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思书

  • 道古道今
    • 谈古论今
    • 感受生活
    • 自得其乐
  • 人物事物
    • 触摸人文
    • 竺氏探源
    • 寺观教堂
    • 乡村小庙
  • 影事往事
    • 边摄边写
    • 摄影杂谈
    • 网事记录
  • 客来客往
    • 高朋满座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 留言板
这些年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和思考
  1. 首页
  2. 感受生活
  3. 正文

十五岁:远行的年龄

2006年7月24日 4711点热度 0人点赞 13条评论

[align=center]2006-07-24_223237-0.jpg[/align]

  我们家里,到了十五岁,都是远行的年龄。父亲十五岁那年,从家乡一气跑到甘肃兰州,投靠他做小老板的伯父,即我的大阿爷,一个人独自生活了好多年以后才回家。他说他是去做学徒的,学的是油漆匠,后来边做学徒边上夜校,硬是靠着小学没毕业的功底,考上了专科学校,虽然后来碰到三年困难,他提前一年毕业,拿的是中专文凭,但在家乡人眼里,他上的是仍算是大学,而且是解放后第一位大学生。后来他成了机械方面的技术人员。八十年代初调回家乡,在一个小厂里面,算是为数为多的经过正规学校的专家了。

  我是在十五岁那年,离开老家,去三十里外的溪口中学读初三。那年,初中学制刚好是完全的二年改三年。初二读完以后,不再上学的,可以发给初中毕业文凭,继续上学的,有两个机会,一个机会是经过考试,到当时的区所在地念初三。当年,全县只招收了三个班,溪口、大桥、莼湖各一个,全部加起来也才三个班150人,可以算是当年的重点班,应该说是很不容易的。当时我所在公社一百多学生里面只考进了2个人。剩下的学生,全部上了离家五六里,但要爬一个很高山头的“五七”高中念初三。那年我去溪口读书的时候,身高不过一米五,坐第二排,算是班级里个子比较小的了。记得1979年7月15日报到补习,第一次离家在外面住宿,天热,化七毛一分钱买了把黑绢折扇,当天晚上就不小心掉水里了,结果干了之后继续用,那怪怪的味道,熏了我半个月,以致于我现在一看到黑色的绢折扇,马上会想起那味道。

  儿子今年也十五岁了,他们小学读了六年,今年下半年才可以念初二。这个暑假,由我们作主,要到北京新东方学校去上一个为期10天的英语补习班。虽然一起去的同伴有三个,但是也引起了我们全家的高度重视。报名工作早在一个多月前就完成了,前几天,由同学去订了机票,确定了去北京的日子。22日,同学说机票拿到了,25日早上出发,我们这才到意识到儿子远行的日子真的快到了。

  23日早上,本想睡个懒觉,妻说该为儿子去采购点东西了。儿子的事情就是我的头等大事,不得耽误,于是赶紧起来,看到妻已经为儿子远行,列了应携带物品一览表,长长一串。其中包括长短袖衬衣T恤,内衣裤,袜子,旅游鞋,口香糖,牙具,毛巾,香皂,药品,雨伞,帽子,餐巾纸,钱,手机及充电器,眼镜,食品等,真是无微不至。每准备好一样东西,她就在清单上划掉一行,许多物品的名单已经划掉了。她说上午的主要任务是买食品。

  跑到家贝超市,采购了饼干、牛肉干、玻璃海苔、口香糖,她说儿子平时外出还需要准备一个包,在超市楼上楼下没找到,于是跑出来,开着车子满大街找,最后终于在一个小市场里找到了。20元一个的腰包,可以放下一个相机、钱和少许东西,绑在腰间也不会掉了。

  儿子对要去北京的事情倒没多少感觉,还是天天疯玩,前几天还在青少年活动中心学习电脑,这两天完成了,于是早上也开始学睡懒觉,白天抽点时间完成我们规定的功课,接着就是疯玩,晚上快8点了,还在楼下前面的草坪上踢球。到了家里,总是一头汗一头泥,22日晚上妻让他自己学习洗衣服,我在外面回来,看到他弓着腰苦着脸在笨拙地刷衣服,妻见我回来了,就让我来教他。看到他的样子,真令人忍俊不禁。想起我也是那年纪,离家的头一天晚上洗衣服,一条裤管脚下面,怎么也刷不干净,才知道母亲的辛苦和不易。不过儿子在学冼衣服,却不知道哪里最不干净,两个手动作也不协调,忍不住上前拨拉开他,示范了一下。这事情,现在的孩子都不用动手了。我自15岁到外面求学,有两个本领学得比较到位,一是洗衣服,大学毕业时,在单位院子里洗,隔壁单位一大姐,看了我的洗衣动作,赞叹不已,说我动作非常利索,有板有眼。二是吃饭,食堂里的饭吃惯了,一个是速度飞快,第二个是不嫌饭菜好坏,能够填饱就行,要知道,这都是中国人的美德啊,不知道儿子这代人什么时候能学会。

  23日中午,儿子说喉咙有点疼,这下又引起全家人的担忧,儿子经常是喉咙疼就是感冒,一感冒就会发烧。要是在北京发烧了,真的让人担心,于是中午开始吃药,尽量把喉咙炎症压下去。

  这次孩子们北京之行,委托在北京办企业的同学阿平接机,听孙盈说,阿平为此事来了好多个电话,怕接不了机,来不及按时送到学校,他还准备专门按预定线路先演习一遍,唉,真是兴师动众。

  24日,远行前一天晚上七点,一起出门的三个孩子在孙盈处会合了。他们听大人们叮嘱,两个女孩子很淑女相,我儿子也装得很老实。这个年龄,往往就是在大人们面前扮乖巧,在同龄人中间扮酷的年龄。不过过这次出远门,随着时间的临近,他们也是当回事了。他们相互之间记下了电话号码,看了明天接机叔叔的照片,又在孙盈处拿了些笔、本子,严秋雁又很细心在送了碗、调羹,把证件很仔细地包了。这叮嘱那叮嘱,说了半个多小时,定了明天出发去机场时间,就散了回家。儿子一到自家楼下又跑前面草坪踢球去,我看看没箱里油不多了,又开出去加油。回来的时候,儿子也回家了,我母亲也在,妻在晚饭后说,七八点钟你父母肯定要过来,果然让她说着了。

  正式整理行装,开始以为带的东西不多,装着装着东西就多起来了。装了两个包,一个可以肩挎,一个得用手提,加上腰包,儿子将这些东西全部武装好了,摆了个POSE,没一分钟,说哎呀,好沉。我说你明天可能还得拎着走好长一段路呢。

  晚上10点,睡下,就等明天一大早出发了。

标签: 儿子
最后更新:2006年7月24日

大道如水

浙江奉化人。退休。趁还有点体力精力,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 螺旋藻

    临行叮叮咛,唯恐迟迟归
    [reply=大道,2009-03-26 00:12 AM]呵呵,他不敢迟迟归[/reply]

    2009年3月25日
    回复
  • 多啦美

    真的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reply=大道,2009-03-26 00:12 AM]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啦,呵呵[/reply]

    2009年3月25日
    回复
  • 大道

    关心的方式有好多种,各的各的妙处啊,呵呵

    2006年7月31日
    回复
  • 秋日暖阳

    慈父啊,我家的那位要好好向你学习。建议他速来看此文。

    2006年7月30日
    回复
  • 英雄

    小伙子比老子帅:)

    2006年7月28日
    回复
  • 阿妮叶李

    儿子好帅!
    好男儿 足行天下:)

    2006年7月28日
    回复
  • 朱朱

    拳拳之心,能感觉到。

    2006年7月25日
    回复
  • 大道

    谢谢各位关心,儿子下午已经到了北京了,晚上继续发今日情况。呵呵

    2006年7月25日
    回复
  • 向日葵

    有其父必有其子,放飞的时候致到了.

    2006年7月25日
    回复
  • YY

    天下父母心!

    2006年7月25日
    回复
  • 果冰

    儿子远行,父母操心,祝帆帆学习顺利!

    2006年7月25日
    回复
  • 晚风

    这到底是大人苦还是孩子苦?都省不了心。
    一觉醒来自己又大了一岁。[cry]惶恐的年纪。

    2006年7月25日
    回复
  • 无语

    儿子大了,自己老了。唉,时间过得真快!

    2006年7月24日
    回复
  •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回复 晚风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宋代太白禅师考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 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桃花坑山在哪里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 写公众号有什么意义?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宋代太白禅师考
    微周201326 溪口武岭学校 朱家尖·佛学院 老家的正午 这个地方叫锦溪 关于政府信息化的思考

    COPYRIGHT © 2025 行摄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