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座始建于宋代的廊桥,过去曾是奉化通往宁波的必经之路。古桥上建有廊屋二十余楹,桥下的柱子是元代留下的原物。这桥目前是省级文保单位。我们经常要去这地方转转,领略一下古风古貌。
这天下午,一进廊桥,就看到许多孩子在桥上的廊屋中嬉闹。昏暗的廊屋中,跳动着红红绿绿的身影,银铃般的笑声似乎在廊柱间回荡萦绕,好意境!我们情不自禁就在桥的一端拍了起来。
正拍着,忽然从桥上传来一声吼叫,声如洪钟,苍老悲凉,在这安宁的氛围中,显得突兀刺耳。
这是怎么回事?看这桥上的孩子们仍若无其事,继续他们的游戏,不禁奇怪。
待我们走上桥中间,却看到一位老者,正在桥边的屋柱上做这奇怪的动作,边做边吼。
我在旁边拍了一张,问他:您这是在锻炼身体?好了不起啊!
老人道:这没有什么。我练完了,这是最后一个动作。我50年前在戏班的时候,一声吼叫镇住过二三千人呢。说罢又给我们摆了几个高难度的动作。
旁边有人道:老人这动作一般无人能做,这声音也无人能及。
我问:老伯多少年纪?老人回答:83岁!
我一听来了兴趣,又问:您唱过戏?
老人说:是的,我演过包公。
我再问下去,老人的身世让我了解个大概:
老人叫邬苗兴。1926年10月1日生,6岁丧父。小时上过三年半学。1939年,他赴上海“学生意”,学做服装。斯时抗战暴发不久,上海学生的救国救亡运动正如火如荼,他曾参加过。老人说,后来有了孩子后,孩子们的衣服曾是他亲手制作的。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攻入上海租界,上海全境无一块净土,求生计日渐困难,他只好回奉化。回到家乡后,为了求得一口饱饭吃,他在1941年冬参加抗日,上四明山加入了三五支队。一年后,因他的身体底子薄,多病多灾,无法适应当时日夜行军打仗的生活,一年后回家。
1943年,他参加了地方戏班,以唱戏为生,随后一直辗转在全国各地演出。
1950年在厦门演出时,他参加了解放军,经过一年培训,成为部队文工团一员。
1956年,他30岁了,母亲在老家去信要他回来相亲,部队根据他的情况,同意他复员回家。回家后,由于他还有点文化,在合作化运动后,担任了村里的主办会计。
1961年,他在31岁的大龄结婚,以后在邮电所工作,并与妻子生育了一儿一女。他在1983年退休,如今每月退休工资一千六七百元。儿女们也结婚成家,孙辈们也长大成人了。
由于他打小体弱多病,又由于他年轻时去过戏班,因此,这几十年来,他一直没有停止过锻炼身体。如今他每天早晚两次在这廊桥上锻炼,挨个在桥棚的柱子上压腿,一次要锻炼1个多小时。他边压腿边吊嗓子,声震四周。周围住着的人们都习以为常了。
不仅如此,老人在锻炼的同时,还不时总结自己的锻炼学习心得。他说,前几年他写下了6万多字的心得,其中揉合了不少自己的人生经历。
这是我翻拍挂在老人家里墙上的照片,看得出年轻时他长得相当的英俊。左边是老人复员那年的照片,右边是他当文工团员时的照片,可惜已经不好辨认了。
老人亲手写的6万字的心得文章,总共十部分,成稿于两年前,他要不时拿出来读上一遍。
这是老人现在住的屋子。他说,家里房子很多,好一点的已经租给外地打工的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