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思书

  • 道古道今
    • 谈古论今
    • 感受生活
    • 自得其乐
  • 人物事物
    • 触摸人文
    • 竺氏探源
    • 寺观教堂
    • 乡村小庙
  • 影事往事
    • 边摄边写
    • 摄影杂谈
    • 网事记录
  • 客来客往
    • 高朋满座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 留言板
这些年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和思考
  1. 首页
  2. 竺氏探源
  3. 正文

温州海安竺氏

2011年1月4日 4272点热度 0人点赞 6条评论

2011-01-04_235853-0.jpg
 
  元旦期间回老家,在舅父家墙壁的镜框里发现一张照片,引起了我的注意。这照片是新近拍的,上面的日期显示是2010年的清明。照片侧一行字标着:“竺氏奉化派第十六世始迁海安始祖士云公之墓”。
 
  海安?我仿佛对这个名字有些印象。问旁边的表弟,这照片是怎么回事?
 
  表弟说,海安在温州。那边有竺氏数百人,听说前些年他们想寻祖,因为只知道是从奉化迁过去的,具体从哪迁的不知道,所以,他们先后找了奉化的万竹、前竺后竺等几个竺氏聚居的村落,都没确切依据。最后找到我老家董村,果然在董村的竺氏家谱中查到了依据。原来是住在董村的竺氏第十六世祖,其中有两个兄弟,当年当兵到了海安,居住了下来,后来在海安繁衍生息,现在成了一个很大的家族。据去过海安的舅父说,那边的竺氏兄弟们生活得很不错,有许多是老板,开的都是高档车。今年清明的时候,他们要修整修祖先的陵墓,特意请这边老家派代表过去参加了。
 
  回来我查了一下资料,果然有这么一回事。
 
  首先在我前几年翻拍的家谱中找到了依据。有第十六世 “云”、“隆”两兄弟居温州海安所的记载,他们的父亲是孟接,祖父叫忠义。“云”、“隆”两兄弟迁出之后,在本族的宗谱中再没提及。
 
2011-01-04_235853-1.jpg
 
  回头又看了海安这个地名,发现现在的海安是瑞安下属的一个镇,地理位置靠海。历史上海安与瑞安都是以军事地名的面目出现的,这从其中的“安”字中可以看出端倪。元末明初,浙江沿海倭寇横行,为了加强海防,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置温州卫于温州府,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瑞安守御千户所, 置海安守御千户所(简称海安所)。可见那个时候,瑞安与海安是并列的两个军事要地。据记载,那时从山东到浙江温州,这样的千户所有59座。
 
  明初的京师和各要塞所设的卫所,都屯驻有军队。征兵方法是:按四丁以上者取一丁,组成卫所军,有敌则战,无敌则耕。因此,各地迁去的士兵往往就在驻扎地立脚生根,繁衍生息,渐渐变得人丁兴旺了。
 
  根据瑞安当地文史资料的说法,当时海安所好多军民是从宁波四明山一带过去的。初期屯田海安所的士兵有1251人,从宁波迁来城内有两个村,东门的东村和西门的西村,而后,城外也有了零星的移民,如今西门外的凤山村大多都是当时的移民后裔。浙东竺氏始中立公生于公元976年,到公元1387年,过去了411年,竺氏繁殖到第十六世,每代刚好是25年左右,因此,虽然家谱中没有记载当时迁居海安所的两个兄弟的生卒年月,但是从时间上探测,是完全成立的。
 
  由于海安的居民多是驻军的将士后裔,因此聚居海安的百姓姓氏繁多。在网上看到,关于海安的姓氏,有“十六姓”、“十四姓”、“十二姓”等不同说法。瑞安市玉海文化研究会会员郑育友结合当地百姓的口口相传和宗祠记载资料,考证了海安“十六姓”之后,认为应该为“十二姓”:包括钱、林、蒋、王、周、郑、范、任、竺、陈、陆、史等。据他说,至今这十二姓已在当地繁衍20多世,人丁兴旺。这一结果与我们本地竺氏传代数基本吻合,据董村的竺文康老先生考证,董村竺氏人丁最兴旺的一支,已经传到三十七世。而我则是第三十二代孙。
 
  海安现在成了一个镇级建制。历史上,浙东沿海抗倭最激烈的,有两个阶段,一个是元末明初时期,后随着明太祖推行的“卫所城”制度的全面建立,倭寇的窜扰基本克服。100多年后,到明朝中后期,由于严嵩、赵文华等专权,朝廷腐朽衰败,沿海地区军备废弛,军队粮食补给、装备及海防设施严重缺损,战斗力减弱,倭寇活动又再度非常猖獗。从明嘉靖三十一年至三十七年(1552—1558),倭寇5次攻掠温州,尤以1558年规模最大,温州受害最重。嘉靖四十一年(1562)七月中旬,戚继光率六千子弟兵从金华义乌出发,经过长途跋涉,历经缙云、台州、温岭、乐清、永嘉抵达浙南重镇温州府,然后从温州瓯江乘帆船,沿瑞安飞云江,于七月廿五在平阳登陆,南下福建。经过二度入闽平倭,到嘉靖四十四年(1565),倭氛乃靖。现在的奉化,也留有戚继光留下的抗倭遗址——应家棚石城。
 
  我们董村的竺氏,世居深山。没想到还有一支迁到温州沿海,为巩固海防作出了重大贡献,应该记上一笔。

2011-01-04_235853-2.jpg
  奉化应家棚石城。
 

标签: 家乡 竺氏
最后更新:2011年1月4日

大道如水

浙江奉化人。退休。趁还有点体力精力,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 苦丁茶

    定海状元桥有个竺家弄,那里的竺姓也是从奉化迁过去的,家谱里能查的到吗?
    [reply=大道,2011-06-25 01:26 AM]暂未查到,我的资料有限。[/reply]

    2011年6月24日
    回复
  • 杜郎平竺

    我还以为江苏南通海安呢,我曾经在那生活了1年半。
    也相当有亲切感

    2011年2月10日
    回复
  • 杜郎坪竺

    丰哥,我有幸在过年的时候,去看了下灵鹅村的太公坟。
    和你博文中的一摸一样。
    去了,特别亲切!
    [reply=大道,2011-02-11 00:26 AM]你也相当有心![/reply]

    2011年2月10日
    回复
  • 竺康国

    哈哈。 我就是海安的。原本我一直不知道 自己的祖籍在哪里。现在终于知道了。谢啦。
    [reply=大道,2011-01-10 00:08 AM]不客气,呵呵 [/reply]

    2011年1月7日
    回复
  • 苏扬

    一进来博客就看见好熟悉的PJ,好熟悉的布局,还未曾忘记我也是一个PJ,虽然现在用上了wordpress。
    能够有幸看到这样的家谱,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或许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再有你们这样的情怀了,他们不懂的怀旧,不懂得亲缘,我也是这样年轻人中的一个,羞愧!
    [reply=大道,2011-01-06 01:28 AM]客气啦,哈哈[/reply]

    2011年1月5日
    回复
  • 紫魂

    可怜,我在高氏家谱里就只有我的名了,没有下划线了,不公平.
    [reply=大道,2011-01-06 01:29 AM]你还算好的,过去家谱中没有女儿的名字。在夫家中只有一个“高氏”,哈哈[/reply]

    2011年1月5日
    回复
  •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回复 紫魂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 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桃花坑山在哪里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 写公众号有什么意义? 纪念儿子踏上社会十周年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桃花坑山在哪里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李谢桃张——201612 雨四晴三(微日记201145) 2013微32 数码摄影日志(14):2003年11月 2015微周08 亭下村琐忆

    COPYRIGHT © 2025 行摄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