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思书

  • 道古道今
    • 谈古论今
    • 感受生活
    • 自得其乐
  • 人物事物
    • 触摸人文
    • 竺氏探源
    • 寺观教堂
    • 乡村小庙
  • 影事往事
    • 边摄边写
    • 摄影杂谈
    • 网事记录
  • 客来客往
    • 高朋满座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 留言板
这些年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和思考
  1. 首页
  2. 自得其乐
  3. 正文

培训散记之二:开班及参观

2012年3月27日 1671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2012-03-27_001724-0.jpg
 
  【提要】这一天的主要内容是:开班,祭拜烈士陵园,参观大井村小井村的红色遗迹。
 
  3月12日
 
  早上7点,叫早的电话响了。睁开眼睛,一瞬间,竟然不知身在何处,看来已经过去的第一个晚上睡得挺好。

  早上的课程安排是开班仪式,然后开个班会,接着去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祭奠,接受现场教学。初到此地,也不熟悉地形地貌。心想既然是开班仪式,肯定在室内进行,衣服就穿得有点单薄,而这天的气温不是太高,阴沉沉的,有风。7点50,在楼下拍了合影。8点正式开课,由学院副院长张友南教授介绍井冈山的历史和学院的情况。这所学院是2003年6月20日动工兴建,2005年3月正式才投入使用的新学校。学院占地面积268亩,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500名学员在院培训。学院虽然不大,级别可不低,院长李源潮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他同时还是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延安干部学院的理事长和院长。而这三所学院都是同时期建起来的干部培训学校。教授介绍说,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国家级的一校五院的干部教育培训布局。一校是指中央党校、五院包括国家行政学院、上述三所干部学院和正在建的大连高级经理学院。显然,各个学院的教学任务各有侧重,像井冈山干部学院和延安干部学院是以传统教育为主,不涉及技能方面的内容。浦东则显然有技能方面的要求,而大连高级经理学院则是一所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国家级培训基地。他们的共同点是,学院级别高,生源级别也高。我们的领导介绍说,县市一级的干部,一般是进不了这些学院的。我们是通过关系联系上的,大概是少有的例外了。
 
  开班仪式后是班会,组织员介绍了这几天的课程安排,注意事项。我听起了有点心慌慌:学院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出门要列队,打队旗;在学院学习期间,个人必须带标识带和院徽;教师现场教学时,手机必须静音,不得嬉皮笑脸,不得随意走动等等。还规定每天活动前必须提前五分钟到楼下集中,有督导员全程监督班风学风。我等都是长期散漫惯了的,乍一听,总觉得有点不自在。
 
  班会之后,马上就到了各项规矩的应用时间了。散会后马上在大楼前面列队集合,也不允许我们去房间换件衣服。带队的教员说,穿什么棉衣?很近的,5分钟就到了。
 
  打着队旗,列队走出院门——这样的队伍要走在其他地方,肯定令人侧目,但在这儿走,几乎没有人注意,——本地人大概都司空见惯了。我们向院门前方的烈士陵园走去,带队老师说得没错,确实5分钟就到了。
 
  早有一个教员在烈士陵园上山台阶前的平地上等候。老师的脖子上也挂有一标识带。明显他们的带子质量要比我们好,戴在脖子上显得比较平顺,不像我们那样皱巴巴的容易扭曲。带队教员介绍,给我们现场讲课的教员是个教授,他给我们介绍烈士陵园的情况,重点讲了坚定理想信念的问题,举例说的是一个红军家属历经8年千辛万苦寻找红军的故事。教授教课声情并茂,听上去似乎挺感人,效果预期。
 
  教学后,我们向烈士纪念碑献了花圈,接着登山参观了整个烈士陵园。烈士陵园所在的山叫北岩峰,山体犹如一座罗汉大佛像,坐北朝南。陵园按“佛”型山体因山就势兴建,占地面积400亩。除了纪念碑外,还有一座纪念堂。纪念堂的瞻仰大厅后为吊唁大厅,吊唁大厅四周墙面嵌刻的是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牺牲的烈士英名录,共15744位。右侧陈列室陈列的是建国前牺牲的革命先烈,目前有54位。左侧陈列室是建国后去世的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领导人的挂像,目前有51位。根据官方资料,井冈山时期殉难者有48000多名,能留下名字的不足三成,而能在墙上挂像片介绍生平的,更是少而又少。
 
  顺山势而构筑的“井冈山碑林”,共陈列有138块书法碑刻,有领导人、老红军及全国著名书法家、画家、作家和知名人士的题词。山顶上则是“雕塑园”,塑造了19尊井冈山时期中共井冈山前委、红四军军委、湘赣边界特委的主要领导和著名人士的形象,他们是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谭震林、陈正人、张子清、王尔琢、宛希先、李灿、何挺颖、王佐、袁文才、蔡协民、伍若兰、何长工、罗荣桓、滕代远、贺子珍等。
 
  下午,我们的目标是大井、小井村。大井村有朱毛故居,其实是秋收起义部队进入井冈山后,正式在那儿立住脚跟的地方。在那儿,教员给我们讲授的是何长工胸怀宽广、为国为民做长工的高尚品格。而我们则,第一次比较真切地了解到,1927年,毛领导的秋收起义失败后,将部队拉到这井冈山立足,其中有两位当地的农民武装首领袁文才、王佐,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何长工则在这其中起到了重要的穿针引线的用。第一次看到井冈山的民居,外面看上去很气派,进入里面才知道,房间昏暗狭小,窗口窄小,通风采光均很不科学。也许是当年井冈山兵匪横行,不得已而为之。
 
  在小井,参观了红军医院,这座医院面积920平米,有上下两层共32间病房,全木结构,这是红军根据形势的需要,经过两个月的有快速建设而建成的。当时条件艰苦,红军官兵捐献了结余的菜金,筹款1000元大洋。医院投入使用仅2个月,第三次“会剿”开始,湘军避开黄洋界哨口,沿小溪攻入小井。医院全部养病的伤病员和医生130多人被杀,医院被毁。在小井医院百米处有一烈士墓,正是这些伤病员被集体枪杀的地方。而在近旁一小山的山腰上,又有一简陋的墓,则是曾经担任过小井医院总支书记,后任中组部副部长的曾志的墓。这座墓其实就是一块小小的石碑,上面只有“魂归井冈——老红军战士曾志”这几个字,让人肃然起敬。
 
  吃完晚饭,然后到街上散步。穿越半个城区后,又回到房间拿了相机去拍照,一个小时后回房,看学院发放的书籍,12时睡觉。
 
2012-03-27_001724-1.jpg
  烈士陵园。我们在这山脚下接受第一堂现场教育。
  
2012-03-27_001724-2.jpg
  纪念碑。
  
2012-03-27_001724-3.jpg
  纪念碑旁边的雕像(与题头为左右各一组)。
  
2012-03-27_001724-4.jpg
  纪念堂。
 
2012-03-27_001724-5.jpg
  袁文才与王佐的画像与生平介绍。
 
2012-03-27_001724-6.jpg
  碑林。
 
2012-03-27_001724-7.jpg
  雕塑园中的朱毛雕像。
 
2012-03-27_001724-8.jpg
  何长工。
 
2012-03-27_001724-9.jpg
  贺志珍。
 
2012-03-27_001724-10.jpg
  王佐。
 
2012-03-27_001724-11.jpg
  山脚下是我们上课的学院。
 
2012-03-27_001724-12.jpg
  大井村朱毛驻地。
 
2012-03-27_001724-13.jpg
  小井村红军医院旧址。
 
2012-03-27_001724-14.jpg
  医院的房子,在当年是很壮观的。
 
2012-03-27_001724-15.jpg
  小井红军医院的伤病员和医务人员就是在这块地方被集体枪杀的。
 
2012-03-27_001724-16.jpg
  曾志的墓。
 
2012-03-27_001724-17.jpg
  晚上的街头。
 
2012-03-27_001724-18.jpg
  天街商业街。
 
2012-03-27_001724-19.jpg
  路遇两当地小女孩,跟了我一路。
 
2012-03-27_001724-20.jpg
  回到房间试穿红军服,第三天要穿着它走朱毛挑粮小道,谓体验式教学。

标签: 井冈山 培训
最后更新:2012年3月27日

大道如水

浙江奉化人。退休。趁还有点体力精力,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宋代太白禅师考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 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桃花坑山在哪里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 写公众号有什么意义?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宋代太白禅师考
准备过年——201606 2020微信书自序 去了一趟舟山 平安夜 大堰油菜花开了 高中毕业30周年纪念同学聚会图片简报

COPYRIGHT © 2025 行摄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