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思书

  • 道古道今
    • 谈古论今
    • 感受生活
    • 自得其乐
  • 人物事物
    • 触摸人文
    • 竺氏探源
    • 寺观教堂
    • 乡村小庙
  • 影事往事
    • 边摄边写
    • 摄影杂谈
    • 网事记录
  • 客来客往
    • 高朋满座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 留言板
这些年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和思考
  1. 首页
  2. 触摸人文
  3. 正文

黄埔老兵林克权辞世

2011年12月21日 2895点热度 2人点赞 3条评论

2011-12-21_235930-0.jpg
  
  12月5日一大早,在我的博客《黄埔老兵林克权》一文后面看到有访客留言:“2011年12月4日晚上12点多升天,我的外公,您终于可以和外婆到天堂团聚了;您终于可以到天堂和您的出生入死的兄弟相聚了。向我亲爱的外公——敬礼!!!”
  
  我虽然没跟这位访客见过面,但我知道,这是林老先生的外孙留的。这一消息很令我意外,因为就在此之前的半个月,11月20日下午,我刚刚去过林克权老先生的家。尽管林老先生的身体状况不好,但那天,他还是回忆起了我跟他初次见面,是在“走廊”上。两年前的2009年冬的一天,在奉化市福利院的走廊上,我头一次看到的林老先生,是他痛哭流涕的样子——他误认识我找他是要他“交代情况”,他哭着说我该交代检查的事情都交代过了,为什么还不放过他?那时候,他的老年痴呆症状已经很明显了。虽然第二个星期我再去时,他比较高兴,也比较清醒,但他自己也说,糊涂的时候认不出儿子儿媳,叫不出自己的名字。至于自己过去的经历,更是一点也说不出来了。
  
  去年4月底,我第三次去福利院找老先生。福利院工作人员说,因为他的病情比较严重,搬到一楼住了。我到他房间时,他正半躺在床上看书,见到我,非常兴奋,像见到了老熟人一样跟我打招呼。我问他是不是认识我?他说当然认识。他送了他第二次去时拍的照片,以及那年我们印的一本影集,他很高兴,一再表示感谢。我让他在画册印有他照片的那一页上签名,他很认真地签了,还很抱歉地说手抖得厉害,字写得不好。那天我临走时,他还坚持不让我帮忙,摸索着自己下床,慢慢穿了鞋,将我送到院子里,看我上车,挥手告别。
 
2011-12-21_235930-1.jpg
  ▲2011年4月30日,我第三次去福利院看望的林老先生。
 
2011-12-21_235930-2.jpg
  ▲林老先生的签名。
   
  今年春节期间,我第四次到福利院看望老人,找到他住的房间,意外得知,他已经在大年三十那天,由他的家人接他回老家了。我问起原因,福利院的工作人员说,因为他老年痴呆症日渐严重,福利院管不住他了,只好让家人接他回家,听说家里人专门请了保姆照顾他。福利院保育员跟我说,别看他平时做事说话都糊涂,但只要一谈到国家大事,尤其是黄埔军校的事情,就会两眼放光,只是不知道他到底在说什么。
  
  去年过年后事情多,直到“五一”时,我才与妻一起去桐照乡下看他。在村里问了许多人,终于在村北一条小溪边找到了他家。那次去时,因为是节日的缘故,他家的院子里非常热闹。他的女儿女婿、两个外孙女及她们的孩子们,加上邻居,满满一院子人。老人坐在院子一个角落,有个男保姆寸步不离的看护他。5月的午后,阳光已经有些烤人,但老人还穿着好几层的毛衣和厚厚的外套,胡子拉碴,看上去状况很不好。他的家人介绍,大年三十接他回来的时候,他连路都不会走了,现在的情况已经大有好转,虽然脑子糊涂得厉害,但胃口极好,只是脾气还那样急躁,跟年轻时一个模样。说话间,他的重孙孙们在院子里淘气了,他气恼地嚷嚷,让孩子们不要顽皮。我问你知道他们是谁吗?他说不认识。我又问:那你还认识我吗?他说不认识,你不是台湾来的就是香港来的。看来,一年不见,他的老年痴呆症确实非常严重了。
 
2011-12-21_235930-3.jpg
  ▲2011年5月1日,老先生对他的重外孙在院子里玩三轮车大为不满,认为太危险了。
 
  5月底,宁波有个关爱老兵的志愿者找到我,向我了解老兵们的情况。我带着他们,再次到林老先生家。那次去,林老先生的状况依旧,仍然认不出我是谁,仍然以为我们不是台湾来的就是香港来的。志愿者们向他打听过去的经历,他说不会讲了。我向志愿者们介绍,他曾在远征军200师服役,远赴缅甸作战,在战场上九死一生。200师的师长戴安澜将军的英文翻译张应其,受伤之后,是他从战场上背出来的。老人听到张应其这个名字,突然说:“张应其啊!”,然后呵呵呵笑了。
  
  我一看有戏,这个名字大概勾起他的回忆了,赶紧问,他是不是您从战场上背下来的,他说是。又问,怎么背下来的,战场上的经历能说吗?他喃喃说,不记得了,这太长了。又说,当年我们是学生兵啊,然后他看着我给他的照片上的自己,喃喃自语,现在样子已经有点变了。接着,又陷入沉默。看来,虽然他的病情已经非常严重,但生死兄弟的情早已牢牢地刻在他的记忆中,即使在漫长的岁月之后,还不时的出现在脑海里。
 
2011-12-21_235930-4.jpg
  ▲2011年5月29日,随同关爱老兵志愿者走访林老先生的,有几位是宁波的在校大学生。
   
  老人自己不能说,他的女婿给我们说了很多他的事情。他说,老人过去也不经常在家人面前提过去的事情。桐照人印象中,他过去长得很高大,有军人气概,像是个当过大官的样子。就在老人85岁高龄的时候,他还能骑着三轮车,化几个小时,到城区看望他的儿子。老人的身体不济,是近几年的事情。就是现在,除了脑子不好、患有疝气外,其他都很正常,每天的饭量比年轻人都大。
  
  他女婿说,林老先生家四兄弟一妹妹。妹妹嫁在河泊沙村,90岁了,还健在。在四个兄弟中,他排行老三。老四去世最早。老大80多岁的时候也去世了。老二去了台湾,目前还健在,20年前曾经回来过一次。算起来如今已经97岁了。前不久老大的儿子特意去台湾探望了叔叔,回来说老人家身体很好,腰板笔挺,问家门口的那条小河还有没有水。林克权老先生也对家门口的小河情有独钟,老说这儿住着不好,嚷嚷着要回老家——家门口的小河改造之后,过去洗衣的埠头上,被水泥抹了面,又挖了井,跟他小时候不一样了。老人找不着小时候的小河,以为自己的家也不是家了。
  
  老人住在老家,由女儿女婿照顾,又化2000元月工资请了一个本地男护工盯着,也算是照顾得很好了。节假日,住在城里的孩子们来看看他,时不时的热闹一回。我想,如果老先生的头脑清醒着,不知道该有多高兴!
  
  今年10月,我换了工作,没想到的是,黄埔老兵这一块归我分管。换班不久,宁波黄埔同学会的会长,也是一位年近90的老兵来奉化慰问战友们。我陪同他,在城区走访了两位老兵,看到我跟老兵们关系如此熟稔,会长很高兴。他说他年事已高,无法到乡下一一走访了,委托我代为慰问一下。因此,我又一次遍访了老兵们的家。说实话,跟老兵信接触两年多之后的这段时间里,已经去世了两位,还有几位的身体也大不如前,我心里挺沉重的。意外的是,这次拜访林老先生时,他竟然能回忆起我跟他初次见面的场景,我还替他高兴。没想到,仅仅半个月,看上去挺健康的他,竟悄然辞世了。
 
2011-12-21_235930-5.jpg
  ▲2011年11月20日,我代宁波黄埔同学会会长慰问林老先生,他在发放慰问金的表格上签名。 
 
2011-12-21_235930-6.jpg
  ▲老先生的签名写了好长时间,他写了“谢谢”,并且写了好几个“桐照人”。
 
2011-12-21_235930-7.jpg
  ▲提及战友张应其时,老先生又哭了。
 
  新工作挺忙,他去世那几天我无法脱身前往送行。半个月后,我约了博友江幼红再次来到林老先生的家。进到院子,看到他的护工还在。那护工一见我,就满眼悲戚地说,老人已经去世了。我说我知道的,今天特意来看看。他打电话叫来了林老先生的女婿。他女婿也是一脸悲痛,对我们的到来一再表示感谢,说,老人身体一直挺好,胃口也一如从前,病倒那天还去散了步,回来说有点累,躺下后再没起来。导致老人去世的最后病因是疝气发作,年纪这么大了没办法手术,结果在床上躺了五天就辞世了。
  
  最后一次见到林老先生时,我看他有点头绪,再次提及张应其这个名字,老人再次肯定了他从战场上背下来的经历,没一会儿,竟然又是涕泪交加。他的家人们说他又想起过去的事情了——看来他们已经对此习以为常。当我在得知林老先生的死讯时,猛然想起,我跟林老先生的交往,竟然始于他的眼,终于他的泪。念到此,不禁惆然。
  
  在我寻访到的10位老兵中,就林克权老先生的资料最少。不仅是因为我认识他的时候他自己已经讲不清楚,而且由于当年无何止的“运动”,他生前都没敢跟孩子们讲,以致于他的孩子们也不了解。而跟他同辈的知情人又大多不在世了。我知道,肯定有许多惊心动魄、刻骨铭心的心路历程深埋在老人的心底,不为人知。随着他的辞世,这些本应留给后人们的宝贵财富,永远丢失在滚滚尘世中了。
  
  原林克权老先生在天国安详、幸福!
 
2011-12-21_235930-8.jpg
  ▲我与林老先生的合影。2010年4月30日,博友江幼红摄。

标签: 寿星
最后更新:2011年12月21日

大道如水

浙江奉化人。退休。趁还有点体力精力,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 暮雨晨风

    新工作挺忙,他去世那几天我无法脱身前往送行。半个月后,我约了博友江幼红再次来到徐老先生的家。进到院子,看到他的护工还在。那护工一见我,就满眼悲戚地说,老人已经去世了。 先生把林老先生误写成徐老先生了,嘿嘿!
    [reply=大道,2011-12-23 10:06 PM]不好意思,马上改正。非常感谢[/reply]

    2011年12月23日
    回复
  • 宁静

    愿老人在天堂一切安好!
    [reply=大道,2011-12-23 10:06 PM]希望天堂里不再有战争和斗争。[/reply]

    2011年12月23日
    回复
  • zkwjk

    经过这么多的生活坎坷,他可能已不想再多说。

    2011年12月22日
    回复
  •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回复 zkwjk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离开职场一周,顺便聊聊鞋子 退出职场的第一天我竟感冒了 这个8月,我告别了职业生涯 话说“二十里云”之“云南”“云北”及“过云” 唐代太白禅师考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
    话说“二十里云”之“云南”“云北”及“过云”唐代太白禅师考这个8月,我告别了职业生涯退出职场的第一天我竟感冒了离开职场一周,顺便聊聊鞋子
    微博周记2012—24 8月8日·看人·看电视 一个消失了的小村的影像记忆 尚田安岩村 北山禅寺 别人的平安夜

    COPYRIGHT © 2025 行摄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