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思书

  • 道古道今
    • 谈古论今
    • 感受生活
    • 自得其乐
  • 人物事物
    • 触摸人文
    • 竺氏探源
    • 寺观教堂
    • 乡村小庙
  • 影事往事
    • 边摄边写
    • 摄影杂谈
    • 网事记录
  • 客来客往
    • 高朋满座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 留言板
这些年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和思考
  1. 首页
  2. 触摸人文
  3. 正文

抗战老兵袁召坤

2014年8月2日 1984点热度 3人点赞 0条评论

2014-08-02_011537-0.jpg
  
  朋友夏夏告诉我,又发现了一位抗战老兵,住在棠村,名叫袁召坤,90多岁了。我说你啥时候去,一定叫上我。上个星期天下午,跟着夏夏作了一次探访。
  
  棠村是萧王庙街道棠岙片的一个小村。村的地理位置,相当于棠岙的门户。村北一条路通往溪口,东西向一条公路穿村而过,往西是棠岙山区,向东通往城区。2008年弥勒大道开通后,坐车从城区出发,10多分钟就可以到棠村。
  
  我们打听到他儿子的电话,事先打电话约了在老人家见面。按照他儿子的指点,我们到村西,向左拐进一条小路,挑个开阔的地方,停好车子,打电话到他儿子家。没多久,远远看到一位中年妇女站在一所老宅院子外的路边东张西望,上去一问,果然就是。她说我们要找的老人是她的公公。他丈夫一直在等着我们,这会儿不知道到哪去了。
  
  跟她进入老宅院子,见一间老屋内走出一位矮个子老先生,短发圆脸,脸颊丰满,腰板挺直,女的介绍说,这就是我们要找的袁老先生。老人看上去状态很好,看不出有90多岁的样子。
  
  老先生要把我们往屋里让。我说我们就在门口谈吧。老人的儿媳妇张罗着搬来椅子,让我们坐定,说,你们谈,我去找丈夫。
  
  老人笑咪咪地跟我们说话,一交谈,发现交流很困难——他的听力不行。好在没几分钟,进来一男的,说你们来了啊,我在村口等你们呢——原来是他儿子。在他儿子在,我们的交流勉强能进行了。
  
  老人自我介绍说,我今年94岁了,农历二月初二生日。问他生在哪一年,他说记不清楚了,只知道属鸡。我们推算,他的生日应该是1921年3月11日。
  
  问他是怎么去当的兵?他说,被抲了壮丁啊,那年18岁。他儿子补充说,那天,老人在村口大樟树下卖柴,被国军拉了壮丁。当年,老人的家境并不好。
  
  老人记得他刚参军时的部队番号,是国军第十军190师,军长李玉棠,师长余锦源,团长的名字不记得了。问他去过哪些地方,打过几次仗,老人说记不清楚了。问他跟日本人打仗,战斗是不是激烈,他说还好。问他有多少战友牺牲了?他说讲不清楚。然后他又补充说有一次战斗死了两个,一个班长一个副班长。那个副班长是因为日本鬼子摸到了阵地面前,他的枪还横挂着不打,差点让全排人做了俘虏。排长一气之下将他在阵地上处决了。班长则是被日本鬼子的子弹打死的。他说,当时在战壕里,他在最前面,排长在当中,后面是班长。日军一枪打来,子弹从他的肩膀上方飞过,再从排长的腋下穿过,直接打在了在最后面的班长胸口上。他和排长的棉衣都被打破了,万幸是没受伤。可那个班长,当时就阵亡了。
  
  从老人絮絮叨叨的叙述中,这次战斗应该是在江西武宁发生的。查阅网络资料,江西会宁的战斗发生在1939年上半年,是会昌会战的一部分。据百度资料介绍,南昌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于1939年夏季发生的一场会战,日军第11军司令冈村宁次中将指挥3个师团在短期内打败了罗卓英指挥的第九战区右翼30几个师,占领了南昌,并打退了国军的反攻。这次会战从1939年3月17日打互到5月9日,国军投入4个集团军,20万人,日军投入兵力12万人。结果是国军伤亡51328人,日军伤亡24000人。老人说那次战斗中,跟他一起的战友,年龄最大的25岁,他是最小的。按照推算,这事发生在他当兵的第二年,他才19岁。
  
  会宁作战后,老人生病住院了。病愈后,参加了云南部队,在特务营呆了三年。他说,对日本鬼子的最后一仗,发生在江西丰都。老人说那时是8月。对于那天的战斗,老人说双方打得并不激烈。可有一发炮弹打来,将他所在的工事震塌了。他们6个人全埋在了里面,幸好工事是木结构的,塌后还留了一个洞口,他们六个人都从那个洞口里爬出来,捡了一条命。
  
  日本投降后,老人说,他所在部队在江西九江缴获了日军的35辆汽车。
  
  抗战结束后,部队在安庆呆了一年,然后调防到上海宝山县,接着就要调到北方打内战了。他就在那时脱离部队回了家。他说,那年他26岁,因为上海离家近,他想家了。
  
  回家后,老人结婚成家,做了大半辈子的普通农民。他育有三子,如今第四代中,最大的已经有15岁。
  
  我问老人有没有在历次的政治运动中受过冲击。他儿子回答说没有。因为他是被拉壮丁去当兵的,在部队一直参加抗战,从没打过内战,村里人都知道这段历史,谁也没为难过他。土改时,老人还当过一段时间的村长。他的三个儿子,也个个当过兵,入了党。
  
  老人没受过政治冲击,但也没享受过啥特殊待遇。如今,老人领着政府每月220元的高龄补贴,这是90岁以上老人都能享受的。
  
  他儿子说,老人身体一向很好,现在就是心脏有点问题。八年前老伴过世后,才停止了做农活,在这之前,分到他名下的承包田,都是自己打理。近四五年来,老人的听力越来越不行了,但视力却很好,如今看报纸都不用戴老花镜。在旁边听我们访谈的邻居大妈说,他在家里坐不住的,整天在村中转来转去,还经常拖带些柴草回家。老人现在每天自己做饭,说是儿孙家的饭太硬,嚼不动。我说老人年纪这么大了,村里的同伴不多了吧,领居大妈插话说,他很喜欢与村里的年轻人相处。
  
  老人的儿子说,日本鬼子曾经把他们棠村整个村子都烧了。原因是,维持会在溪口组织开会,点名问棠村的保长来了没有。保长到了会场,不知道是没有听到点名,还是胆子小,没答应。结果得罪了日本鬼子,一把火点了整个村,全村烧得只剩下三排房子。老人住的房子,就是那次被日本鬼子烧了之后重建的。
  
  老人18岁当兵,26岁回家,行伍8个年头,差不多参加了抗战全程。跟我以前访问的黄埔老兵们不同的是,由于他一直是普通士兵,因此,对于部队和战局的了解,没有当过军官的那些老兵们清楚。但好在老人没当军官,否则后来大半生的日子,可能就没那么安耽了。
  
  老人的儿子和邻居说,前段时间有人来采访时,他老人说得很详细。于是在网上搜索,发现曾经见过几次面的宁波一群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前段时间已经拜访过老人。
  
*********************** 
 
  现将他们采访到的情况摘录如下(记录人:岛主):
  
  寻访到奉化萧王庙镇棠村抗战老兵袁召坤老人,详细询问了老人抗战经历,并送上抗战胜利69周年慰问金500元。
  
  姓名:袁召坤
  生日:1921年农历二月初二
  地址:浙江宁波奉化市萧王庙镇棠村
 
  部队:国民革命军老人口述:(待整理中)
  我18岁那年参的军(1938年),部队是第十军190师,军长是李玉堂,师长只记得姓余,音是余正元(查资料是余锦源),我在部队里当的是步兵,一挺机枪要配6个人,我是机枪弹药手。部队驻地是杭州,新兵训练几个月后就分到萧山虎刀村守防,虎刀村是没多少人的一个小村。
  一年多后日军攻打杭州,后杭州沦陷,我们部队撤到江西。在江西整编训练6个月后,部队被派到长沙参加第二次长沙会战。在长沙部队打散,与班长等6个人游走在湖南平江的地方被四川部队(收容)拉编进去,四川部队的番号与长官都不记得了。在日军攻打江西武宁时,我所在四川部队又被打散,这次被云南部队拉编进去,云南部队司令长官是孙震。
  在云南部队一年多后,日本人投降,当时部队在上饶。接到命令,部队开拨到九江接收日军投降,收到了35辆汽车。
  26岁那年(1946)请假从上海回家,回家后一直务农。27岁结婚,生了三个儿子。老伴在8年前过世,去世时81岁。
  其它情况:
  有三个儿子,儿子均务农。经济上有高龄补贴200元/月。身体还行,但有心脏病及高血压。生活能自理。
    
  网络资料:1940年4月,军政部决定将第8军、第10军合并整编,并准备派遣入缅作战。5月6日,李玉堂就任合并后的第10军军长(副军长赵锡田,参谋长蔡雨时,辖赵锡田第3师、余锦源第190师、方先觉预备第10师),率部移往沅陵、桃源整训。但是随着远征军在缅甸的失利,第10军入缅的任务亦随之取消,但仍受军事委员会直接指挥,并入列为战略预备军。
  
*************************
 
  
2014-08-02_011537-1.jpg
  老人在自己的居所门口。
 
2014-08-02_011537-2.jpg
  老人和他儿子。
 
2014-08-02_011537-3.jpg
  夏夏将老人的访谈用专业设备录了下来。
 
2014-08-02_011537-4.jpg
  老人的叙述有些过于简单。
 
2014-08-02_011537-5.jpg
  告别时,老人起来相送,腰板笔挺。
 

标签: 寿星
最后更新:2014年8月2日

大道如水

浙江奉化人。退休。趁还有点体力精力,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宋代太白禅师考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 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桃花坑山在哪里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 写公众号有什么意义?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桃花坑山在哪里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宋代太白禅师考
仰视竹的风格 谁会再去做这样的明星? 世事难如意 剧变中的渔港 乡村教堂5座 冬 夜

COPYRIGHT © 2025 行摄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