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思书

  • 道古道今
    • 谈古论今
    • 感受生活
    • 自得其乐
  • 人物事物
    • 触摸人文
    • 竺氏探源
    • 寺观教堂
    • 乡村小庙
  • 影事往事
    • 边摄边写
    • 摄影杂谈
    • 网事记录
  • 客来客往
    • 高朋满座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 留言板
这些年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和思考
  1. 首页
  2. 边摄边写
  3. 正文

溪口石门村

2010年9月7日 3476点热度 3人点赞 3条评论

2010-09-07_004328-0.jpg
  
  位于奉化大雷山西麓的溪口镇石门村,是一个古老的村庄。
  
  说起石门村,奉化人都知道这个村里几乎所有的村民皆姓毛。这个毛姓很有来头。相传,东晋时,江南毛氏的第一代始祖毛宝随司马王室南渡,战死沙场,其子孙遂居三衢一带。毛宝第八代孙毛元琼(字公远、号清漾),于梁武帝大同年间迁入江山市石门镇,成为江南毛氏的发祥地。其居住地因毛元琼的号清漾而得名,江南清漾毛氏成为毛氏家族中地位最尊、影响最大、支派最繁的盛门,距今已有1400多年。
  
  唐朝末年,衢州江山石门镇清漾村出生的进士毛旭,宦游到宁波,娶了奉化一女子为妻,在游玩大雷山时,看到此地风水甚好,就住了下来。家谱载,为了使后世“不忘祖根”,毛旭亦将此地命为石门,与江山的石门同名。
  
2010-09-07_004328-1.jpg
  ▲石门村口的老牌坊,上面有一副对联曰:“江山衍脉三千里,宋室开基八百年”。这张照片是4年前拍的,这次去好象没见到这个牌坊。
  
  石门村座落在大雷山南麓一条狭长的山沟里,村中有一条小溪穿越,民居皆面溪依山而建,非常逼仄。村中多老旧建筑,一些老房子上,可以见到大夫第、登科等匾额,说明这也是个重诗书的村子。民国时期曾任南京立法院立法委员的毛翼虎先生(1914年4月~2004年7月),就是这个村子里的人,他解放后曾任民革中央委员、浙江省民革副主任委员、宁波市民革主任委员、全国政协第六、七届委员、宁波市政协副主席、宁波诗社社长,算是石门村近代出的一个名人。
 
2010-09-07_004328-2.jpg
  ▲石门村的民居中间隔着一条小溪。
 
2010-09-07_004328-3.jpg
  ▲小溪上有许多或古朴或简陋的小桥。
 
2010-09-07_004328-4.jpg
  ▲民居上的匾额。
 
2010-09-07_004328-5.jpg
  ▲村政治中心。从左到右依次是教堂,村办公室,红色外墙的是一座庙。
 
2010-09-07_004328-6.jpg
  ▲新修整过的庙富丽堂皇。
 
2010-09-07_004328-7.jpg
  ▲一些老民宅倒了。这堵残存的墙,像不像咱们戏曲舞台上的布景?
    
  毛氏在奉化大雷山世代繁衍,人丁兴旺,村子里住不下了,有一部分围绕着大雷山散居,也有一部分逐渐外迁到岩头班溪等地。特别是岩头,也成了毛氏聚居的大村,规模可比石门。,岩头村是蒋介石原配夫人毛福梅的老家。前些年有考证,湖南毛氏也由江南清漾毛氏一脉衍生。所以说,湖南的毛泽东和浙江的蒋介石,可以算是远房亲戚。
  
  石门是个大村,过去环大雷山的毛氏,以石门加序数一、二、三等命名的有五个村,现在都合并为一个石门村。村民说在册的有5000多人,近年村民外迁增多,还住在村里的,主要以毛竹的生产加工为生。他们春季挖笋,夏秋季加工竹子。我们在村里看到,到处机声隆隆,村民都在加工一种叫“不求人”的挠痒痒的传统工具,整个村子弥漫着竹子的清香。
 
2010-09-07_004328-8.jpg
  ▲这所村小学已经废弃,现在成了毛竹加工厂。
 
2010-09-07_004328-9.jpg
  ▲教室成成了车间。
 
2010-09-07_004328-10.jpg
  ▲家家户户差不多都在加工这种“不求人”。
 
2010-09-07_004328-11.jpg
  ▲加工用的毛竹材料都要在这样的“车间”内高温烘干。
 
2010-09-07_004328-12.jpg
  ▲村民说加工技术很落后,有点不好意思见人。
 
  去年,一场台风引发的山洪袭击这个村子,冲毁了许多住房,村主任也连车带人被大水冲走,造就了一个平凡的英雄。今年再去看,被洪水冲过的地方用水泥加固了几级平台,那条洪水走过的小溪竟然砌成了三面光,很是担忧,要是再有洪水下来,岂不可以毫无阻滞直冲到底?
  
2010-09-07_004328-13.jpg
  ▲去年被洪水冲过的地方已经被整修加固了。那辆车子停放的位置,估计就是村长连车带水被冲下小溪的地方。
 
2010-09-07_004328-14.jpg
  ▲硬朗的老人。这位老人已经80多岁了。
 
2010-09-07_004328-15.jpg
  ▲我们在村中的小店门口与村里人谈天说地。
 
2010-09-07_004328-16.jpg
  ▲村头的一座桥,名为梯云桥,在桥面上看不出桥的痕迹。到底下一看方知有奥秘。此桥又叫五洞桥或五连桥。上面是一个小广场,下面是用卵石有序的排列的五座亲密无间相连的拱桥。我猜想,大概是村里人越住越多,桥面不够宽了,于是不断地原桥旁边拼接,最后成了“五连桥”。
 
2010-09-07_004328-17.jpg
  ▲离开村子时,发现村口新建了一座雄伟的新牌坊。

标签: 乡村
最后更新:2010年9月7日

大道如水

浙江奉化人。退休。趁还有点体力精力,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 紫魂

    那还不容易,碰到时给你呗。07年时被收编在奉化档案局里。我舅舅是有点故事的老人,你如有兴趣下次到石门时带你到他家去,呵呵。
    [reply=大道,2010-09-12 12:04 AM]一定要去![/reply]

    2010年9月12日
    回复
  • 紫魂

    懂得难为情还是好同志嘛,现我桌边就放着我舅舅写得<<千年古村---石门的文化历史>>,嘿嘿。
    [reply=大道,2010-09-11 01:06 AM]有这书?真该弄本看看![/reply]

    2010年9月10日
    回复
  • 紫魂

    好亲切啊,去的比你多懂得就.......呵呵,难为情。
    [reply=大道,2010-09-08 10:44 PM]懂得难为情?[/reply]

    2010年9月8日
    回复
  •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回复 紫魂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宋代太白禅师考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 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桃花坑山在哪里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 写公众号有什么意义?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宋代太白禅师考
    百姓有喜 行云流水 尚桥法海寺 白杜慈航禅寺 溪口北环线即将动工 寿星单谟日驾鹤西去

    COPYRIGHT © 2025 行摄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