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思书

  • 道古道今
    • 谈古论今
    • 感受生活
    • 自得其乐
  • 人物事物
    • 触摸人文
    • 竺氏探源
    • 寺观教堂
    • 乡村小庙
  • 影事往事
    • 边摄边写
    • 摄影杂谈
    • 网事记录
  • 客来客往
    • 高朋满座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 留言板
这些年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和思考
  1. 首页
  2. 寺观教堂
  3. 正文

九峰禅寺

2012年3月31日 3074点热度 2人点赞 0条评论

2012-03-31_010911-0.jpg
 
  莼湖镇西2公里处有座九峰山,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时,在九峰山谷中建了座九峰山水库。作为沿海地区,莼湖是个缺水镇,九峰水库因为离镇区不远,建成之初,尽管还没有休闲旅游之说,附近的居民却常来此游个泳洗个澡。
 
  1989年6月,我在莼湖参加一个工作组,在镇上供销社招待所住了有半个多月。招待所条件不好,还常停电停水,一天傍晚,与同在工作组的两位同事一起去这水库洗澡。正是那场春夏之交的风波闹腾得最猛的时候,我们同去的三人,一个是解放初参加工作的老同志,一个是改革开放前后参加的中年人,我是1980年代后期工作的,刚好代表三代人的观点,一路走一路争论,到这水库前,见到澄清的库水,顿时把暑热和争执抛到脑后,尽情享受了一回清凉。
 
  7年前,受莼湖镇之邀,与朋友们一起在该镇拍片采风。我们这一组刚好分配去拍九峰山水库。16年后再到这水库,发现水库深处新增了一座寺院。我爬到这寺后的山上拍了一些片子。感觉当时的寺院非常冷清,没碰到出家人,也没看到有什么香火。寺院只被当作我拍照片时的一景,衬托了一回。
 
  又过三年,为了寻找30年前的一组老照片中九峰山茶场的旧迹,再次来到这里。当时沿着这寺院门前的那条路,两度深入九峰山深处。没走过不知道,九峰山的山谷里风光非常宜人的:沟虽平缓,但峰回路转,路边涧水潺潺,不时有小跌瀑哗哗作晌。里面的山边还有一座小庙,从庙墙上的涂鸦看,这里的游人不少。看来,这地方吸引人的地方真不少呢。
 
  最近几年,又听朋友说起,九峰山有牡丹花会。头回听到的时候,心里挺纳闷:百花丛中最娇艳的牡丹花,应该身处富贵人家的精致小园,供文人雅客才子佳人赏玩的,怎么在这荒山野岭也会有个牡丹花会呢?再说牡丹不是我们这里的常见花种啊,平时也只偶见人家的小花坛中零星栽种的。我无论如何想象不出,九峰山上的牡丹花会会是怎么一副样子。
 
  今年农历三月初,同事提醒说,三月三马上就要到了,九峰禅寺的牡丹花会将在举办,我们应该去现场,检查一下他们的安全预案做得怎么样。拣日不如撞日,我们马上出发去九峰山。
 
  来到九峰山水库前,看到水库的大坝已经修缮一新。整座大坝用石块砌就,光溜溜的寸草不长。与我前些年来时看到的土坝,完全是另一个模样。我们此行的目的不是观景,因此在大坝外面无心停留,车子一直开上大坝,往库里一看,发现水库里面景象依旧,通往寺院的那条路还是土路,狭小,高低不平。来到寺院门前,乍一看,也没啥变化。与前几次来,只是觉得今日人气旺了一些。
 
  进到寺院,找到住持,问了一下情况。住持说,他们正在筹备两天后的牡丹花会,因此,这两天寺里帮忙的居士不少。见有人拿了塑料牡丹花往花坛里插,问是怎么回事?住持说,今年天冷,牡丹花只绽了几个花蕾,花期要推迟半个来月,只好拿这些装点一下了。
 
  我在寺院内四处转了一遍,发现与7年前比,寺院多了一座圆通宝殿,位置正好是我当年拍照取景的后山。寺院西侧山上还在大兴土木,问了一下,说是修建牡丹亭。寺内原有一座牡丹亭,因为布局零乱,新的建成后,这老的将要拆去。我看这寺院依山而建,今后无论如何改造,都无法达到一般寺院那种规整的格局,对这个问题,我也懒得跟住持多说了。
 
  在寺院一个角落,看到几块功德碑,上面有九峰禅寺的简要介绍,粗看了一下,大意是:九峰禅寺始建于宋开宝八年(公元978年),初名明霸院;宋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称灵鹫院,明洪武初年(公元1368年)更名为九峰禅寺。据说九峰禅寺香火鼎盛时,曾有过千僧侣。1950年代,寺院渐废,现在的寺院是1994年修建的。怪不得1989年我来此时并没见到。历史上的九峰禅寺位置并不在此处,原址估计让水库给淹了。
 
  在九峰禅寺的原址门口,曾有两株碗口粗的牡丹,传说有几百年的历史。因这两棵牡丹,逐渐形成了“三月三,赏牡丹”的习俗。这习俗到底有多少年历史,暂不可考,只是到世纪50年代之后,随着寺院的圮废,赏牡丹活动也停止了。近些年,这习俗又渐渐兴旺起来。寺院新植了一些牡丹,虽未成规模,但每年的三月三这一天,已经有数万人上山参加活动。仅是赏为数不多的几朵牡丹花,不可能形成如此大规模的活动,我猜想,更多的游人来此,是前来寺院为自己祈福的。牡丹花会大概已经成了九峰禅寺一年中最重要的也是唯一的大型佛事活动。
 
  三月三这一天我没有去现场,事后注意收看了一下本地电视台的新闻。确实,平日荒寂的山道上,前来参加牡丹花会的游人摩肩接踵,平日寂静的山谷人声鼎沸,冷清的寺院这一刻也也香烟缭绕,好不热闹,接受采访的游人脸上都洋溢着欢天喜地的表情,在电视机前说:来此目的,一是赏花,二是踏青,三是祈福自己及家人平安。看来,牡丹花在这荒山野岭,还是挺有生命力的。
 
2012-03-31_010911-1.jpg
  7年前拍的水库,山谷里面多了一座寺院。
 
2012-03-31_010911-2.jpg
  爬到寺院后面的山上拍的一张照片。
 
2012-03-31_010911-3.jpg
  今日的山门是以天王殿代替的,与我以前见到的没啥变化。
 
2012-03-31_010911-4.jpg
  大雄宝殿估计是这寺院复建后最早建的。
 
2012-03-31_010911-5.jpg
  这座三圣殿,与大雄宝殿没在同一条中轴线上。我7年前来时,它刚刚建成,还没挂起匾额。
 
2012-03-31_010911-6.jpg
  三圣殿里的佛像。
 
2012-03-31_010911-7.jpg
  大雄宝殿后面新开了一个比较高的平台。这里倒建了一个院门。
 
2012-03-31_010911-8.jpg
  后面是一座圆通宝殿,看上去最为气派。这个位置是我当年拍照的地方。
 
2012-03-31_010911-9.jpg
  寺院内供养居士牌位,是许多小寺庵的经营项目。
 
2012-03-31_010911-10.jpg
  有一些匠人正在施工,建造左边这座牡丹亭后面的新亭。
 
2012-03-31_010911-11.jpg
  往东通往水库外面的红尘世界。
 
2012-03-31_010911-12.jpg
  寺院往西通往山谷,里面风光无限。可参见下面这个链接:
 
  九峰山茶场:http://www.zhuf.net/article.asp?id=887
 
2012-03-31_010911-13.jpg
  谷歌地球上的寺院布局。这张卫星照片拍摄时间比较早。
 
  【寺庵记之十三】

标签: 寺庙
最后更新:2014年10月4日

大道如水

浙江奉化人。退休。趁还有点体力精力,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宋代太白禅师考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 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桃花坑山在哪里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 写公众号有什么意义?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宋代太白禅师考
锅台的回忆 好事不好做 县江主要支流柏溪的源头 升级失败 数据丢失 “唱游浙江·走进三隐潭”随拍 棠云螺星塔

COPYRIGHT © 2025 行摄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