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思书

  • 道古道今
    • 谈古论今
    • 感受生活
    • 自得其乐
  • 人物事物
    • 触摸人文
    • 竺氏探源
    • 寺观教堂
    • 乡村小庙
  • 影事往事
    • 边摄边写
    • 摄影杂谈
    • 网事记录
  • 客来客往
    • 高朋满座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 留言板
这些年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和思考
  1. 首页
  2. 感受生活
  3. 正文

车轮滚滚进万家

2006年11月4日 3662点热度 0人点赞 9条评论

2006-11-04_235540-0.jpg

  下午,同学要去买车,叫我和他一起去宁波。他的车子其实早就订好了的,因为不是很急,又听了别人的不同意见,到底买什么车子一直定不下来,因此,直到这个星期,听了同伴们一句“买什么车子都没关系,想买就快点买好了”之后,最后下了决心,去提自己早已和车商说好了的车子。

  路上,大家就自然说起车事,勾起我许多回忆,令我感慨万千。

  三十年前,村里没有一户人家拥有自行车的。仅有的两辆,属于两个在厂里当书记和采购的,大概属于公车,不过他们不大骑,平时看不到。每天在路上可以看到的,是每天上午9、10点钟的时候,送信的邮递员骑着的一辆草绿色的,前面横档上挂着一个绿色邮包的邮递车。那个时候,有辆自行车进村,孩子们会尾随着跟出老大一段路,要是停在谁家门口,必有邻居小孩子们围着细细研究。当年,我的一个在城里工作的远房表哥,有一段时间经常来我家玩,他已经拥有了自行车、手表、笔挺的的确良衣裳。看得我好生羡慕。心想,我长大了这两样东西一定得有。这事,大人们还拿来当笑料,因为那个时候,农村的孩子,很少有机会上高中,也没有希望被招工进厂里上班,长大了多数只能在生产队里劳动,买自行车,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上大学前一年,父亲调回奉化工作,为了回家方便点,积攒了一年,总算买了辆自行车,这车,只有他回家的时候可以骑,我回家多坐客车,坐不到车的时候,只有步行三小时回家。大学放假的时候,在家里偶尔可以骑着父亲的自行车玩,有一次去千丈岩,回来的时候在沙石路上滑到了,踏脚被碰弯了,怕父亲责怪,还不敢说,悄悄地在修车店让师傅校正了一下。

  大四的时候,已经是80年代末期,经济有些活跃了,有自行车的同学渐渐多起来。那年得了奖学金,想想社会活动也多,有辆自行车会挺方便的,于是在一个星期天,约了几个同学,到杭州的二手车市去淘了一辆永久自行车。那车是杭州大学一对老夫妻的,他们说已经使用了三十年,有点不舍得卖掉。车子品相不好,原来有漆和克洛米镀层的部件全都没有亮光了,黑糊糊的全是铁锈,挡泥板也全烂了。不过整车质量很好,性能稳定,骑上去双手脱把也不会自行转弯。侃了半天价,他们要价50元,我们愿意出30,男的想出手,女的有点不舍得,最后以35元成交。这是我买的第一辆车,也是最大的奢侈品。买来没多久,有一次骑着去灵山洞,刚走两公里,前挡泥板就掉了,同学帮忙拿根铁丝缠着,一路艰难地骑行了几十公里。回来之后,又花了一些钱把前后接泥板全换了,又装了一个锃亮的铃和上个新的坐垫。同学们看到我的车就笑,说是老驴安了个新鞍。不过这车虽然看上去很不协调,不过是很实用的。

  这辆车在我大学毕业后,送给我一个留杭州的同学了。听说他又骑了好些年,在当初刚刚毕业,手头还不是很宽裕的时候,也算是帮了他一个大忙。

  参加工作前,家里帮我买了辆新车,是飞花26寸的。那个时候凤凰永久是金牌车子,但不好买,不开后门的话,市场上基本上买不到。绍兴的飞花是乡镇企业生产的,质量稍微差点,但相对来说比较好买。我这辆是母亲厂里的厂长买的,放在家里有一年了,没骑过几回,钢圈上有点锈,按现在的说法,大概有九成五新。新车买价是210元,他卖给我们190元,大概是我2个月的工资。这钱要是省下来,估计得有半年。

  结婚的时候,妻子也有一辆同样的自行车,那个时候女同志要是在夏天穿裙子什么的,骑这样的车子很不方便,于是又去买了一辆没有横档的女式车,化了多少钱忘记了,不过那时候的车子质量已经很差了,骑着很不舒适,没多久就四处掉漆,样子也难看。这车骑了一二年,有一天晚上在宿舍楼下突然被盗了。妻子很伤心,哭了一回。我安慰她说,这么难看的车子,没了就没了,再去买一辆好了。其实她是心疼钱。几百元钱,也得一二两个月都能买上。

  自行车一直骑到2003年,那时候,家里已经有3辆了,父亲、我、妻子各有一辆。儿子的玩具自行车,也已经买过2次了。

  2003年,我和妻相继考出了驾照,开始想自己去买辆二手车开开。那个时候车价还很贵的。一辆啥配置也没有的普桑,要价10多万。我们点了一下家里的积蓄,不到5万,要备足临时急用的,最多只能有3万元可以用。我整天在网上看二手车的信息,那个时候一辆13年以上接近报废的车子,要价也在3-4万元,想想实在不合算。终于有一天,在网上找到有人想卖掉一辆刚刚开了一年的二手夏利的信息,于是在QQ上讨价还价了一个月,再约同事朋友去看了一下,最后决定买下。那个时候那新车的售价是五万二,他一年前买的时候是五万六,加上购置费用和装备,说是化了六万五千多。我出了三万九买下了。当时,是我们单位里第三辆私家车。好多人说我想得开,观念超前。确实,当年有一些也想买车的,到现在这时候还在为买什么车犹豫,想想也替他们遗憾。

  从最初的买自行车,到现在汽车进入家庭,只化了短短二十年时间。五年前,我还在说,看样子这辈子开车是不可能的了,有车坐已经不错了,以后退休了,没公车坐,就偶尔打个的过一下瘾。话声未落,自己就考驾照买车了。三年过去了,车价基本上整体跌去了三个之一以上,小区里、单位里买车的越来越多,车子的档次越来越高。现在基本上10万以下的很少有人再买,15万元左右的是购买人最多的,也有购买了20万元的,比单位里最好的公车档次还高。车轮滚滚,正如重力加速度一般的进度,进入千家万户。今年春天回老家,遇到一个小学时的同学,当年他们一家五口人合睡一张床,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如今也买了一辆车,风风光光地回老家了。

  我现在还在开三年前买的那个二手夏利,好多同时期的买车人已经开始换第二辆车了,我还没有具体的计划。儿子最近对涡轮发动机很着迷,说以后要换车的话,就买帕特1.8T,年纪小小,要求不小。妻子说只要你中考考得好,一切皆有可能。看来他们的期望已经高过我了。我特别相信一句话:有车没车大不一样,好车孬车不大一样。有了一辆车子,自己的活动圈子就会变大好多,当然好车的圈子会更大。前两天跟妻一起说车,我说现在开这车我不敢跑远路,待以后换了好车,咱们在节假日,开车出去,慢慢蹓达,想上哪就上哪,一个地儿一个地儿游过去。不过,按照现在的条件,还是只能在近处转转了。

标签: 车事
最后更新:2014年12月20日

大道如水

浙江奉化人。退休。趁还有点体力精力,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 大道

    谢谢路之的表扬。实在是写不出精彩的文字,只能这样了[razz]

    2006年12月3日
    回复
  • 路之

    车的变迁,人的变迁,社会时代的变迁,都在这朴实无华的文字里生动再现.

    2006年12月2日
    回复
  • 大道

    我是不折不扣的60中的,嘿嘿
    谢谢阿妮高度评价 :)

    2006年11月13日
    回复
  • 开心来过

    应该是60末的人吧?
    跟我大哥一个时代的???

    2006年11月12日
    回复
  • 阿妮叶李

    [photo] 欣赏 道长 的版面 设计 和丰富的内容

    2006年11月11日
    回复
  • 无语

    有车没车大不一样,好车孬车不大一样。

    确实如此。如果一辆自行车的使用价值为1,则一辆奥托车为100,而一辆宝马车最多为120。

    2006年11月6日
    回复
  • lvm

    车的变迁![GoodLuck]

    2006年11月6日
    回复
  • 红叶

    朴实,真切.喜欢这样的风格和文采!

    2006年11月5日
    回复
  • 余韵

    写的真好,很实在,勾起了我不少的回忆........

    2006年11月5日
    回复
  •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回复 大道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 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桃花坑山在哪里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 写公众号有什么意义? 纪念儿子踏上社会十周年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桃花坑山在哪里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锦屏清福禅寺 夏师傅一家越来越幸福 这个时代 节气淡化 忙碌一周(新浪微博9) 外出归来了 全会全会

    COPYRIGHT © 2025 行摄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