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思书

  • 道古道今
    • 谈古论今
    • 感受生活
    • 自得其乐
  • 人物事物
    • 触摸人文
    • 竺氏探源
    • 寺观教堂
    • 乡村小庙
  • 影事往事
    • 边摄边写
    • 摄影杂谈
    • 网事记录
  • 客来客往
    • 高朋满座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 留言板
这些年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和思考
  1. 首页
  2. 网事记录
  3. 正文

又一个日志被推荐上了新浪博客首页

2007年6月5日 3581点热度 0人点赞 7条评论

[align=center]2007-06-05_123044-0.jpg[/align]
  昨天中午看自己的新浪博客,看到一个题为《红尘》的日志游览量异常增加,访客也多是一些陌生面孔。到新浪博客首页一看,果然,这个日志被推荐到了首页上。

  推荐的标题也改成了《镜头中的红尘》,一想,这标题比我原先起的《红尘》要贴切一些。

  这张照片是五一黄金周期间,在溪口武岭头拍摄的。当时,溪口风景区内人流涌动。这些年,借黄金周之际外出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每个节日,我总会到溪口去走一走,看一看,顺便拍些照片保存下来。在现在这个时期看起来,这些照片似乎司空见惯,没什么特点,但是难保过了十年二十年后甚至更长时间后,这些照片会有什么用处。时代的变迁,从影像中更能看出来。

  记得那天,这个年轻的出家人,手持一个时尚的小相机,非常活跃地在为似乎是一家人拍照合影。他的形象阳光、充满活力,与印象中的低眉顺目的和尚似乎有很大的区别。在他为别人拍照的同时,我在旁边也悄悄地按下了快门。

  拍回来之后,我一直琢磨不透,这几张照片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如果光是从人像的角度看,这些照片拍得应该不算太差,但也仅是几张人像片而已,似乎少点儿什么内涵。如果是猎奇,倒也是一个题材,不过现在同类的片子已经不少见了。前两天,新浪博客更新,一下子想不出什么内容了,于是匆匆忙忙之中,把这几张照片给贴了,下面还加了一段中性的文字:

[font=楷体]  在风景区,看到一个年轻的出家人,拿着时尚相机,给一起旅游的同伴们拍照。[/font]

  由于上了博客新浪首页的缘故。这个日志到今天中午为止,浏览量过了70000,评论也将过百。观日志,有时候更有意思的还在于观日志者的评论:

[font=楷体]  “僧人的生活,也同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而发展,这很正常,但我们又何曾有僧人看待人生的那份坦然与自在呢?”

  “出家人除了是修行之人以外,跟普通人并无差异.。或许,他是在体验生活吧。这对修行很重要的哦。”

  “也许是印象使然,出家人不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吗?他们不是应该在庙里念经才对。怎么跑到红尘中享乐来了?”

  “每个人都有欣赏美的权利,就连佛祖也一样吧!”

  “出家人为什么不可以以现代的生活方式来参禅悟道呢?整理端坐诵经伴着青灯古佛,世人多认为出家人的生活本就该是如此,这不过是受文学影视作品的影响而产生的对他们的一种误读。出家人同样有发现美好、感受美好、记录美好的权利!”

  “一道独特的风景。虽然如今佛门不清净,但也难得看他骨清相朗。我喜欢有他的风景,同门中人,善哉善哉!”

  “出家人用时尚相机又怎样?高科技带来的美好每个人都可以享用!”

  “这位出家人长得蛮好看的嘛~~人家心中有佛,你管人家在欣赏什么啊~~
好!拍得好!”

  “出家人怎么了?如今科技发达了,贴近社会,跟随社会发展的脚步有什么不好,人家只不过用数码相机拍了些照片而已,用的着这么大惊小怪么。”

  “僧人的生活,也同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而发展,这很正常,但我们又何曾有僧人看待人生的那份坦然与自在呢?”

  “我佛慈悲!世俗可以污浊我的身,但无法动摇我的心!”

  “正常,有何大惊小怪的,没见过世面,什么时代了,还用老眼光看和尚?”

  “出家人他还是人,他没成佛也免不了贪婪红尘。比尘世间的人多的是忍。看不惯只是因为我们用苛刻的目光看待他们。宽容点也是做俗世人的道理啊。”

  “和尚信佛而不是佛。佛家乃和尚之家。道则为行道,总归人也。人有七情六欲啊,佛家心动体不能性,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和尚需要丰富的生活。”[/font]

  呵呵,看得出,如今这个时代,是个宽容的时代,变化的时代,多元的时代。

标签: 暂无
最后更新:2007年6月5日

大道如水

浙江奉化人。退休。趁还有点体力精力,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 求缺之士

    五六年前,我也教过一个学生,一个四十有余的和尚——时任岳林禅寺筹建处副住持,在当时私车拥有量极少的情况下,每天他都是自己开车来听课,自己开车回去的。当时我的好奇程度肯定超过他的求知欲望,问“你学电脑干什么”,他说“也是被形势所逼,寺里要做网络、建网站,都需要点计算机知识啊”多有先见,什么概念。

    也接触过雪窦寺方丈—— 一位三十多岁的大学生,学识渊博、口才极好,时时用佛学理论解释这个世界,自叹不如!

    由此,我也有点相信佛、命的存在了。

    2007年6月10日
    回复
  • 淇言也善

    摄眼就是与众不同!

    2007年6月10日
    回复
  • lvm

    你的照片是怎么上传的?[sad]

    2007年6月6日
    回复
  • 晚风

    我昨晚去看首页的时候没有。:(我的最后留言删了吧。

    2007年6月6日
    回复
  • baby

    大道果然好摄善摄,那边厢《方桥夕照》刚被《都市快报》引用,这边厢《红尘》又荣登新浪博客首页,好事频登门,大道非凡人,一个字,强;两个字,很强;三个字,非常强;四个字,无比之强;五个字,实在是太强;六个字,强得不能再强……

    2007年6月6日
    回复
  • 菲菲

    看着这些评论,我想起了三年前考驾照:尼姑也考驾照,居然跟我是同一个教练!路考考了二次没通过,第三次还准备贿赂考官,我当时傻了,尼姑比我们懂世俗! 恭喜大道!

    2007年6月5日
    回复
  • 旖旎生活

    出世与入世是一样的,只要心里还存念着美好。

    2007年6月5日
    回复
  •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回复 晚风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宋代太白禅师考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 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桃花坑山在哪里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 写公众号有什么意义?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桃花坑山在哪里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宋代太白禅师考
    也是玩伴 陪蒋成送照片 三个和尚与水的经典故事 误登深坑山 过完了年 故园惊梦

    COPYRIGHT © 2025 行摄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