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思书

  • 道古道今
    • 谈古论今
    • 感受生活
    • 自得其乐
  • 人物事物
    • 触摸人文
    • 竺氏探源
    • 寺观教堂
    • 乡村小庙
  • 影事往事
    • 边摄边写
    • 摄影杂谈
    • 网事记录
  • 客来客往
    • 高朋满座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 留言板
这些年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和思考
  1. 首页
  2. 网事记录
  3. 正文

《方桥倒了》片断被都市快报引用

2007年6月11日 2322点热度 0人点赞 3条评论

[img=right]attachments/month_0706/t2007611124813.jpg[/img]  前些日子,在这个博客中发了《方桥倒了》的文章。过了几天,一QQ朋友在网上说,有几个问题要问我。

  在QQ上聊了两次,知道这位朋友原来是《都市快报》的记者,他想写一篇关于方桥的报道,想引用一下我的日志中的内容。我当然同意了。

  又过了几天,在温州的博友“路之“在我的博客中留言道:“在都市快报上看见你的大作,祝贺!”

  嘱同事帮我找找《都市快报》,想看看上面是怎么样引用的。可是找了报纸,没看到。今天在网上搜索,终于找到了,全文原来是这样的:

[align=center]方桥分成数段打捞
百年钢桥被撞倒之后 每天都有上百人来看它
《101岁奉化老方桥被撞塌了》后续 [/align]
[align=center]通讯员 邬亚永  本报驻宁波记者(见习)邵巧宏[/align]
 
[align=center]2007-06-11_124857-0.jpg[/align]
[align=center]摄影爱好者大道(网名)拍下的方桥夕照[/align]
  
  今天,是方桥打捞的第5天。

  方桥镇的老杨又跑到江边来看了,打50前年老杨出生起,这桥就在,现在它倒了,老杨心里总是没着没落的。

  这几天,不光是方桥镇的人老在江边耗着,每天都有各处来的上百人来看正在打捞中的方桥,他们有的是路过的、有的是专门来看的——这座伴着好几代人一起成长的方桥,成了人们最关心的事。

  5月23日,101岁的方桥被一艘200吨位的空货船撞上,桥身严重受损,大半浸入奉化江(详见本报5月24日第5版)。

  倒塌后的方桥堵塞了航道,为了尽快疏通航道,6月1日下午,方桥的打捞正式开始,预计将在10天内完成。
  
  方桥被切割后再打捞
  
  6月1日下午3点半,两个潜水员对方桥水下部分进行了勘测,基本明确断桥陷入河底淤泥50多厘米,最深处80多厘米。由于有淤泥,方桥的重量有100多吨。

  当天,打捞船“苏通航工006”已抵达现场就位。但由于该船最大起吊能力只有60吨,方桥要被切割成四五段后再进行打捞。

  考虑到最近该河段航运紧张,承接打捞工作的航务公司也已派了10位技术人员同时作业,每天工作20个小时,以加快进度。

  打捞过程中,相关水域仍不能通航,海事部门也将派遣人员进行24小时巡逻监管。
  
  一年有360天是要从方桥上过的
  
  奉化江将方桥镇分为两部分,以江为界,北面是老街,南面是新街。方桥村的村民,一年365天,有360天是要从方桥上经过的。

  对土生土长的方桥人来说,百年方桥熟悉得就像自己的亲人,是生活的一部分。

  德国设计师设计、工艺先进、比宁波的灵桥还要早好几年,它是古镇的象征,也是人们的骄傲。

  方桥曾被撞过三次,每次都被修复了。但这一次它是真的倒了。

  “我是真正的方桥人,离开方桥镇已经有十几年了,还记得小时候在我脑子里印象最深的就是方桥,突然看到新闻说是方桥被撞塌了,没来由的一阵伤感,方桥人倾注在这桥上的感情太深了。”网友hm多年没回老家了,知道方桥塌了,久久心情不能平复。

  “好长时间不敢相信,有种说不出的伤感。”22岁的西西说出了很多方桥人的感受。

  大道(网名)是位摄影爱好者。住在奉化城区的他,为了拍出方桥的神韵,每年他都要专门去好几趟方桥。

  方桥倒了,他把以前拍的照片放到了自己的博客里,“方桥的照片一直没拍好,这么一倒,这些照片就成了遗像。”

  奉网论坛里,还有网友第一时间开帖直播方桥的打捞过程,也有人已经开始讨论方桥重造的问题……
  
  方桥是否恢复原貌?
  
  据了解,打捞完毕后,将在原来的位置建造一座新桥。

  新桥是否会恢复原貌,作为方桥人的象征永远地保留下来?

  从文物保护的角度来说,有人觉得应当按它原样重建;但是从实用的角度看,按新标准建新桥更加有利于通航通行。

  “桥是一定要造的,名称也不会变,但造一座什么样的桥,我们还需要些时间做进一步的讨论。”方桥镇副镇长蒋备松说。

  他说,我们会邀请专家进行考察后再做出最理想的方案。但这座桥一定要和方桥镇发展的新形象相协调,并且适应目前河道航运。

  在这篇报道中,除了注明引用我的一句话外,还引用了在我的博客中留言的两位博友,hm和22岁的西西的评论。我说的没拍出方桥和的韵,这里引用的时候改成了没拍好,我觉得还是没拍出神韵比较恰当。

  后面一段中“从文物保护的角度来说,有人觉得应当按它原样重建;但是从实用的角度看,按新标准建新桥更加有利于通航通行。”这个意思也是我在博客中提及了的。

  不管怎么说,有媒体注意博客,总是好事。此文只是记录一下,曾经有过这么一回事。也谢谢记者朋友的对我的博客的关注。

标签: 暂无
最后更新:2007年6月11日

大道如水

浙江奉化人。退休。趁还有点体力精力,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 sunny

    嘿嘿,怎么出来个方桥镇?

    2007年6月15日
    回复
  • lvm

    与记者挂上钩了?[wink]

    2007年6月15日
    回复
  • 菲菲

    大道喜事连连,努力总有收获!恭喜!!!

    2007年6月11日
    回复
  •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 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桃花坑山在哪里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 写公众号有什么意义? 纪念儿子踏上社会十周年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桃花坑山在哪里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幼儿亦老成 民间夜戏 区区奉化 2014微17 偶感 培训散记之七:培训结束 转场候会

    COPYRIGHT © 2025 行摄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