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思书

  • 道古道今
    • 谈古论今
    • 感受生活
    • 自得其乐
  • 人物事物
    • 触摸人文
    • 竺氏探源
    • 寺观教堂
    • 乡村小庙
  • 影事往事
    • 边摄边写
    • 摄影杂谈
    • 网事记录
  • 客来客往
    • 高朋满座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 留言板
这些年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和思考
  1. 首页
  2. 触摸人文
  3. 正文

县江三溪汇合处--白粉壁

2006年8月22日 5542点热度 0人点赞 10条评论

  --奉化地理(三)

[align=center]2006-08-22_003738-0.jpg[/align]
  县江自大公岙发源,循山势自高到低望东北方向一路下行,过董家、李家之后,有横溪岗溪、大湖坑溪两条支流并入,这一路都有尚董公路相伴,一路一水形影不离,走着走着,忽然东边突起一山,公路盘山而上,溪流却不得不在此转了一个90度的大弯,径向正北山谷而去。这溪、路分道扬镳之处,有一个村,叫做白粉壁。

[align=center]2006-08-22_003738-1.jpg[/align]

  白粉壁,地理位置十分紧重。过去没有公路时,古道也是循山而上,是镇亭山与外连接的要冲,也是与新昌、宁海等地交通的要道。

  这就是与县江分道扬镳的盘山公路。
[align=center]2006-08-22_003738-2.jpg[/align]

  去年,白粉壁与在它稍上游处的三头畈、麦田岗合并为一个行政村,名为三溪村,就取三溪合并汇流之意。这名称在50年代也曾经有过,但是白粉壁人却固执地认为,他们村本来就该叫白粉壁。说起白粉壁这个村名的来历,却原来还有一个典故。据说早年有盗贼来抢粮,村里人无法施藏,于是将粮食磨成粉,涂于墙壁上,盗贼因此无法找到粮食,而他们这个村就叫白粉壁了。这个“坚壁清野”的办法,实在是前所未闻的。

  白粉壁是一个小村,最多时也只有60多户人家,不到300人口。奉化乡间一般村庄都是以族人聚居形成,特别是自然村,都有一个占主导地位的大姓。可是白粉壁村居民的姓氏很杂,村里人介绍说有10来个,其中最早居住的是姓柳的。山头上有一座先祖庙,可能供奉的是姓柳人家的祖先。

  县江之水,在离村上游不远处下来,依然保持了溪流的特色,水面不是很宽阔,到处都是被溪水冲刷下来的鹅卵石。
[align=center]2006-08-22_003738-3.jpg[/align]

  村子里面的房子经过近些年的改造之后,已经没有什么古迹可寻。在村道边的石壁上,我们看到有一个水泥做的人头像,感到很奇怪,问村里人,他们介绍说这地方原来是一个凉亭,凉亭里供奉着一个菩萨,文革时敲掉了。后来村里一位老人说菩萨托梦于他,叫他们必须再做一个,于是村里人用水泥做了一个。古老的石雕工艺,现在会做的已经不多了,这个水泥做的菩萨头像看上去多少有点滑稽。我开始还以为是一个泥工工作之余的突发其想的“创作”呢。
[align=center]2006-08-22_003738-4.jpg[/align]

  每次开车经过这村,眼睛总是被村子北面那一片溪坑所吸引。因此,这次来了,我们就径直下到溪里去揽胜,村里有一位老人看到,跟着我们而来,说这里有许多故事和古迹,可以给我们说说。
[align=center]2006-08-22_003738-5.jpg[/align]

  溪转弯处有一个潭,想必是溪水转弯后冲刷而成。潭边有一排大树,在这炎热的夏天里,这排树给我们以非常舒适荫凉的感觉。有一头大黄牛,正在树下纳凉、吃草。这个季节,该耕的地都耕了,万物都靠阳光雨露自然生长着,该是牛们最悠闲的时光了吧。
[align=center]2006-08-22_003738-6.jpg[/align]

  水流出深潭,遇到一条堰坝。村里在溪两边有少许农田,大概就是靠这堰截出的水自流灌溉的,这也许是这个村最要的水利工程了。有了这条堰,上面的谭水就显得比较平静了,因此,夏天会有一些孩子来这里戏水游泳,大人们则会在此下钩垂钓。
[align=center]2006-08-22_003738-7.jpg[/align]

  老人说,景物都焦中在堰坝下面这一段。在溪的右边,是一座树林非常茂密的山,老人指着那山上一个树林茂盛处说,这里面有一个山洞,四周没有路,只有从上面的一棵树上爬下来才可以到那洞口。大跃进时,砍了那树,因此,现在没有人再能进那洞了。那洞可以放下一张桌子,几把椅子。前些年树木不多时还可以看到,现在看不见了。老人说,他们的祖先,在太平天国“长毛乱”时,就躲在那洞里,避过了劫难,因此,村里人叫那洞为长毛洞。我疑心他们村里把粮食磨粉涂壁的事情,与祖先避山洞的事情可能是同一个时间里发生的。村里人人也走没了,粮食也没有了,因此,遭受的劫难自然也会轻点。

  奉化一带没有真正的山洞,好多所谓的山洞,全是一块岩石长得突出些,下面可以遮风避雨而已。我老家也有一个地方叫岩洞,1949年前我爷爷有块山就在那岩洞附近,他们上山种六谷番茹,总会在那洞里休息或者避雨。那时候我常看白毛女,喜儿躲藏的山洞给我们的印象特别深刻。所以听了大人们的传说,对那山洞常常神往不已。稍大些,大人带我们上山砍柴,看了那洞,不禁大失所望,那不过是一块岩石,下面连人站都不能站。白粉壁的“长毛洞”我没亲见,估计也是一样的结构,有可能比我老家的稍大点而已。
[align=center]2006-08-22_003738-8.jpg[/align]
  
  老人说,这段溪下面有三个景点有点看头,一个是斗鸡岩,左右两边各有一块岩石,呈相对之势。第二个是再往下,在溪的左边,有一块瘦石嶙嶙的岩石,那是凤凰头。细看之下,还真有点像。老人说,现在树木长得茂盛了,岩石都被复盖了。没有原先露出峥嵘的时候好看。第三个景点是,溪流到下面又成一潭,潭右边是鹅卵石的平滩。左面山上有一块狭长的岩石斜嵌在山体上。老人说那是海狮,最上面的是头,下面是身子。指点之后细细打量,确有几分海狮神韵。

  斗鸡岩
2006-08-22_003738-9.jpg

  右上角那岩石就是凤凰头
2006-08-22_003738-10.jpg

  海狮
2006-08-22_003738-11.jpg

  老人说,三个景点中,这斗鸡岩还有个传说。据说很早时,这左右两块石头是横过溪坑连在一起的。有一天,村子里有个妇女在溪里洗不干净的东西,那石头就断了,断的一截现在还在那溪中。我们看到那段溪中确有一块大岩石。老人说,村里人拿竹竿去试探过,那下面是空的。我想,拿水洗不干净的东西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拿水洗又能用什么洗呢?这故事无论如何都有对女性歧视的成份。

  县江流出此潭后,继续一路向前,老人说下面一段溪流就很难走了。县江在这以下一段,几乎全在山谷中穿行。大约六七年前,人们在下面的山谷中修了一道坝,建了一个电站。这是我在2000年的时候,参观这个刚刚竣工的电站时所拍的照片。
[align=center]2006-08-22_003738-12.jpg[/align]

[align=center]2006-08-22_003738-13.jpg[/align]

  看着被夕阳沐浴着的溪谷,我们意识到时间已晚,今天没有机会再向前探险了。

标签: 暂无
最后更新:2006年8月22日

大道如水

浙江奉化人。退休。趁还有点体力精力,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 戴家人

    这里下去的刘阳坑,石井龙潭更有趣,电站截断了溪流,破坏了生态.

    2007年10月3日
    回复
  • 大道

    报告竹影轻舞,我不是白粉壁人,只是去过白粉壁。呵呵,

    2007年3月18日
    回复
  • 竹影轻舞

    大道先生,这两天经常在你的好朋友那里听到你的名字,今天又惊喜地发现你真的就是白粉壁人。原来你在做的事那才真正是爱家乡哦。向你致敬![smile]

    2007年3月18日
    回复
  • 老猪

    看这类文章趣味盎然。大道在做一个很有意义的事情啊。

    2006年8月24日
    回复
  • 英雄

    以前老是觉得这地名怪怪的,老误以为是白粉笔[lol]

    2006年8月23日
    回复
  • 黛眉

    那你啥时候让我跟着去呀

    2006年8月23日
    回复
  • 大道

    黛眉去走一回就有概念了[lol]

    2006年8月23日
    回复
  • 黛眉

    对着地图研究了半天还是没概念

    2006年8月22日
    回复
  • 大道

    游子的话提醒了我,修改一下。分别贴张示意图。[wink]

    2006年8月22日
    回复
  • 游子

    我找了一张奉化地图,对照你的介绍,再看看照片,犹如身临其境.

    2006年8月22日
    回复
  •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回复 大道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 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桃花坑山在哪里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 写公众号有什么意义? 纪念儿子踏上社会十周年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桃花坑山在哪里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见过这样玩自拍的吗 梅韵 山西行之正午的平遥 阳澄湖大闸蟹还能横行吗 微周记1952 “麻烦”不断(微日记201132)

    COPYRIGHT © 2025 行摄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