好,于是没在泉水边停留,径直往前而去。
 
黄泥浆岗是奉化的最高峰,也是与鄞州、余姚的边界,属于宁波林场,由于这个原因,很早的时候应该就通了汽车。十多年前,曾开车来过此地,但没敢往山里深入,一半是因为当年路况不怎么好,驾技也还不佳,二是因为已经到了边界,不敢冒犯人家的领地。最近几年则来得比较多。记得两年前的一个深秋,约几个好友欲上黄泥浆岗探险,到了这边界处的山口,山下好端端的天,到这儿转眼就成了大雾天,一下车,迎面就是狂风细雨,让人想起“阴气沉沉,妖风阵阵”这类词语,没站几分钟,赶紧钻回车上,调头就跑。前两年的两个冬天,下雪天来拍过两回雪景,也许是因为风大天冷,我只注意到过了山口,有岔路继续延伸,却不知道这路通往何处。对于未知的世界,人永远怀着一丝好奇心,对于路那一端会有怎么一个景象,我的潜意识中,一直存着有朝一日肯定来一揭谜底的想法,也许,今儿是到时候了。
 
车过山口,往岔路左转,发现这路是往下走的,没走一段,油路变成了土路。我忽然觉得,这一路下山,会有会在另一头有个离开此大山的出口?这么想着,有点后悔刚才没先在那泓清泉口取好水了……转过几个弯,发现前面山脚下有个村子,不大,村依坡而立,屋舍俨然……决定先到那儿探访一下,再决定是回到山上还是下去另觅出口。
 
几分钟后,到了村前,在村口开阔处,找到一处树木下的荫凉地停好车,下车,初一打量,这村可算真一弹丸小村,仅三五排房子,多是七八十年代建筑。碰到个男的,上去问询,他却听不懂我的话,看他装备,恍然大悟,原来又是一个安装高压线的工人。这几天在山区净碰到他们了。
 
进村,看到人家的门牌,上写茶培村石板坑,哟,敢情这里是余姚境呢。徜徉村间,静悄悄的,不见人影,只有飞虫嗡嗡,蝉鸣嘶嘶。村道上有狗警惕地盯着来客,却默不作声。抬头,见满山青葱,天空蔚蓝,云朵绵白。强烈的阳光将整个村子照得亮堂堂的,仿佛不沾人间俗气。
 
《误入邻境石板坑》
 
然而,终于有村人听到声音,出来跟我们搭话,笑问客从何来,是不是喝茶?我们正口渴着,又见人家门口竹篰上晒着六月霜,就说,给我们泡点六月霜茶吧,多年没喝了。几分钟后,主人端出一大搪瓷盆热气腾腾的茶水,茶汤里面浮着星星点点的六月霜籽,汤色澄碧,苦味淡淡,呷下一口,通体舒畅。
 
主人是一对老夫妻,在门口树荫下跟我们聊天,原来这石板坑,过去是一个行政村,有百把来人。现在人多迁移到外地,人口锐减,成了茶培一个自然村。村虽说属于茶培,但到村本部,却有十来里路。我问是车程么?男主人说,车程更不对了,要到奉化东岙那边绕行,更远!我说,依余姚的实力,没道理不给你们修条硬化公路啊。女主人说,政府肯定把我们村忘记了,也没有人把信息传出去。
 
《误入邻境石板坑》
 
《误入邻境石板坑》
 
夫妻俩牢骚归牢骚,其实他们早已经迁居到鄞州龙观,这段时间山下热,正好上山避暑。主人指着门前两只鸡,说昨天刚在山下买的,准备养到过年吃。我说到了冬天下雪,这里恐怕就被大雪封了。他们说,要是下雪,早提前跑山下去了。
 
喝了茶,告别主人,依旧开车出来,爬上坡,复回到黄泥浆岗的山口,回望山下,不禁哑然:原来我们没跑多远,我估计,这石板坑可能是离黄泥浆岗最近的一个小村了。村里那位大爷说,从他们村出发登黄泥浆岗,20多分钟就够。我知道,那是他们的速度。
 
《误入邻境石板坑》
 

点赞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