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些可为而不愿为的事情

  吃晚饭时,在饭桌上谈起汽车。父亲说,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了,而国内的成品油价却仍然按兵不动。我无奈地说,中国的价格,只要是政府控制的,从来都是只升不降的,认命吧。

  自从三年前买了车,这汽油的价格就是隔几个月爬一个台阶,我加满一箱油的钱,从最初的80-100元,一直涨到了最近这次加的155元,也就是说,现在的油价,跟三年前的差不多升了50%多。由于我的车子排量小,跑的路也不多,一个月原本油钱支出200来元,现在多支了100多元,感觉上没有增加多大的负担,所以对油价的上涨,并没有什么切肤之痛,平时也只是听说油价上涨而已,什么时候涨,涨了多少,也并不大关心。

  晚上打开电脑查看新闻,原来这两个月里,国际原油的价格已经跌回到每桶60元的心理价位,差不多下降了20%,因此,国内消费者要求成品油降价的呼声日益强烈。可是看到媒体上专家说,国内的油价不会降,或者说即使降,也只是象征性地降一点,“安慰”一下消费者。看了之后,感觉心里很不舒服。开始国际原油价格上升的时候,石油行业的各方面都说应该与国际市场接轨,油价应该上调。事实上,油价确实也是“跟国际接轨”了。而现在原油价格下降了,却又说,石油行业内部有一些炼油板块没有什么好处,应该维持现有价格,让这部分企业扭亏后再说。按照奉化人来说,这真是的“赢吃输赖”的勾当。

  从新闻中查到,今年上半年,中石油今年上半年净利润806.8亿元,创了历史新高,其利润点了全部国有企业的五分之一。而同期,石油板块中的中石化的炼油待业却亏损了166.1亿元。从这个数据上看出,整个石油待业盈亏相抵,利润额还是惊人的。中国的石油行业都属于国有企业,采油的有大钱可赚,炼油的亏损,这是整个行业的利润分配机制不顺的产物。中国有那么多的经济学家、管理学家,制订一个均衡各方利益的方案并不是一件难事。我们只愿意相信,这事情,不是不能为,而是愿不愿意做的问题。也许中央政府想做,但由于一些有背景的小集团的干扰,这事要做也并不容易。

  联想到燃油税的问题。大概十多年前,上个世纪的90年代中期,我们就听到国家要改收养路费为征燃油税。当时,媒体上还排了时间表,仿佛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可是,时间一晃过去了十多年,燃油税和出台还是遥遥无期。现在当前最新的说法是:目前国财油价过高,出如燃油税会增加消费者的负担,须等油价回落后再择时出台。作为一个普通的消费者,我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这个说法的。多跑路多养路,多用油多交税,作为一个国家,设计燃油税,总要把税率设计到所征收的税金总额与目前的养路费征收总体水平大致持平。这样,总会有消费水平在平均水平之下的一部分车主,他的交纳负担应该要比目前承受的水准低吧。其实,早已经有人说过了,燃油税征收的真正难度,在于部门的利益问题。目前全国有一支庞大的公路养路费稽征队伍,如果开征燃油税了,这部分人员干什么去?公路主管部门从养路费这只巨大的大雁身上拔惯了的毛,如果取消了养路费,这毛今后到哪里去拔?同是8月份,有人在媒体上发难诘问说,6年前出台的《公路法》,早已经取消了养路费的征收,而这6年来,征收养路费的依据是原来公路主管部门自己制订的一个部门法规。根据中国法律的体系,下位法要服从上位法,这么说来,6年来的全国养路费征收是非法的!而对这样在大力提倡法治的时候明显违法的一个问题,各方面对此都三缄其口,就是通过并出台法律的人大也不吱声。一件受到绝大多数人欢迎的好事,把黑发人等成了白发人,还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所以,这事,也并不是不能为,同样也是不想为的事情。

  同样的事情很多。比方说中国几十年来以了几十个文件的吃喝问题,不要说禁不了,而是文件越发吃喝的标准越高。现在连管这事情的纪检部门也说“会喝不喝也不对”。真的禁不了?我看也未必,但是吃吃喝喝的都是自己人,要自己为自己下个禁令,那不是自找麻烦?所以,这事情也是嘴巴上喊喊,实际上是不想为的。

  再说公车消费,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刊登文章说,2004年全国公车消费财政资源4085亿元,加上吃喝的20002忆,几乎相当于财政收入的20%左右,与全国的军费开支持平了。这是个相当惊人的数字。而公车只有三分之一用于公务的说法,基本上已经是举国上下的共识。我们自己也深切的感到,这几年,公车的档次越来越高,配备的数量越来越多。这个浪费的黑洞是深不见底的。因此,要求车改的呼声日益强烈。事实上也有一些地方进行了试点。可是由于设计的标准过高,不同级别的工作人员车贴的差距拉得太大,以至于一些领导干部领取的车贴超过了普通工人的工资水平,而且支付养车外还有节余,而低级别的公务人员却还要自掏腰包补贴车费开支,因而引发了一些地方老百姓和普通公务员的的痛骂。这事就搁浅了。其实这个改革说容易也容易,不是公车只有三分之一用于公务吗?那么设计的时候只要按目前开支的三分之一标准进行就可以了,这样发放标准也会大大降低。同时,也不应该把公车看作是一种待遇,而只是工作的交通工具,按这样的设计思路进行设计,不同级别之间的车贴标准也不应该象工资一样,把档次拉得太开,这就完全可以避免矛盾的激化。现在好多地方借口矛盾太大不想改。为什么不改?因为目前公车的最大既得利益者不愿意放弃好处。让他们来设计方案,无异于与虎谋皮,他们当然不同意。

  好多事情,能为而不为,说到底,是利益的问题。如果没有改革的精神,这些事情是不可能成功的。

点赞
  1. iyun说道:

    WTO.........

  2. 虫儿飞说道:

    垄断就是祸根,就是社会的弊端

  3. 晚风说道:

    会不会有一天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

iyun进行回复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