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思书

  • 道古道今
    • 谈古论今
    • 感受生活
    • 自得其乐
  • 人物事物
    • 触摸人文
    • 竺氏探源
    • 寺观教堂
    • 乡村小庙
  • 影事往事
    • 边摄边写
    • 摄影杂谈
    • 网事记录
  • 客来客往
    • 高朋满座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 留言板
这些年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和思考
  1. 首页
  2. 感受生活
  3. 正文

20年前,从北京一晃而过

2012年7月10日 2646点热度 0人点赞 3条评论

2012-07-10_105654-0.jpg
 
  像我这样年纪这样职业的人,仅去过北京一次的,恐怕已经不多了。下午,是我第二次去。
   
  第一次,也是上次去北京,已经20多年了。1991年12月,我随领导去北京拜访有关部委,并参加本地一家企业在梅地亚中心举行的商品发布会,在北京呆了三四天。领导带我去,主要是看我平时工作比较辛苦,去北京除了给他们做服务工作,还可以放松一下。我们到北京后,拜访了几个部级单位,把该办的事情办完。最后还有那个商品发布会。领导看没啥大事了,让当时在驻京办工作的我的一同学,带我参观故宫。当年我那同学虽说在北京已经工作了几个月,但也从没去参观过这些景点,所以两人都是头一回游故宫,看什么都新鲜。印象中,故宫好大,从天安门进去,到后门出来,花了大半天时间。
 
  当年我们都穷,毛主席纪念堂是免费的,排队参观了。上天安门城楼要另外加钱,我们没上去。故宫里面的好多展览,都要另加线,也一个没进。就沿着中轴线走,大半天时间下来,累得我们两个腰酸脚疼。出了故宫,我们找了个小饭馆吃饭,点了两个菜,老板问我们要不要鱼,我们说来一份吧。结果等前面两个菜吃得差不多的时候,伙计将鱼端了上来,比洗脸盆小不了多少的一大盆鱼汤,咣的往桌一放,把我们两个惊呆了:首都人民好客气啊,如果这鱼先上桌,我们啥都不用点了,光吃鱼就能把我们俩吃撑了。
 
  这顿午饭加晚饭吃完后,我们回到酒店,本来第二天上午让我们去参观八达岭,下午赶回来参观商品发布会。到了酒店,领导已经见了准备开商品发布会的厂长,听了他们的汇报,看了他们的材料,对我说,不行,你们明天不能去八达岭了,先把材料修改一下,他们的整个活动安排都不行。于是,听领导吩咐完了之后,我半夜时分开始修改会议的安排和领导的讲话,包括那个厂长的讲话都得我修改,而且几乎是重写一遍,等任务完成,东方已经开始发白了。
 
  稍眯了一会儿,赶紧将材料送到宾馆的服务部打印。打印后再复印,当年的打印复印速度慢,将忙完这些,已经时近中午。吃完午饭,又马不停蹄地赶往梅地亚中心的会议现场,接待邀请来的客商、媒体记者。直到发布会结束,晚饭开始前,一刻也没停过。
 
  晚饭是在梅地亚中心吃的。餐厅的暖气开得真是足啊,吃得我们满头大汗。我们南方去的人,习惯把衣服厚厚的穿足了,室内室外一个样,可以调节的,最多就是一件外套。可北方人在外面时厚厚的,进了室内就只剩下一件单衣了。那个晚饭吃得实在遭罪,吃到一半,我实在忍不住,跑到洗手间,把毛衣全脱了,只剩下一件衬衣。没想到饭一吃完,领导们说走就走,我换件衣服的时间也没有,跟着领导跑出大厅,发现外面正下着雪。一件西服加一件衬衣,跑到零下一二十度的外面,这反差实在太大了。幸好车子马上来了,我钻到车里,感觉好了点,等车开到住地,我马上跑到宾馆大堂,这才算没挨冻。我们同去的市服装总公司老总,出差总跟我住同一个房,那些年正流行太空棉,他里面穿着一件太空棉衬衣,外面套了一件夹克外套,在纷飞着大雪的大街上昂首阔步行走,吸引了许多路人的眼光。我说你这广告可做得真好!回来后,他特意给我批了几件打了很低折扣的太空棉衬衣,伴我度过了好几个冬天。
 
  商品发布会结束后的第二天,我们就回来了,这一易20多年过去了,我再也没去过北京。
 
  那年去北京,印象深刻的事情还有这么几件:一是到国家部委机关去拜访领导。每个大门前都有站岗,出示介绍信后才给放行。每次都是到了单位之后,我临时在空白介绍信中填写对方单位的名称。没有桌子平台啥的,好几次我都是趴在墙上填写。到了大机关,看到他们的办公条件实在差。处长副处长不用说了,多人挤一个办公室,就是司局长,也少有单间办公的。有一个机关,我们要找的人正在开会,同办公室的人让我们等一下,他在一个很大的桌子下,抽出一张长板凳来,说,你们在这坐着等吧!我忍不住掩嘴偷笑:这长凳,在我们最偏远的乡政府,恐怕也不好找了。
 
  在另一个机关,要拜访的领导长什么样子,我们的领导也忘记了,于是拿着名片问过去,在一个两人对坐的办公室,有一个领导闻声起身,迟疑地握着我们领导的手,却想不起我们的领导是谁了,于是我们的领导再重新发一遍名片,对方这才像突然想起来了一样:哦哦,是你啊,我们见过……
 
  当年领导们办的什么事情,我全忘记了。感觉最好的是一个晚上,跟着与我同室的服装总公司老总去拜访部办公厅主任。开始我还不敢去,老总说他们是老熟悉了,跟到了自己家一样,尽管放心。果然,到了那大主任家之后,发现那个大主任一点架子也没有,还切了西瓜让我们尝。大冬天的能吃到西瓜,对于我来说,太稀罕了。1990年代初啊,夏天吃西瓜,我还得掂量一下子呢。
 
  当年,大街上的大众交通工具是面的,黄色的,北京人叫“蝗虫”。有一次我们在宾馆门前等车,几个面的司机闹着玩,其中一个突然从车子里抽一把刀,作势要刺另一个人的车胎。我们的驻京办主任是个女同志,骂道:干啥啊,吓死人了!那司机闻声,笑嘻嘻地说玩笑玩笑,把刀收了起来,看得我心惊肉跳。北京当时也有出租车,车子堵在路上不走,计价器也往上跳。有天傍晚,同去的一个同伴受同事委托,要去看一下在北京上大学的同事女儿,并捎给她一点钱,结果,出租车七弯八绕的到了学校,等在诺大校园里找着那学生,她父母捎给她的钱还不够我们付出租车钱……
 
  北京那个年头最便宜的大概是大栅栏那一带的的皮夹克了。一色的小店铺,卖的全是廉价的皮夹克,记得我也在同伴的指导下,买了两件回家。两件亚克一件我穿,一件老婆穿,而在样式上看,黑不溜秋的,男女一个样。这两件夹克,我们也穿了好多年,样子虽然不咋的,但保暖性确实不差。
 
  吃饭也便宜。除了我跟同学那顿饭外,我们吃得最多的是涮羊肉。满满一桌十来个人,个个吃个肚圆,花的钱还不够我们在家乡饭店吃上半顿。而且那味道着实令人怀念。回家之后,我花了大半个月的工资去买了个铜火锅,想如实炮制,可不知道这火锅的结构不行,还是我们的木炭温度不够,火锅的水从没烧开过,后来当废铜卖了。
 
  不过,大饭店的饭菜可贵了,我们开商品发布会那天,晚上的执行宴会是那家企业出资的,听说席间喝的椰子汁,要好几十元一听。我们同桌中有一北京司机,一口气喝了好几听。临近结帐的时候,听说要这么贵,我们暗暗骂那人:他肯定是明白的,所以,一口气喝掉了我们好几百,相当于我们几个月工资啊!
 
  头一次坐地铁,也是那次在北京,就是我与同学去故宫那天。线路他也不熟,坐过了一站,回到地面后,往回走了半个来小时。那时候我就感慨,这大城市,真不是人呆的地方。
 
  20多年过去了,我们这小地方已经变得让我们自己经常找不着路了,这北京的变化肯定更大了,不过20年前的那次,除了在故宫游玩了一天,我都在忙着埋头做事,去过没去过一个样,再大的变化,对我来说,也没多大意义。再者说了,中国的大城市,哪个不是同一个模子出来的?况且,听说我这次去的地方是远离城市的山沟沟,北京,仍然只是一晃而过而已,哈哈!
 

标签: 北京 旅行
最后更新:2012年7月10日

大道如水

浙江奉化人。退休。趁还有点体力精力,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 老哥

    二十年前你去的时候,我刚好在北京读大学呢,早知道我给你当导游啦,哈哈!对于北京的感慨真大,这二十年,变化的不仅仅是城市,人的变化感觉比这社会还大!我大学毕业后,也没再去过北京,悲哀啊!
    [reply=大道,2012-07-17 02:19 AM]哈哈,时光不可回流嘛![/reply]

    2012年7月11日
    回复
  • 云水心

    第一次去北京是89年12月底,也是第一次在宁波庄桥军用机场坐飞机,等行李和证件检查好后,就兴奋地蹦跳进去了,结果后面传来一声呵斥,停止,回头“哎呀,妈啊”不知啥时冒出来,后面直挺挺站着一位荷枪的军人,威严的盯着我,示意我后退:原来要进行安检;检查人员用一种看下里巴人神色的看着我,让我重走安检门。
    所以,第一次坐飞机,进了二次安检门,头次蹦进去,第二次走进去,二次安检门都没响,但把我吓了一大跳。
    [reply=大道,2012-07-17 02:19 AM]你比我早坐飞机好多年啊![/reply]

    2012年7月10日
    回复
  • 沈红

    哈哈,俺也只去过一次,是跟旅游团去的,印象就是长城比较雄伟。
    [reply=大道,2012-07-17 02:20 AM]长城我还没看过呢[/reply]

    2012年7月10日
    回复
  •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回复 云水心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宋代太白禅师考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 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桃花坑山在哪里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 写公众号有什么意义?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桃花坑山在哪里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宋代太白禅师考
    陡门桥大觉禅寺 松岙龙华禅寺 围着山转——201635 寿星邬苗兴病了 方言笑话:关于“格娘”的对话 雪窦寺之2012年最末一夜

    COPYRIGHT © 2025 行摄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