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思书

  • 道古道今
    • 谈古论今
    • 感受生活
    • 自得其乐
  • 人物事物
    • 触摸人文
    • 竺氏探源
    • 寺观教堂
    • 乡村小庙
  • 影事往事
    • 边摄边写
    • 摄影杂谈
    • 网事记录
  • 客来客往
    • 高朋满座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 留言板
这些年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和思考
  1. 首页
  2. 谈古论今
  3. 正文

对弥勒文化的再梳理

2013年6月21日 2747点热度 1人点赞 1条评论

2013-06-21_003718-0.jpg
 
  上个月对弥勒文化的问题进行过一次简单梳理,后来,上面催得急,只得匆匆忙忙又进行了润色,又根据上面的意思进行了不着边际的“升华”,上星期又整理出了一个材料,字数比上次差不多扩充一倍多。

  标题:充分发挥弥勒文化在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

 
  奉化佛教源远流长。早在晋代,有尼在雪窦山顶建“瀑布院”,即现在的雪窦寺前身。南北朝时,已经有崇福院(岳林寺前身)、白雀寺(江口塔山)等名寺。唐大中、咸通年间,有禅院38座,南宋时,有寺院75座。至上世纪初时,全寺有庵堂400余座,寺105座。改革开放以后,宗教活动逐渐恢复,现全市有经政府合法登记的佛教活动场所82处。

  奉化在佛教发展史上地位特殊,与布袋和尚有着重要关系。布袋和尚,名契此,五代后梁时期明州奉化人。最早记载契此生平的是《宋高僧传》,说他“形裁腲脮,蹙頞皤腹,言语无恒,寝卧随处。”据传后梁贞明三年(917年)三月,契此和尚圆寂前留一偈语:“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从此,契此和尚即为弥勒菩萨化身的说法便广为流传。中国多数佛教寺院里所供奉的大肚弥勒,即以契此和尚为原型塑造。布袋弥勒的产生及弥勒信仰的流传和发展,被佛教界及史学家认为是佛教中国化最典型的一个典范。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的宗教政策的落实,奉化在充分发挥弥勒文化优势,弘扬弥勒文化正能量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归纳起来,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复建弥勒应迹道场。以恢复岳林寺为标志,我市的弘扬弥勒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1995年之后,复建岳林寺,恢复中塔寺,兴建露天弥勒大佛、太虚塔院,将弥勒应迹之地串联成向外推荐的文化寻根、佛教朝拜的精品线路等。一系列的硬件建设,奠定了弥勒文化建设的基础。2000年后,我市确定将雪窦山作为弥勒道场加大建设力度,同时,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着力打造佛教名山,短短十多年中,奉化的弥勒道场地位和名山建设成效,在佛教界和信众中形成了一定共识。

  (二)举办弥勒文化节庆活动。2000年,我市即组织了弥勒文化旅游节庆活动,自2008年弥勒大佛建成之后,连续组织了五届弥勒文化节活动。每届弥勒文化节,我们都紧扣弘扬弥勒文化这一主题,如首届文化节的主题是“展示弥勒文化,建设旅游名城”,第二届是“大慈之行,圣地之约”,第三、四届是“慈行天下,和乐人间”,第五届是“迎请慧灯、点亮心灯”, 同期举办中国佛教名山旅游合作签约仪式,弥勒圣地游启动仪式,两岸青年寻根祈福之旅、成人礼,国际舞龙邀请赛,中国未来城市发展溪口峰会,佛教名山高峰论坛和城乡生态和谐发展论坛等文化、佛事、研讨活动。借助各类媒体和多种传播手段进行推广宣传,对弘扬弥勒文化、扩大雪窦山佛教的影响力,发挥了极大作用。

  (三)积极开展弥勒文化的研究和传播工作。分别于2000、2007年,组织了两届高层次的中国弥勒文化学术研讨会。2000年的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刘吉亲临指导,2007年的第二届研讨会,与南京大学佛教与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同时,举办了太虚大师圆寂60周年纪念研讨会。两次研讨,分别出版了《弥勒文化与布袋和尚》、《弥勒文化与和谐社会》论文集,汇编论文40多篇。先后组织了两次大型文化讲座,2007年8月,邀请了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董群教授作《宗教文化资源与经济文化发展》专题讲座,2008年6月,邀请央视“百家讲坛”《玄奘西游记》主讲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来奉主讲“布袋和尚与弥勒文化”,提高了干部群众的文化意识,扩大了弥勒文化的影响面。2007年,我市成立了市弥勒文化研究会,五年多来,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刊出《人间弥勒》杂志13期,共约120余万字。开通弥勒文化网,至今点击率已逾10万多。研究会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组织人员整合资源、搜集史料、整理编写了各种弥勒文化通俗读本。2009年以来,先后编印的此类书籍有《中国弥勒奉化布袋和尚》(2009)、《弥勒道场岳林寺》(2011)、《禅宗十刹——雪窦寺》(2012),即将付印的有《太虚驻锡雪窦寺》、《雪窦重显禅师评传》等。应该说,在弥勒文化研究方面,我们对弥勒信仰、弥勒精神的研究与归纳已经有了系统的成果;对布袋和尚的身世,与弥勒的关系,对中国佛教的影响,特别是对弥勒信仰中国化的重大影响,已经研究得比较透彻。

  (四)制订并形成了一套有关弥勒信仰的佛教仪规。雪窦寺以弥勒文化的修持、弘扬、研究为主体,形成了一套弥勒法门的修学体系。如弥勒法门的朝暮课诵、弥勒净土的修学、法相唯识学的研究等。每年三月三、六月六、九月九,雪窦寺围绕布袋弥勒,都有定型的佛事活动,如每年的“三月三龙华会朝圣礼佛祈福法会”,参加的信众人数多,在佛教界和信众中产生了重大影响。农历四月初八释迦牟尼佛诞辰之日,举办传灯浴佛法会,同时举行“佛诞慈善一日捐”,所得款项全部用于救助社会弱势群体。太虚研究工作已经启动,在太虚塔院设立了太虚法师纪念堂,太虚研究会正在筹建中。弥勒佛学院自1995年创办以来,也一直以弘扬弥勒思想为特色,法相唯识为出发点,突出“人间佛教”理念,培养了一批僧才,还向上级佛学院输送了一大批生源。一些学员学成归来,在市内各寺庙担任要职,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民间弘扬弥勒文化活动开展氛围热烈。2007年6月,布袋弥勒艺术协会成立,至今已成功举办市首届布袋弥勒文化艺术作品展、王全海“弥勒系列木雕作品艺术展”等特色展览。2008年10月,中华布袋弥勒展览馆成立,展区面积300多平方米,收藏并长期展出反映弥勒发展历史和现今研究成果的相关文字资料,118幅资料照片,250多件金属、陶瓷、竹木艺术品,还有数件大型弥勒根雕,如此集中专门展示布袋弥勒文化的展馆在全国还是首家。目前,孙伟民个人投资的弥勒博物馆也已初具规模。以布袋弥勒为主题的商店、茶室在奉化、溪口两地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弥勒禅茶、弥勒工艺品已经在市场上形成了一定气候。宁波一文化机构投资的有关布袋和尚的动漫片已经制作完成100多集。

  (六)开展对外佛学文化交流。佛教界加强与台湾的联系,每年都要进行不同形式的双向交流活动。如每年拜访台湾著名佛教寺院,建立与台湾佛教者的良性互动。弥勒文化节两度邀请台湾佛光山开山禅师星云大和尚参加活动。2012年,雪窦寺接待了台湾台北净土宗善导寺方丈了中长老一行,台湾佛光山法师、美国西来大学宗教系主任依法陪同美国耶鲁大学学者、教授一行;2013年,接待了台湾法鼓山信众朝山团一行130多人来雪窦山朝拜弥勒大佛。通过旅游渠道来雪窦寺朝拜进香的港澳台香客更是随时可见。与国内佛教界的交流更加频繁,如2012年文化节期间,组织信众开展“迎请慧灯,点亮心灯”五大名山祈福心灵之旅,受到各大佛教名山佛教界的热情接待和配合。

  综上所述,经过近20年的工作,我市在弘扬弥勒文化,充分发挥弥勒文化的正能量方面,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弥勒文化的弘扬,使奉化多了一张具有较大文化影响力的城市名片。弥勒道场建设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雪窦寺在建设弥勒大佛的2005年前,接待游客量年均10万人次左右,弥勒大佛建成后,游客量上升到目前的年均60万人次左右,同期的溪口风景区年接待游客人数更是翻了一番,成效显著。弥勒文化还催生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更为重要的是,弥勒精神融入了奉化的主流意识,丰富了奉化精神的内涵。2007年,我市向全社会征集新时期“奉化精神”表述语,受到广泛而热烈的响应,共收到表述语260多条,参与者遍布全市各地各行各业,许多外省市人士也积极参与。新闻媒体组织了专栏开展讨论,有关部门组织各界人士开展 “奉化精神”专题研讨,对新时期的“奉化精神”内涵和特征进行深入探讨。大家一致认为,新时期“奉化精神”应该具有独特性、导向性、凝聚性、激励性和可传播性等功能,既要传承奉化历史文化,又要反映现实,更要着眼于长远。最终,有关部门将三条候选表述语公开征集社会意见,在收到的1600余张投票中,800多张选择了“开明开拓,和谐和乐”。这两句话八个字的概括,充分体现了弥勒文化的精神实质,赢得了奉化市民的赞誉。

  弥勒文化弘扬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作出长期艰苦扎实的努力。从目前我市的情况看,一是在弥勒文化的研究层面分析,现在对弥勒本身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比较厚重的成果,但是对如何发挥弥勒文化在促进社会建设,如何使人们将弥勒精神外化于形,内化于心的路径研究不够。二是从工作层面分析,作为布袋弥勒的故乡,奉化市对弥勒文化的研究和弘扬做的工作相对较多,在更大区域内,对于弘扬弥勒文化、发挥弥勒文化正能量作用的认识还不够到位,佛教界的思想有待于进一步统一,政府的统筹支持力度有待加强。三是品牌打造方面,除了弥勒文化节外,在2008年之后一直没有中断,其他的活动,如弥勒文化学术研讨,举办过两届之后,未能连续举办。从总体上看,尚缺乏更多更有文化影响力的拳头品牌。已经举办的活动,还有增加参与度、提升层次、扩大影响的空间。

  二、下一阶段工作重点

  弥勒信仰传入中国后,经过几次起落,到目前为止,有两个比较大的特点,一是以布袋和尚取代历史上的天冠弥勒像,进而在全国各个汉传佛教寺院普遍供奉,流传的普遍性不容怀疑,然而,在大多数信众的心目中,布袋弥勒仅是一个在寺院门口笑迎天下客的菩萨,还没有普遍上升到以弥勒为主要信仰的地位,通俗地说,在信众心目中,弥勒信仰的地位与其在佛教中的地位不相称,甚至有点被边缘化的味道。二是无论是从佛教的经典,还是从佛教中国化过程中的历史结晶,“慈悲大度”、 “包容谦让”、“关注人间”等均被视作弥勒精神的精粹,但这些精神在目前并没有像有着巨大影响的观音、文殊、地藏、普贤菩萨所代表的标征,被信众所高度认同。而从目前的情况看,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关于“中国梦”的深情阐述,为我国下一阶段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激起了中国各民族人民的强烈共鸣。作为我国重要宗教的佛教,理应在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发挥积极作用。雪窦山作为流传千年的“应梦名山”,弥勒佛作为关注人间的未来佛,发展的时机千载难逢,理应发挥更大的正能量作用。

  因此,我们认为,在弘扬弥勒文化在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的总体构想是: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针,以党的宗教工作方针政策及国家法律法规为指导,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认真挖掘整理弥勒文化精粹,充实地域文化内涵,培育弥勒文化产品,创新文化传播载体,大力弘扬弥勒文化,努力发挥佛教文化在净化人们心灵、培养健康心智、改善人际关系、创造和谐社会方面的正能量。

  下一阶段,我们认为,弘扬弥勒文化必须着重破解一大课题,做好四项工作:

  (一)急需破解的一大课题

  “慈悲大度”、“包容谦让”、“关注人间”是弥勒文化适应于这个时代格局的精神实质。弘扬弥勒文化中的正能量,将弥勒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解当今时代因金钱至上、生态恶化、阶层分化所带来的人们心理浮躁、道德失衡、行为失当等普遍存在的心态及行为,起到引领社会道德建设,修复人性思想的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积极贡献。

  发挥弥勒文化的正能量,当前仍然需要解决的一大课题是,如何使弥勒文化中的正能量与现阶段的主流文化与核心价值观做到无缝结合。弥勒文化来自于佛教,在倡导弘扬弥勒文化的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弥勒文化宗教性的一面,使弥勒文化成为广大信众及有信仰倾向的群众乐于接受并高度认同的信仰取向,同时,又要使弥勒精神脱胎于宗教,羽化上升为全体民众共同认可并遵循、与现代的主流思维相吻合的核心价值观的一部分。所以说,在现阶段,如何进一步提炼弥勒文化的精粹,将弥勒精神脱胎于佛教,成为现阶段能够成为全体公民外化于形,内化于心的普遍价值观,还需要佛教界和学界共同探讨。在破解这一大课题中,我们有必要继续不定期举办由政府、佛学界和学术界共同参与的弥勒文化学术研讨,进一步探讨弥勒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正能量的可行路径和手段、方法、措施,打造具有较强传播能力和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有生命力的文化产品,为下一步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二)做好四项工作

  弘扬弥勒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正能量,是一个持续时间长、涉及面广、构成因素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民众与佛教界、学术界的良性互动。从弘扬弥勒文化的迫切性来看,按照轻重缓急的时间排序,下面四项工作应逐步依次展开:

  1.继续完善弥勒道场的硬件建设,形成弥勒道场的名山效应。奉化雪窦山是一座具有秀美山水风光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名山。雪窦山峰高谷深林密水清流急,瀑布密集,自然风光宜人,历史上,孟郊、梅尧臣、王安石、曾巩、杜牧、郭沫若等历代文化名人都慕名而来,题诗咏吟。北宋仁宗皇帝赵祯曾梦游“八极之表”,醒后派人画天下名山进呈对照,见雪窦山“双流效奇,珠林挺秀”景观,认定就是他梦见的“八极之表”。淳祐五年(1245),南宋理宗赵昀追书“应梦名山”,在雪窦山勒碑建亭记之,目前遗迹犹在。雪窦山下的溪口镇是蒋介石故居,被誉为民国第一镇。处于雪窦山核心的雪窦寺,始建于唐,千百年来,香火旺盛,高僧辈出,唐宋时期,雪窦寺先后受几代皇帝的41道敕谕,至今寺内尚存“钦赐龙藏”经书、玉印、龙袍、龙钵、玉佛等,南宋时被定为“五山十刹”之一,明时被列入“天下禅宗十刹五院”,民国时的太虚大师及改革开放之后的赵朴初会长均有将雪窦山列入五大佛教名山的提议,在佛教界有着极高地位。改革开放之后,雪窦寺恢复,近年来兴建了全球最高露天弥勒佛坐像,寺院占地近800亩,是雪窦寺建寺以来最辉煌时期。溪口风景区集自然风光、名人故里,佛教圣地于一体,旅游资源丰富,人文底蕴深厚,现在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AAAAA级景区。无论从历史底蕴和现实条件看,将雪窦山打造成佛教名山,都是十分有利的。下一步的工作有:一是继续加大对雪窦寺的支持力度。作为弥勒根本道场的核心寺庙雪窦寺,近年来建设任务繁重,面临着较大的经济压力,政府应想方设法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尽量帮助其减轻经济压力,做到轻装上阵。二是开展雪窦山弥勒道场寺庙建设布局研究,抓紧制订并出台雪窦山寺庙群落建设规划,为佛教名山建设打下基础。在制订寺庙群落规划中,要充分考虑作为弥勒道场建设,做到寺庙及学院、禅修、养身、养性等功能的合理配套。三是要积极创造条件,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佛教界按照规划,抓紧进行雪窦山范围内的寺庙建设,争取在不远的将来,能够形成与其他佛教名山相媲美的寺庙群落。同时,可以考虑引进民间商业资本,配套开发其他以弥勒为主题的功能性设施,以提高为社会服务的能力。

  2.重视弥勒道场的软件建设,扩大弥勒文化的影响力。近期的重点是,一是继续举办好弥勒文化节。要针对奉化的弥勒资源优势、弥勒信仰的传播特色、受众的心理特点,对今后的弥勒文化节作出总体规划,分步推进的设计蓝图,不断扩大弥勒文化节的影响,提高节庆活动的文化含量。二是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浙江佛学院雪窦山弥勒学院申办成功。引导和支持佛学院加强僧才培养,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三是要加强弥勒思想研究。以佛学院为依托,以弥勒文化为特色,逐步建立弥勒净土、弥勒禅学、法相唯识学、太虚“人间佛教”思想等为特色的专门研究机构,挖掘弥勒文化的人间性、现实性内涵,经常组织开展讲经交流活动,加强与国内外佛教界的文化学术交流,进一步扩大弥勒文化的影响力。四是加强对佛教界僧伽的教育。按照打造名山名寺名僧的思路,建立雪窦山佛教协会,加强对佛教教职人员的管理引导,培养一批爱国爱教、信仰坚定、教风纯正的寺院当家人才、讲经弘法人才、传承弥勒文化的后备人才,为弘扬弥勒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五是加强文化学术人才交流,弘扬弥勒文化,关键在人才,关键在创新。雪窦山要加强与国内外佛教家的交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开拓眼界,借鉴经验,创意思维。要大胆引进学识造诣高、开拓思维能力强的佛学人才,以增强弥勒文化的创新力。六是开设弥勒讲堂,传播弥勒文化。依托寺庙和佛学院,针对不同人群,举办不同形式的讲座、禅修等,通过弘扬弥勒文化、佛教文化,增加人们的诚信观、道德观,促进人群包容、和谐,帮助人们增强社会责任感,在不同岗位发挥正能量。

  3.支持民间开展弥勒文化研究,鼓励民间发展以弥勒为特色的文化产业。在现有民间弥勒研究的基础上,着重支持民间力量办好各具特色的弥勒博物馆。支持布袋和尚的动漫片制作完成并取得在电视台的播放许可。将布袋和尚的传说编入校园本土教材,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地域文化教育。鼓励民间文化工作者开展研究工作,支持民间研究者将弥勒研究成果结集出版、展示展出,以丰富弥勒研究成果。引导民间艺人整理民间故事,创作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人们喜闻乐见的作品,加快弥勒文化的传播。支持企业界人士挖掘打造百年老字号,开发弥勒主题的工艺美术作品和生活用品,形成产业化经营。

  4.引导佛教界以弘扬弥勒的“人间性”为特色,尝试开展适应时代的佛教变革。弘扬弥勒文化,最根本的力量来自于佛教界。佛教界如果不起好应有的作用,弘扬弥勒文化就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奉化的佛教如果要在全国能够有相当的地位,雪窦山如果要进入佛教名山之列,弥勒文化如果要在现代社会建设中发挥好正能量,最关键的一点,在于能不能跳出国内佛教界固有的发展模式,走出一条既不同于佛教中国化的历史,也不同于佛教的现状,更不同于其他名山名寺的发展道路来。这条道路必须充分发挥弥勒“人间性”这个特色,从传统意义上的佛教教化人的内心,转变成既关注人内心的安宁和道德的改良,也注重对信众群体生活的干预和社会秩序的重整,努力以信众的和谐和乐,带动社会和谐,人们安居乐业。雪窦寺已经发起成立了浙江雪窦慈光慈善基金会,专门从事于组织、参与和开展各种公益慈善活动。应借助这一平台,充分发挥慈善基金的作用,在关注民生、注重实效上作出有益的尝试。政府在引导佛教界发挥作用方面,应进一步解放思想,给予更大的政策支持。

  弘扬弥勒文化在实现中国梦中的正能量,是一个创意无限、空间无限、作为无限的大构想。将理想变成现实,需要相当多的基础工作要做,需要包括佛教界与政府、社会、民众等各方共同配合,通力合作。作为县级政府,可控的资源少、调控能力有限,要让一些设想变成现实,迫切需要上级政府给予大力协调和支持。相信通过上下各方的共同努力,弥勒文化在实现中国梦中的正能量会发挥得更好更大,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应该有佛教的功劳。

  

标签: 工作 文化
最后更新:2013年6月21日

大道如水

浙江奉化人。退休。趁还有点体力精力,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 沈红

    好文!值得收藏。
    [reply=大道,2013-06-24 00:25 AM]谢谢![/reply]

    2013年6月21日
    回复
  •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回复 沈红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 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桃花坑山在哪里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 写公众号有什么意义? 纪念儿子踏上社会十周年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桃花坑山在哪里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新春贺礼 秋意渐来(微日记201134) 又见乒乓小子 天性 微博周记2012—20 餐厅里的晚饭时分

    COPYRIGHT © 2025 行摄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