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思书

  • 道古道今
    • 谈古论今
    • 感受生活
    • 自得其乐
  • 人物事物
    • 触摸人文
    • 竺氏探源
    • 寺观教堂
    • 乡村小庙
  • 影事往事
    • 边摄边写
    • 摄影杂谈
    • 网事记录
  • 客来客往
    • 高朋满座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 留言板
这些年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和思考
  1. 首页
  2. 感受生活
  3. 正文

送别2013

2013年12月31日 1910点热度 0人点赞 2条评论

2013-12-31_182826-0.jpg
  
  ● 又是年终。无须感慨时光的飞逝,多说似乎有点矫情。身边的每个人差不多都在这么感慨,不知道是这个时代的生活节奏实在太快,还是身边的人都开始上了年纪的缘故。
  
  ● 这一年是我的本命年。年初的时候,妻给买了一套红内裤红袜子,说要压压邪。可我没穿过几回。本命是按农历算的,应该还有一个多月时间才完全过去。谁也不知道后面这一个月内会发生什么。过去的这十一个月里,最意外的事情有一回:有一次晚饭后快行锻炼,过惠政桥下时,好好走着,突然脚下一滑,结结实实地摔在了水泥地上……这一摔的直接后果是衣服脏了,全套洗掉!后续的后果是第二天早上起来,发现身体左侧的大腿骨和胳膊好生疼痛,并且持续了两三天……
  
  ● 生活的轨迹在这一年中有所改变,原因是有一大半时间在溪口住了。这房子住得也有意外,1月份开始入住,到春天的时候,每天晚上让青蛙吵得睡不好觉;夏天最热的那几个月,屋子里热得跟蒸笼似的,只好跑回城区度夏。其他的季节住着都很好,特别是冬天,太阳从升起直到落山一直照着门前。母亲说,今年冬天在这里从来没有冷的感觉,一条被子就度过了最冷的这几天,这可是她从来没有过的过冬经历。
  
  ● 住溪口最大的收获是空气。尽管今冬的雾霾也影响了这里,但比起城里来,空气还是好许多。尤其是春天,小区里的空气清新得甜腻腻的,沁人心脾。最不好结果是,上下班得多跑十几公里,每天耗在路上的时间增加,油钱支出也明显增多。
  
  ● 这一年的工作可以用繁忙两字来形容。似乎从元旦开始,直到今天,从没有空下来过。这两年,是我过去十年中最为繁忙的两年。幸好,经过两年的磨合,已经习惯了。人真是一个适应性奇强的动物。
  
  ● 这一年工作中的几样大事可以记录一下。一个是我初到这个岗位时的几个设想有了眉目,比方说雪窦山的佛教名山建设规划问题,弥勒文化节本地佛教界和信众的参与问题,基层基础管理问题,代表人士库问题等等。再一个是几样难事慢慢有解决的苗头,如溪口堂的事情、雪窦寺减负问题。这些事情的完全解决,离我设想的目标还有差距,但毕竟在慢慢接近。
  
  ● 跟雪窦山有关的工作,差不多占了我今年三分之一的精力。上级领导说了一句要弘扬弥勒文化的正能量,我们的工作量大增,意外地是让我重新拾起笔,重温多年前做过的事情:写文章。本以为我的笔已经做不了这事了呢。接着,又让我做了我以前从没有做过的事情:做规划。事情当然做得不专业,但是至少让外行看上去有点像专业的样子了。记不清今年为这事写了多少个材料,明天张三要,后天李四要,谁来要都无法拒绝,也没处推托,兵来将挡,水来土淹,竟然慢慢习惯了这节奏。
  
  ● 也有一些疑难问题的解决尚有距离,城区两个佛教场所的节外生枝,大桥堂的迁建选址等,时有反复,时现新难。对付难事,我也慢慢也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磨!再难的事情,只要坚持磨,总会有磨出结果的时候。这个习惯的养成,对于我来说,其实很难。一般人都以为我这人性子缓,我自己却以为自己性子太急,有完美主义倾向,在办的事情最好都能告个圆满的段落,接着再去对付下一个。一样事情久拖不决,对于我来说,是非常难受的事情。但事实告诉我,速战速决的想法是不现实的。水到渠成、润物无声,许多东西的改变需要时间。这道理明白了,也就释怀了。
  
  ● 业余生活还是值得述说的。这一年的业余爱好,与自己的工作发生了紧密关系。从四五月份起,开始寻找本地的民间信仰场所。包括今年气温最高的四十三四度的那段时间,我的双休日都在奉化的乡间乱窜。奉化的民间信仰场所,也就是俗话说的寺庙,几乎快让我跑遍了。到年底盘点,手头有了380个寺庙庵堂图片。如果将奉化合法登记的场所加在一起,我手头上有图片的宗教场所和民间信仰场所已经快接近500。本来想在明年适当的时候,将这些图片汇集在一起出一本图册,没想到形势发生了一些变化。现在看起来,这事至少得推到后年去做了。
  
  ● 由于夏天炎热季节奔波得太凶,体力透支严重,终于在夏末的一天,感冒了。中医朋友给我的结论是,汗出得太多,身体严重亏欠。因此,到下半年,我自己也想着得悠着点了。入秋之后,保证每天晚上能有七个小时左右的床上时间,中午有可能就一定要补个觉。这样算起来,这一年的睡眠时间要比过去那些年稍多一些。过去好多年中,我每天上午上班时,人都是昏昏沉沉的,现在尽管每天早晨起来的时候感觉还是累,但上班的时候至少能保持头脑清醒,加上中午的小憩,一天的精力都能保持充沛,不然是应付不了一年中这么多事情的。
  
  ● 每天晚上尽可能回家吃饭,饭后有可能都要坚持散步,然后喝茶,看几页书,涂几个字。10点之后上网两个小时,整理照片,写博。生活基本能够做到有规律。
  
  ● 这一年中,包括今天这篇,总共写了183个博客,其中有52个是微博的整理,除去后还有131个。差不多是三天一个,坚持得还算不错。尽管,这一年写的博客,信息量大不如前,许多博客也只是几张照片几句话。主要是因为工作忙了,许多事情无法深入做,许多事情没法深入想。博文质量虽不好,但自己安慰自己:做,总比不做的好。
  
  ● 看书这习惯坚持得也不够好,一是眼睛花得厉害,吃力;二是时间不够用。不过一年中也看了一些书,如许多部莫言的小说,一些著名的不著名的人拍的摄影集。最近在啃小朋友推荐的郑振铎的《中国文学史》,进度很慢,主要原因是记忆力不好,看过后面的忘记前面的,而且里面的信息量太大,理解有难度,只能当作普通的读物,了解个大概。
  
  ● 写字这习惯坚持得不错,每个星期总会有四五个晚上,坚持写上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没打算写出什么成果,也就是是培养一下写字的习惯,顺带着把字写得像更像字。现在看起来,我最早设定的目标已经实现。但人都有这么一个欲望,达到一个目的了,总想着能够再深入一下。写字这事也一样,自己设想能够写得更好一些。老年学打跌,难度不少,时时碰到瓶颈。瓶颈就瓶颈吧,还是那句话:写,总比不写的好!
  
  ● 这一年最大的变化是应酬明显少了。感谢习李体制,早十年他们能够上的话,说不定我的人生会是另一个轨迹!希望能够永远这么坚持下去。在职场上活得单纯一点,是我自参加工作以来的最高理想,没想到,临近职业终场了,这一环境开始出现曙光了。
  
  ● 即将到来的2014年,还将是一个跟今年一样繁忙的年份。对于未来,我无所谓期盼,也不存在恐惧。明年是自己的知天命之年了,即将跨入老年行列的我,对陪伴自己走过中年岁月,度过了以前那么多美和不美好的光阴,经历许多美好和不美好事情的亲人们、朋友们、同事们,心存感激。没有你们,人生哪来那么多斑斓色彩呢?
  
  ● 晚上我还会在雪窦山上迎接新年祈福的钟声。再见2013!你好,2014!
  

标签: 总结
最后更新:2013年12月31日

大道如水

浙江奉化人。退休。趁还有点体力精力,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 云水心

    子时和午时,都是时间的开始,古人的时间观念很强,所以主张在这个时辰休息,里面自有玄机。
    子午觉,是指“子时、午时”要进入深度睡眠休息。
    子时=晚上11--凌晨1点(此时不可以熬夜);
    午时=中午11点--下午1点之间(可以休息半小时)。
    [reply=大道,2014-01-24 00:11 AM]谢谢提醒![/reply]

    2014年1月23日
    回复
  • 云水心

    晚上11点以后还是尽量早一点到床上180°吧,否则日积月累、总有一天肝胆会提出强力抗议的,到那时为时晚矣。实际上你的肝胆已经在抗议了:眼睛花得厉害,吃力。 新的一年里祝您工作上的设想更接近现实、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万事如意。马到成功!
    [reply=大道,2014-01-04 01:01 AM]谢谢啦,多年的习惯,要改也难,慢慢提前吧。祝顺利![/reply]

    2014年1月3日
    回复
  •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 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桃花坑山在哪里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 写公众号有什么意义? 纪念儿子踏上社会十周年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桃花坑山在哪里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三月三十日 再遇夏师傅一家 微周201304 当上了团委副书记——小镇日子(11) 周记201842    水至柔美

    COPYRIGHT © 2025 行摄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