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思书

  • 道古道今
    • 谈古论今
    • 感受生活
    • 自得其乐
  • 人物事物
    • 触摸人文
    • 竺氏探源
    • 寺观教堂
    • 乡村小庙
  • 影事往事
    • 边摄边写
    • 摄影杂谈
    • 网事记录
  • 客来客往
    • 高朋满座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 留言板
这些年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和思考
  1. 首页
  2. 触摸人文
  3. 正文

黄埔老兵江圣烈――寿星谱(八)

2009年9月16日 1956点热度 1人点赞 1条评论

2009-09-16_232919-0.jpg
  在黄埔老教官徐德林老先生那儿得了一份在奉的黄埔学员联谊会成员名单,得知目前奉化还健在的黄埔老人有13位,其中一位叫江圣烈的,住在我岳父的老家隔壁村子。9月初的一天,约了岳父带路,前去查找。

  费了好大心思,打听到江圣烈老先生现在住在棠云溪下村的教堂里。在这个村子住的妻子的堂兄亲自带我们前往,终于在教堂里找到了江圣烈老先生,我们找了一个角落,坐着聊天。
 
  跟前几位见过面的黄埔老人一样,江老先生精神矍铄,看上去身体相当不错,只是有些耳背,听不清楚我的问话。我让妻子坐在他旁边,根据我的提示,大声地问老人家有关问题。江老先生自我介绍说,他1921年出生,今年虚岁89岁了,七八年前生过一场大病,现在身体尚好,只是血压有点高,记忆力大为减退,许多事情的年份、人名都回忆不起来了。果然,在谈话中间,每当说起一些事情发生的确切时间、以及同事过的人名,他总要敲着脑袋想半响,最后还是回忆不起来。我觉得有点遗憾,不过,也不能过于强求年事已高的老先生了。
 
  江老先生说,他是从宁波浙东中学初中毕业以后,去参加黄埔军校的。问及当时参军的原因,他说,受当时政府宣传的影响啊,毕业时同学们都一心想着去抗战。去的那年,他刚好19岁(根据推算,应该是1939年)。老人说那是抗战最紧张时期,浙江的学生集中在金华编队后出发,经江西、湖南、湖北等地,到陕西西安的黄埔7分校,途中走了一个多月,多数时间是步行的。途中经常碰到日军飞机轰炸,有些同学还没到目的地就牺牲了。他本来应该编排在机械化班的,因为在半路上生病了,在后方医院住了一段时间,没按照到学校,最后编入了步兵队,番号是黄埔16期步14中队。
 
  三年后,江老先生从黄埔军校毕业,先守潼关一个月,然后分配到浙江工作,对外公开的是参谋训练班,实际上属于军统系统,他的身份是见习士兵。部队的条件非常艰苦,但他们一心一意想着抗日,也不觉得什么。当时杭州、上海等大城市都被日军占领了,他们在富春江以南地区坚持打游击,活动范围在富阳、于潜、桐庐、昌化一带。
 
  老人记得很清楚,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那天,他们正与骚扰他们的日军战斗,仗打到下午3点多钟的时候,从收音机里听到了日本宣布投降的消息,大家都高兴得在阵地上一边跳一边欢呼。老人说这是他参加的唯一一次与日军正面接触的战斗,与他们打仗的日军是驻杭州的警备部队,不是精锐的陆军,战斗力并不强。日本宣布投降的消息传到阵地后,日军就撤回杭州去了。
 
  日本投降之后,部队进行了整编,他所在的部队改编到浙江铁路交警总队,还是属于陆军系统。这时,老人不想干了,转到军官总队干了一段时间,觉得还是不合适,就脱离部队到上海一家药厂工作。一个月后,因看不惯厂里一些人的做法,老人跑到东北,参加了东北的交警总队。在东北与解放军交上了手,他在那里当过中队长、大队长。最后东北解放,他们以彻底失败告终。当时南方还未解放,他又回到上海,一段时间后回到杭州,在杭州保安司令部参谋处工作,后又调到上海警备司令部参谋部。解放以后,江老先生在上海一家工厂工作。后在登记被证实旧军队军官身份,被送到江苏劳动改造5年。
 
  我说,这回吃了不少苦吧。老人说,比起抗战时期,这段时间吃的苦并不多。因为他在历史上没害过人,没有血债,所以被判5年是旧军队军官中劳动改造时间最短的。改造结束后,老先生留场工作。直到1982年退休后回老家定居,现在的退休金还是江苏发的,每个月有1400多元.。
 
  我问老人有没有成过家?老人说在东北的时候结过婚。女方是大地主家的女儿,抗战时期在日本东京女子大学上学,日本投降后回国,继续在东北大学完成学业。他被劳动改造后,与他里人失去了联系,劳动改造结束后仍不敢联系。等改革开放后重新联系上时,他的女儿已经36岁了。现在女儿也已退休,退休前在辽化党校做教师。老人自豪地说,他的外孙是浙江大学毕业的,现在美国读博士,很有出息。
 
  我问老人怎么会住到教堂里的?老人说,我家里父母都是基督教徒。他曾经有4个弟兄,但在小时候都生病死了。他小时候也体弱多病,10岁那年生了一场大病,眼看不行了,父母送他到教堂接受了洗礼,他的身体就好起来了。但是当年他还小,什么也不懂,长大以后又一生坎坷,实际上并没有信过教。8年前那场大病时,女儿曾来照顾他20多天,等他病稍好后,女儿要回去了,问他怎么办?他说没事的,你回去吧,我住教堂去。在教堂里,通过看圣经、听牧师讲课布道,慢慢地觉得基督教真是好,讲如何爱人救人,这等于又续上了幼时的缘份了。
 
  我们告辞的时候,老人送我们出来,他总结自己的一生时,说自己吃了不少苦,最苦的还是抗战那段时间,现在的生活还算是安定的。
  
2009-09-16_232919-1.jpg
  江圣烈老先生的耳朵不大好,我让妻子向他大声提问题。
 
2009-09-16_232919-2.jpg
  虔诚信仰基督教的老先生。
 
2009-09-16_232919-3.jpg
  我们告辞出来的时候,告诉江圣烈老先生,我岳父跟他是本家,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到过朝鲜。两位都有些耳背的老兵交谈起来真有些困难。
  
2009-09-16_232919-4.jpg
  这张照片我要去印出来送给江老先生。

 

标签: 寿星
最后更新:2009年9月16日

大道如水

浙江奉化人。退休。趁还有点体力精力,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 暮雨晨风

    老人家看起来精神还不错。他们这辈人吃过的苦还真是不少,再次敬重!!!
    [reply=大道,2009-09-16 11:58 PM]应该敬重![/reply]

    2009年9月16日
    回复
  •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回复 暮雨晨风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 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桃花坑山在哪里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 写公众号有什么意义? 纪念儿子踏上社会十周年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桃花坑山在哪里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发展是惊人的 问题是很多的 为影展忙碌(新浪微博25) 《图记广西行》的序 五十随感 五年前的除夕 数码摄影日志第二季(16):2006年4月

    COPYRIGHT © 2025 行摄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