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思书

  • 道古道今
    • 谈古论今
    • 感受生活
    • 自得其乐
  • 人物事物
    • 触摸人文
    • 竺氏探源
    • 寺观教堂
    • 乡村小庙
  • 影事往事
    • 边摄边写
    • 摄影杂谈
    • 网事记录
  • 客来客往
    • 高朋满座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 留言板
这些年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和思考
  1. 首页
  2. 感受生活
  3. 正文

乐观人生

2006年12月12日 3484点热度 0人点赞 6条评论

[align=center]2006-12-12_231645-0.jpg[/align]
  从剡江南岸江口桥往下游方向走,不到几里,路右边有一座寺庙,这地方路过好多次,却从来没有进去过。这几次,农村到处大兴土木,一些古寺古庙纷纷在原址上重新建立起来。现在基本上每个村附近都可以见到这样的建筑,这里也不例外。没进去的原因就是,疑心这也是一座新修建的寺庙,没啥好看的。

  星期天,和同学无常再次经过时,拐了进去。

  下了车,在庙东边的偏房里走出三个年轻和尚,客气地请我们进他们的屋内坐。问他们能不能看看寺庙?他们说可以,我们就信步进了庙内。

  庙门楣上书有“马公东庙”。里面的木制构件表明,这是个有些年头的古庙。经过了文革,在这样靠近集镇的地方还保留了这么一座庙宇,而且里面的构件破坏不是很严重,大大出乎我意料。只见那庙内雕梁画栋依旧,戏台后台的三层结构,标明这个庙的后面曾经是有比较硬的后台支撑的。

[align=center]2006-12-12_231645-1.jpg[/align]

  在庙的西面,开了一个侧门,过去一看,却是个寺院。这样的布局真是不多见。和尚说这地方过去有个庵,现在升级了,改建成了寺院。我说你这寺院规模也好,内涵也好,都赶不上隔壁这庙啊。和尚笑而不说。我知道,他们才不会在乎谁兴谁旺,卖一些香烛,念经做一些佛事,一样挣钱,管他是庙还是寺。

  和尚说这庙有300年历史了,问供的马公是谁,他们也不知道。我们感到索然,就走出了庙门,打算离开。

  庙门口坐着一个中年人,我们进门的时候就注意到了,那么冷的天,独自一人坐在那里对着眼前的来人面无表情,沉默寡言,让人有些奇怪。我们出门的时候,看到一个穿着黄呢制服的老者,在跟那个中年人讲话。我只听得一句:你坐这里干什么啊,快回家去。我随口问老者,这是谁啊?老者说,是我儿子,是一个呆大,什么也不懂的。

  老者问我们干什么,我们说随便转转,看看寺庙。老者就来了劲,说这里的菩萨很灵的,进去烧几柱香吧。我说我们不烧香,他说不烧香也没关系的,看看也好。说着,带我们又重新进去,说要让我们看看,当初这庙的一部分是他的爷爷建的。

  我说你怎么知道这菩萨灵?他说,我明年就八十了,要不是菩萨引路,怎么会有今天?我说菩萨领你路了?他说是啊,我十八岁参加三五支队,做通讯员,没有菩萨保佑,早死了。

[img=right]attachments/month_0612/c2006121223254.jpg[/img]  你是三五支队通讯员?我好奇心大增。问他怎么去的?怎么回的?他的话更加多了,不过也许年纪大了,东拉西扯,他的话总也成不了线。从他的叙述中,可以听出一个大概:

  他十八岁参加了三五支队,做了通讯员,首长是姓王的主任。他加入三五支队的领路人是解放后奉化首任县长严式轮。他说他文化水平不高,只念过两年半书。言外之意,本来可以参加工作,做个官。我说你回家后怎么做了农民?他呵呵笑着说,当农民算是好的呢,还说他是逃兵、资本主义,被揪上台批斗过呢。我说是这个台?他说不是的,是村里的老祠堂。

  我说严县长现在何处?他说前四五年过世了,过世前他曾经去严县长看过,住在杭州,地址是杭大宿舍某某幢某某号。说这个地址的时候,他随口说出,毫无疙瘩。可以听出这个地址在他的心目中的位置和份量。我接着问,他的儿子是怎么回事?他说是小时候生病落下的,还有一个儿子出了车祸死了。现在只有靠他养着这个儿子。他说他一直在放牛,他指着远处正在吃草的两头大水牛说,这两头牛现在价值8000元,有人出过价了,不卖。农忙时,还可以用这牛给人耕地挣些钱,今年就挣了1000多元。我说你其他收入来源呢?他说政府每月给补助300元,自己积下了八九万元积蓄。过日子问题不大。自己身上的衣服是侄女婿送的,还有好的藏在家里,这套马马虎虎就只当看牛服穿了。

  东拉西扯说了一会,他说要去河里捞些革命草,以备雨天放不了牛的时候给牛吃,说着叫上了他的儿子。我们也想走了。离开前,忽然听到他儿子说一句什么,我没听清,问老者,老者说,不知道的,他只管说自己的。我说他是生活在另一个世界上啊。老者说是的是的,一面对儿子说,看牛耕地的是小老婆生的,随便人家给钱,儿子也看瞪着他啊呜啊呜自管自说话。看我疑惑的眼色,老者接着解释说,人家愿意给多少就多少,有时候耕一块田就给个百八十的,也没个定数。我说你每天来这里烧香?他说不是,只要初一月半来就可以了。

  走出老远,回头一看,一条小河边,老者和他儿子正拿一根长长的竹竿,从河里合力捞着水草。我赶紧拿出相机,远远地拍下了他们一起劳作的镜头。

[align=center]2006-12-12_231645-2.jpg[/align]

  我在想,在老者这个年纪,多数人已经是儿孙绕膝,可以享天伦之乐的时候了。但不知道什么原因,他的三五支队经历,只给他带来了每月三百元的回报;他当初闹革命革的是菩萨的命,回过头来却始终相信菩萨是他的依托;在他这样的人生悲剧下,在好多人面容中最容易见到的悲戚之色,在他的脸上却全无踪影,他在整个言谈中,始终是满脸平和,不时夹杂着呵呵笑声。这是多么神奇的事情?

  人生无常,在人的一生中,会遇到什么坎坷曲折,谁也无法预料。在人生面前,相同的是不管什么样的人生,你都得一天一天的过。所不同的只是每个人面对人生的态度:有人在顺境面前很容易意气奋发,为所欲为,在逆境面前消极颓废,自暴自弃。其实,人生是有生活和生活的态度合奏谱就的乐章。我相信,在灰暗中能够找出丝丝亮色的人,在低沉的曲调中能够奏出强音的人,不管怎么说,他都是人类中的强者,他的精神世界,要比腰缠万贯的酒囊饭袋们富足、自由得多。这样的人生态度,真的令人敬重。

标签: 暂无
最后更新:2006年12月12日

大道如水

浙江奉化人。退休。趁还有点体力精力,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 大道

    回泉水叮咚:你在QQ上跟我说吧,我可以给你带路。

    2008年6月18日
    回复
  • 泉水叮咚

    您好,我是里面提到的严县长的孙女.
    我想去看看这位老人

    2008年6月18日
    回复
  • 余韵

    他的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地为生活而生活着。而他的表现是笑对人生,确实是使人敬重的。

    2006年12月13日
    回复
  • lvm

    心有所系,源于明白也好,源于不明白也好。总比心无所系要活得实在。

    2006年12月13日
    回复
  • 大道

    演绎得好,可以跟那个《活着》比比。等待着看。

    2006年12月13日
    回复
  • 无语斜栏

    无论在什么时候人总得有信仰。象这个老者,虽然一生坎坷,然而他能找到平衡自己的支点,那就是一件很好的事。

    以前听朋友说一句话“生活比小说更离奇”,看了这个故事,我相信这句话。但是我还是想把这个真实的生活搬到小说里去:)

    2006年12月12日
    回复
  •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回复 余韵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 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桃花坑山在哪里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 写公众号有什么意义? 纪念儿子踏上社会十周年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桃花坑山在哪里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2010陕豫行(1):启程 乡村日子 偶感 松阳延庆寺塔 当前博联社最大的政治是系统 应邀观摩首届博联社春季论坛

    COPYRIGHT © 2025 行摄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