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思书

  • 道古道今
    • 谈古论今
    • 感受生活
    • 自得其乐
  • 人物事物
    • 触摸人文
    • 竺氏探源
    • 寺观教堂
    • 乡村小庙
  • 影事往事
    • 边摄边写
    • 摄影杂谈
    • 网事记录
  • 客来客往
    • 高朋满座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 留言板
这些年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和思考
  1. 首页
  2. 感受生活
  3. 正文

写在2023年末

2023年12月31日 1765点热度 7人点赞 2条评论


 
  这一年结束前的冬至日前后几天,天气特别冷。晚上散步的时候只好把手缩在手套里或口袋中,没事又打开喜马拉雅听音频,又听到讲周易的,节目说易字三解:容易、变易、不易。即大道是容易的道,大道在不断变化中,大道的本质永恒不变。想起2023年这一年过去的诸事,首先想想到了一个“变”字。
  
  2023年的变化太大了。
  
  先说身边的人和事。2、3月单位突发人事地震,多位同事身陷囹圄。到年底,原先的同事们都轮番调岗,一年过去,环境变化得几乎陌生。与此同时,单位的机构职能也发生颠覆性调整,四年前单位重组时的宠图大略和新上任同事们的踌躇满志,转眼回望,竟是强弩之末。
 
 
  ▲ 3月14日傍晚,我正从城里培训班结束回溪口,事后得知,此时溪口人事的震动开始增强。

  环境的变化连带着工作方向的变动,过去几年一直挂在心头的几个大项目运营问题,方向就变就变,原先的合作伙伴,或成了偶尔联系的朋友,或干脆成了擦肩而过的路人。
  
  好在,这一切对我这个快要退休了的人而言,没有什么太大影响,做个看客就好。这也让我可以更加专心做一些事,这也可以谓“不变”。
  
  这一年干过的公家事不多,计有:
  
  因主导领导出了意外,《雪窦山志》编纂的组织领导成了问题。与单位现领导接洽、明确,继续为《雪窦山志》编纂提供组织和后勤保障。主要工作延续前一年节奏与内容不变。这一年,外包了两个项目,招聘了两位新人。常日里,不时与同事一起外出实地采集资料,搜集整理古籍中的记载,讨论一些内容的提法和表述,编纂进展基本顺利。原先计划的外出考察学习已无法实现,只能在近处转转,去了趟余姚城区探望前些年的同仁,去普陀山参观了观音圣坛。最热的季节,参加工会疗养,在隔壁新昌嵊州转了两三天。
  
  
   ▲ 工会疗养,提议大家参观嵊州城隍庙。

  应邀参加若干次单位组织的会议,为一些工作或项目的实施提供一些咨询意见。一次,参加为提升圣坛氛围布置问题召开的讨论会,又听一些机构提新的运营方案,说的内容是我10多年来听得不想再听的话题,却又没什么新意,实在忍不住,说了几句领导不方便说的话。还参加过一些活动,如首届“DOU来溪口”短视频大赛颁奖、乡贤书画展开幕式、为年轻同行介绍名山建设工作、在佛学院为广西佛教界人士培训班讲课、协调永福庵修复……事不多,有的只是点卯和站台,有的需要化点时间和精力准备,有的也颇费心力,而且效果不见得能达预期。
 
 
  ▲ 短视频大赛颁奖活动。 
 
  一年中,身体阳了两次,感冒了一次,特别是首阳那次,正值跨年,家中成员陆续中招,过了半个来月暗无天日的日子。除此之外,其他工作日基本上都会到办公室上班。
 

  ▲ 1月4日,父母在医院住院时吃早餐。

  这一年里干的私事有:
  
  参与老家竺氏家谱圆谱仪式,提供点参考建议,圆谱典礼那天前去主场捧场。家谱印出来了,一套十五本,我撰定的序和家乡的背景资料也被印在了谱中。考虑家谱的体例和篇幅有限,去年自我加压,提议由我负责编撰一套老家文史资料。今年春天正式动手,这一年,与自告奋勇愿意加入的一位本家阿叔一起,赴老家无数次,实地踏看遗迹遗址,采访乡间贤人老者,采集一手资料。我还借目前仅存的职务之便,跑区档案馆查阅档案5次,已入档的老家资料几乎被我翻了个底朝天。此外,阅新编的《竺氏宗谱》数遍,摘录可供收编的人和事。跑表哥家4次,检索、拍摄《宋氏宗谱》4000多页,了解宋氏家族变迁;看《项氏宗谱》《姚氏宗谱》,拍摄整理重要内容。还在地方史料的角角落落间搜寻线索。我将老家这本文史资料暂取名为《筠溪撷英》,边找资料边写,一年中已修改数次,对重大体例和目录进行了一次全面更改,初稿已经有五六万字。
  
 
  ▲ 老家修谱会。
 

  ▲ 老家出山的古道,因亭下水库缺水而露出水面。
 
  不管是编山志,还是写老家的文史资料,均是以案头为主旋律的工作。一做这些事,立即显出自己学识浅薄的短处,尽管知道自己已年届花甲,已经不大可能改变这一短板,但时常补而习之,总聊胜于无。因此,一年中看书学习占去的时间比以往年更多。《光绪县志》《剡源乡志》《奉化市志》《溪口镇志》等常年占据案头,不时翻翻。还将好不容易找到的《戴司成集》翻了一遍。碰到问题,也会在网上搜一些没有纸质的地方古籍。本地的《地名志》《交通志》《水利志》《四明谈助》以及一些乡志村志名人传记也经常翻阅查找。从《不渝的忠诚——毛涨苗传》《浙东农运领袖竺清旦》上能搜索到一点历史的细节。年末一本一本看《张泰荣日记》。有些资料看多了,原来言简意赅的传说和典故,其细节居然就慢慢丰富了。
  
  订阅的《新华文摘》一年有24期,其中的十七八期挑着看过。重点主要是:排在首位的大字体文本,有关历史、社会、文化、文学、科技以及哲学中的国学等内容。订阅的《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一年却只看了一二本。也看一些杂七杂八的闲书,看过马伯庸的《长安的荔枝》《太白金星有点烦》、台湾学者齐邦媛的《巨流河》、温伯陵的《一读就上瘾的中国史》上册,丁捷的《追问》,无明氏的《中医内证笔记》,王水法的《看风景的心情》,陕西史纲的《艰巨历程30周年文献集》(三册),晓庄的《我拍长江七十年》,米歇的《海奥华预言》,电影流浪地球2创作团队的《制作手记》等。看了石宝琇的《不得不说》后,写了个读后感,并重新将他编的《渭河流域文化摄影考察30年》看了一遍。
  
  这一年,由于家中事多,工作日相对宽松,双休日及节假日外出游荡欲望降低,几个朋友组成的“乱跑团”几乎散伙。偶尔也会在近处转悠一下,夏天去海边走了一圈,钻了江拔线沿线几个村落和山沟,往大堰、斑竹、跸驻、岩头方向的山区走了几次。出门总会拍些照片,喜欢拿十年前的情景与现在的对比,总感慨周边环境变化太快太大:边远乡村不断地快速消失,东北的广袤农田却迅速变成城市。十多年前,将奉化差不多跑了个遍之后,曾觉得该建该改的地方,都弄得差不多了,以后奉化人干什么呢?没想到近几年,城乡的变化力度更快更大,好多地方短短数月都可以不敢相认。但感觉应该欣欣向荣处,平日总感缺少人气,每到节假日,好多荒郊野外却总是车堵人挤,这世界上似乎很难有块清净之地了。
  
  城里东门广场上的梅园对外开放了,特意去看了一下,这幢20多年前在我家楼下的破房子,经过整修和移位,重现人间时又有了几分贵气和时尚。里外走一圈,当年发生在这个房子里的许多往事就不由自主地在回忆中跳出来,挺有意思。城里老宅周边,桑园新村新建楼群高入云霄,丽都新店南边也突然长出一片高楼,锦屏南路已经在西溪村边与金钟路接通,宝花路在金钟路口又向东延伸了,不知道前面是什么情形。城南这个我20多年前入住时的边缘角落,如今已经四通八达,傲然有了闹市的气派。
  

  ▲ 桑园新村的高楼快速上升。
  
  某天看到弥勒大道殡仪馆门口出现了一条新路,到现在还没走过。国庆节时,重游了中山公园,一直爬到山顶,看到电视塔底下围得严丝合缝,人已无法靠近,总理纪念堂前花坛里的一棵桂花树却似乎经历三十年了没见长大。在县江边散步,看到江边种下才20多年的樟树,有的已经长得无法合抱。即使是树木,竟然也有变与不变的辩证。
  
  年初,儿子参与特效制作的《流浪地球2》上映,连带着儿子的公司也又热了一把。我也看了这部电影。还破天荒的将一片数十集的电视剧《狂飙》从着至尾看了一遍。
  
  伴随着人老了,家里的一切似乎都老了。城里老房子的电线数次跳闸,都是手动合上又正常。溪口卧室空调制冷效率低下,添加制冷剂花费了六七百,夏天来临时,一楼客厅空调罢工,换个传感器加点制冷剂化了2100元;空气能热水器罢工,150元请个师傅做个检查,啥也没修又好了,过几天发现管子漏水,请了熟悉的师傅帮忙免费补好;厨房的柜子底板烂了,应该整体重做……想着应该将这些设备全换了,说了数月,到年底还没有动手。倒是我用的两个都是10年以上的电脑,因近段时间故障频发,儿子用他用过的机箱,采购散件,帮我组装了一台新的,据说功能一流。
  
  退二线之后,与外界的接触少了。一年中,参加了两次老领导老同事组织的饭局,见了不少多年没见的同事朋友。下半年,有十年多没见面的国内两位摄影前辈分别来访,陪着吃饭游览聊天。对周边一些曾经的工作场所,保持着一年一访的频率,偶尔走走看看。每天的生活保持着白天上班,晚上做饭、洗刷、散步、练口琴、上网写文等例行往事。今年还增加了两个内容,重弹吉它、练习钢笔画。我发现自己的这些业务爱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竟然都没有师傅指点帮教,因此统统进步式微。
  
  新年马上又来了,明年是我职业生涯中的最后一个整年,也会一闪而过的。对新年没有特别的想法,好好过吧。也祝愿将我这篇文章看到最后的朋友们:新年快乐、身体康健、合家幸福、万事顺利!
  
  (注:题头图是元旦的早晨。)
  

标签: 节日 随感
最后更新:2024年1月3日

大道如水

浙江奉化人。退休。趁还有点体力精力,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 霧裏清風

    以前看《亭下村文史资料》时就在想啥时候董村也能出本自己的文史资料,看您在编写《筠溪撷英》不胜欣喜,期待,如刊印,先预定一本 :biggrin:

    2024年1月3日
    回复
    • 大道如水

      @霧裏清風 我也期待能早点完成 。

      2024年1月3日
      回复
  •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回复 大道如水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桃花坑山在哪里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 写公众号有什么意义? 纪念儿子踏上社会十周年 六十无感之感
    写公众号有什么意义?纪念儿子踏上社会十周年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桃花坑山在哪里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微博周记2012—39 07桃花笔会有序记载(一) 周记201843 花园式的现代农业研究所 我拍小城之2021 办在溪口的奉化风情影展见闻

    COPYRIGHT © 2025 行摄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