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思书

  • 道古道今
    • 谈古论今
    • 感受生活
    • 自得其乐
  • 人物事物
    • 触摸人文
    • 竺氏探源
    • 寺观教堂
    • 乡村小庙
  • 影事往事
    • 边摄边写
    • 摄影杂谈
    • 网事记录
  • 客来客往
    • 高朋满座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 留言板
这些年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和思考
  1. 首页
  2. 谈古论今
  3. 正文

50年前的“八一”台风

2006年8月1日 4972点热度 1人点赞 12条评论

  这些日子天天看到媒体说灾难,晚上偶尔看看电视,遥控器一按,看到在说唐山大地震。我的博客也老说灾难。说多了自己也觉得厌,不过今天是八月一日,在本地的历史上,还有一次重大灾难,值得回忆一下。那就是50年前的1956年的一场强台风。

  根据记载,1956年8月1日,第12号台风24时在象山县门前涂登陆,当时台风中心气压923百帕,风力12级以上,风速65米/秒,登陆后经过宁波、绍兴、杭州进入安徽省宁国县境内。这次台风被称这上个世纪登陆浙江的五个最强的台风之一。奉化市志记载:“8月1日,12级台风,暴雨、江堤、海塘决口,死188人,伤600余人,受淹农田14万亩。”

  各种史料记载照例很简单,但是那天晚上的台风,在人们的口碑传说中,就显得非常恐怖了。我母亲说,老家的一个石捣臼被风吹得跑了好多路,村子里好多房子被狂风暴雨冲走,村里有一个人家的童养媳就是那次被台风吹倒的房子压死的。我们老家已经是远离海岸的山村,风力况且如此之大,沿海边就更不用说了。

  参加工作不久,有一次下乡,去一个叫缸爿山的海岛,同行的一个土改期间参加工作的老同事说,当年,在缸爿山上收割了早稻的农民,在运稻谷回岸的时候,遭遇台风,船翻了,死了不少人。据说,当年县里指挥抗台的相当级别的干部,因为来不及转移,也有被台风卷走的。上个月我们去裘村,寻访当年布袋和尚居住过的庄下村岳林庄,村民就介绍说原岳林庄仅存的建筑,在那次台风中被被彻底摧垮了。

  听老人们回忆,那个台风损失惨重的原因有:第一,当然是风力强,雨量大。第二是防台设施不足。当年,海塘多数是泥筑的土塘,遇到强风大浪,很容易被冲垮的。杨村黄家滩塘、松岙北缺塘、嘉禾塘等,都在那次台风中决口多处,海水冲进村庄,因此,当年人员伤亡,也数这两地特别严重。第三是信息不灵,这个我们小时候很有体会,台风完全靠广播的预报,次数少,消息慢,就是如今,电视上播报的消息也跟实际情况差个半天一天的,今天尚且如此,更何况当年?而且台风来临时,往往有线广播就中断了,那个消息就只有靠“看云识天气”了。而且,1956年的时候,广播还不能做到进村入户。第四,民居简陋,泥墙屋不能抵挡水浸泡,茅草屋则最易“为大风所破”。第五,我估计是当年的指挥体系不灵。地方干部多数是南下的,他们对付台风并不内行。而且当年提倡“人定胜天”,人命不值钱,“为了集体的得益,可以牺牲个人的一切”。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在灾害面前,往往可能发生“迎难而上”的情况,增加无谓的牺牲。

  如今台风还是年年来,但是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沿海地区修筑的海塘,基本上是堆石坝或者是混凝土结构,防台标准大有提高;台风的运行情况已经了如指掌;居民的住宅标准与当年更是不可同日而语。更为重要的是,如今大家都以为“以人为天”,“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所以尽管这样的大灾天气还会继续发生的,但是大家对引起灾害的担心程度,并不如当年那么强烈了。

  50年,弹指一挥,当年亲历台风的绝大多数人们已经作古。就是那时候的小孩,现在好多已经可以做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了。时间可以冲淡一切伤痛,但不能抹去记忆。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写下这个日志,让自己不要忘记过去。

标签: 暂无
最后更新:2006年8月1日

大道如水

浙江奉化人。退休。趁还有点体力精力,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 黛眉

    恩,英雄写的诗那些字我都认识,老师有教过

    2006年8月10日
    回复
  • 大道

    英雄写于去年的那次台风吧,这诗真不错,通俗,表达一种情绪[smile]

    2006年8月10日
    回复
  • 英雄

    台风来临前
    开启浴霸
    熄灭心跳的马达
    坐在马桶上
    蒸桑拿

    空气中集合的酸味
    争先恐后
    挤进我的呼吸

    我说,达不到欧三
    你们中和一下
    于是他们依偎在磁砖上

    思想慢慢趋于平静
    头顶的灯光
    却愈显复杂
    他说,想吸干我的汗水
    行,我说,
    那到另一个地方下场雨吧

    雨的名字叫海棠

    2005-7-18 22:38:28

    一年又过去,又一个台风……

    2006年8月10日
    回复
  • 不爱那么多

    儿时听老人讲过太多那时的传说
    村民都往山上跑
    说有一户人家,潮水把自家的船带到了窗前,救了全家
    在我二十多年的记忆里,台风天就是老爸出去防台,然后有惊无险地回来。。。

    2006年8月4日
    回复
  • 大道

    游子看来是过来人了。
    谢谢nemo表扬!

    2006年8月3日
    回复
  • nemo

    写得真好

    2006年8月3日
    回复
  • 黛眉

    50年前大道连影子都没有呢,老什么,正当年呀

    2006年8月3日
    回复
  • 大道

    人生一世,还是天天开心最重要[lol]

    2006年8月3日
    回复
  • 晚风

    现在越来越会想起以前,想起小时候,看来年龄也让人感伤。

    2006年8月2日
    回复
  • NoNo

    正年轻着呢。年轻人的回忆是新潮。不信——问比你更年轻的[GoodLuck]

    2006年8月2日
    回复
  • 大道

    大概是老了,呵呵

    2006年8月2日
    回复
  • 秋日暖阳

    怎么就到了回忆的年龄了.

    2006年8月2日
    回复
  •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回复 nemo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 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桃花坑山在哪里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 写公众号有什么意义? 纪念儿子踏上社会十周年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桃花坑山在哪里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华家池的洪水 数码摄影日志(27):2004年12月 令人压抑的一星期 数码摄影日志第二季(19):2006年7月 黄昏时分 景因人而活

    COPYRIGHT © 2025 行摄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