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思书

  • 道古道今
    • 谈古论今
    • 感受生活
    • 自得其乐
  • 人物事物
    • 触摸人文
    • 竺氏探源
    • 寺观教堂
    • 乡村小庙
  • 影事往事
    • 边摄边写
    • 摄影杂谈
    • 网事记录
  • 客来客往
    • 高朋满座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 留言板
这些年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和思考
  1. 首页
  2. 感受生活
  3. 正文

30年前的茶山

2013年5月5日 2430点热度 0人点赞 3条评论

2013-05-05_001547-0.jpg
 
  80年代初,在我的中学母校求学的学子,大概都记得出了镇北面,穿过一大片农田后,有一大片茶叶山。每年的春季,总有几个星期,我们都要在这茶山上采茶。采完后,偶尔,还要从学校担了粪尿,去浇灌培育。
 
  至今我不知道这茶山的所有权是不是学校的。当年的学校,刚从文革走过来,让学生们学工学农学解放军,仍是一堂必修课。乡下没工可学,学解放军的条件也不具备,只有这学农,成本最低,也最方便。所以从小学开始,我都记得每个星期都会有半天“劳动课”。劳动课的本义是要我们学习劳动人民保持本色,但学生们劳作的实际效果是,一定能够为学校增加一点收入。所以在我看来,这茶山分明是学校的自留地,学校肯定非常喜欢。
 
  30年一转眼过去。当年的溪口,现在虽说还叫溪口镇,但往日的宁静早已被今日的喧哗代替。镇北面,过去这茶叶山跟镇区有很长一段距离,现在这一片缓冲地带全被密密麻麻的房子占了。有时候很奇怪,这变化始于何时?我这个差不多有一段时间总要来一趟的半个溪口人怎么会没有察觉?仿佛一夜醒来,就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了。
 
  周末的下午,突然很想去寻找一下当年我们劳动了三四年的茶叶山,想看看那儿现在成了什么模样。山的大概的方位我知道的,但具体是哪一座山就不大肯定了。于是,我用了最笨的办法,从母校老校区门口出发,开始寻找之旅。
 
  我们的母校,当年叫溪口中学,现在改成武岭中学了。我们就读时的老校区,现在由旅游学校占领着。当年出了学校门是土路,路边还有一条常年干涸的小沟,现在这路肯定是水泥的,旁边的沟也盖上了,可我感觉,这路怎么还没当年宽了呢?分明成了一条窄巷了嘛。
 
  出校门往西,走出这条窄巷,外面就是热闹一条的街道。过去这也是一条土路,旁边还有个晒谷场,其余的是大片菜地。现在马路拓宽了,叫财神殿路,路两边开满了商铺。在城市地图上,标记这一条马路的,应该是黄色繁华商贸区。往北走,穿过当年的后马路,现在叫中兴路(30年了,还是溪口镇上东西向的唯一一条大动脉),沿着财神殿北路,继续往北,穿过当年的稻田,现在的居民区,止步于茗山江南南岸。过去的茗山江是一条田畈中间的沟,土筑的坝,水是清的,长满了绿油油的水草,沟不宽,搁两块石板就跨过去了。现在宽广成像模像样的江了,江底水草长得仍然茂盛,但水似乎不怎么干净了。
 
  茗山江沿线有很多桥,过去这条土路过来有石板桥,但从今天的财神殿路穿过来,这位置已经没有了桥。于是,我往西行数百米,从经堂北路上的水泥桥上经过。
 
  过了经堂北路的桥,往北数十米,已经到了山边。山前有一块宁波城市学院实验基地的牌子,而右边则是一个校区——这一片校区的名字是我们当年的母校,叫溪口中学,实际上是溪口镇的初中。
 
  大马路断了,但沿山脚有小路。沿着小路走,左边是山,种植的全是花木,看来这城市学院的实验基地规模不小。右边是溪口中学的围墙。这一条路较似乎很远,慢慢地折向东北方向。我看着左边的这片花木山,似乎跟我们当年的茶山对不上号:不仅没有茶叶,山形也不像。
 
  继续往里走,时而发现山中有小屋数间,时有有狗拼命向我狂吠——好在它们都被绳系着脖子。一路上没有碰到人。
 
  一直走到溪口中学围墙的最北面,在山谷间一块平地上看到有一排玻璃暖棚,棚的东南北三个方向都是小山,我细一打量,找着了,就是这儿了!
 
  虽然当年的茶树一棵也不见了,代以之满山的花木;在当年一片瓦也没有地方,还长出了一大片玻璃棚。但是,山脚下的那条土路依旧没啥变化,而山的形态更是依旧。我们当年采茶。就是从这个位置开始的,老师在山脚下布置任务,一般是两人一组,从茶树丛的一头,横着开始采,到另一头结束。采得不干净的,如被老师检查通不过的话,还得返工。采茶这劳动,一般总得干上二三个小时,算是比较辛苦的。
 
  从这条路,沿着山脚往南走,左边是茶叶山,右边还是溪口中学的围墙,看来这学校的面积真不小。回到茗山江边,回头一看,哈,这山其实离我现在住的地方不远啊。每天早上起来,拉开窗帘,看到西南面小山坡上的一排松树,就是这山的山顶!
 
  庆幸我找自己当年的足迹还比较早,不知道过了若干年后,这一片又会变成啥样子,担心的是,许多东西,只有回忆,找不到实证了。

标签: 母校
最后更新:2013年5月5日

大道如水

浙江奉化人。退休。趁还有点体力精力,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 紫魂

    不是同一地方但有同一种记忆哦。记得那时原奉化一中旁的凤山上种得可能也是茶树呢,可我咋就记不清了呢?一句话:你是后生,记忆好!哈哈

    2013年5月6日
    回复
  • 大道

    你记的跟我记的不是同一个地方,上哪找茶树?哈哈

    2013年5月6日
    回复
  • 紫魂

    依稀旧景还在,庆幸!同一年代的人,记得我小学时拾过麦穗,中学时挑过粪桶,噢,是舀过粪便,我可没那么大劲哦。可我已忘了当时在凤山浇什么了?茶树?记不清了。后生记性好!哈哈

    2013年5月5日
    回复
  •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回复 紫魂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离开职场一周,顺便聊聊鞋子 退出职场的第一天我竟感冒了 这个8月,我告别了职业生涯 话说“二十里云”之“云南”“云北”及“过云” 唐代太白禅师考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
    话说“二十里云”之“云南”“云北”及“过云”唐代太白禅师考这个8月,我告别了职业生涯退出职场的第一天我竟感冒了离开职场一周,顺便聊聊鞋子
    微周记1919 汗水——乡村日子(六) 失而复得的影像(18):2008年6月 做阿哥拳头大 乡村教师单谟日--寿星谱(三) 对我的昵称“大道”的解释

    COPYRIGHT © 2025 行摄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