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思书

  • 道古道今
    • 谈古论今
    • 感受生活
    • 自得其乐
  • 人物事物
    • 触摸人文
    • 竺氏探源
    • 寺观教堂
    • 乡村小庙
  • 影事往事
    • 边摄边写
    • 摄影杂谈
    • 网事记录
  • 客来客往
    • 高朋满座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 留言板
这些年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和思考
  1. 首页
  2. 感受生活
  3. 正文

十年前,我用三天时间戒断了30年的烟瘾

2025年9月23日 74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今日秋分。10年前的秋分那天,我把抽了近三十年的烟戒了,至今已整整十年。
 
  常有多年未见的老同事,碰面先给我递烟。我说早戒了,对方奇怪:你这么大烟瘾,怎么戒的?
 
  要说怎么戒的,先要说怎么抽上的。我的抽烟始于大学时代。80年代的大学,大概每个班级总会有一二个会抽烟的学生。我最早也是受他们的影响,好奇抽几口。1986年,我上大三,大半年时间在基层生产实习,学着做科研。那个时代,官方组织各种会议,经常一天发一包烟的票,可以在商店买到平价香烟,标配是没过滤嘴的蓝西湖,四毛八一盒,而在街头小贩那儿,价格要翻个番,这应是一种特权吧?当年我还没体会过享受特权的滋味,觉得这烟票不用掉可惜,于是也去买了烟。烟买了总得抽掉,于是就抽着玩,一盒烟玩上三四天也就没了。这可能是我自己出钱买烟的开始,也算是抽烟生涯的开始。
 
  大学毕业前夕,功课不紧,日子过得有点颓废。周末,同伴们经常轮流作东,去学校小卖部买几袋鱼皮花生、香瓜子,有时候也加盒烟,在寝室里聊天喝茶时分着抽。没瘾,纯粹是好玩、耍酷。年轻时就这么幼稚,大家都差不多。
 
  毕业后准备去上班,有“过来人”说,年轻人最好备盒烟,碰到先辈们敬一下,一来套个近乎,二来可以快速融入。我觉得他们说得对,上班第一天,买了几包带过滤嘴的“宁波牌”香烟,在分给前辈们抽的同时,自己也抽上几口。这样,等于向同事们宣告了我会抽烟。于是他们也分烟给我抽,这样就正式进入了烟民行列。
 
  当年持续抽烟的借口,其实也很现实: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江湖”中一直有许多应酬场合。我这人滴酒不沾,在饭桌上本就属于融不进氛围的,如果烟也不抽了,那在“圈内人”眼中就成呆子了。抽烟也算是个能融入“江湖”的手续吧。我知道这借口不是太站得住脚,但当年就是那么个“文化”啊。
 
  在近30多的烟民生涯中,最早抽“宁波”“北仑”“古松”,后流行过“良友”“万宝路”“健牌”“555”等外烟,之后“云烟”“红塔山”“玉溪”等云南烟大行其道,在我还在抽烟的最后那段时间,软硬“中华”是持续多年的“硬通货”,历久不衰,各式“大红鹰”“利群”是口粮烟,而“冬虫夏草”“黄金叶”“和天下”等也开始崭露头角。各式品牌,越来越杂,同一品牌,也因包装不同而售价各异。不过,戒烟之后,对香烟的品牌就不熟悉了。抽了那么多年烟,感觉20元以上的烟品质都差不多,差别只是身价的高低,真要说不同,也是口味上有些非常微妙的差异。10元以下的品质确实要差一些,5元以下的就尽量不抽了。
 
  不过,当年经常在乡下工作或者“流窜”,碰到老乡敬烟,无论好歹,我都会点上。
 
  这30年中也不是持续抽,中间曾经停过两三次,原因都是因为生病。最长的一次停了有十个月。但身体复原之后,每次又复吸。每次恢复之后,都比上一次抽得更厉害,好象要夺回停吸期间的损失。我戒烟之前,我个人一天的绝对消耗量已经在一盒半左右。
 
  抽了那么多年的烟,到十年前那会儿,副作用已经很明显。最直观的是咽喉不舒服,早起咳痰,我的办公室和家里的书房,屋顶和桌柜都染上了一层黄,摸上去粘乎乎,感觉很污浊。还有那浑身的烟味,自己明白肯定令人讨厌,只是人家不说罢了。在戒烟之前好长一段时间里,其实我早有了想找个契机把烟戒了的念头。当时的设想是,最迟到55周岁,从一线退下来的时候。因为,退下来之后不用应酬,没有融入江湖的需求了。
 
  戒烟的直接导火索是十年前的弥勒文化节之后的一场感冒。
 
  每年的弥勒文化节,我负责的领域的上级领导,是文化节的重要邀请对象。从最高到顶头,有四五个层面,他们来了,我都得招呼好。所以,每年的文化节,我感觉都特别累。那年文化节开幕式是9月20日晚,在雪窦寺龙华广场的开幕式结束后,我将客人们陪送到活动驻地银凤度假村。等他们全部进入房间安歇,已经过了午夜12点。同伴们劝我不要回城了,因为第二天早上还要将部分领导送走。上午还有永平寺奠基活动,要一早赶到东岙现场。我觉得同伴们说得对,再加上连续的忙碌,人也够累的,于是向组委会要了个空房间,住下了。
 
  当时正值初秋,白天挺热,晚上则有明显寒意。房间不开空调感觉闷,开了空调感觉冷,盖了被子又觉得热气从床垫烘烤上来,人在高度兴奋的情况下,本就入睡困难,加上我又有认床坏习。折腾一夜,基本无眠。后半夜,感觉喉咙开始发紧。
 
  第二天早餐后送走部分领导后,迅速赶到东岙活动现场。初秋的早上,山上已经蛮冷,山风一吹,寒意更重。碰到抽烟的同事,你来我往,敬烟不断。活动现场又没热水喝。一上午下来,感觉喉咙干涩症状越来越明显。此后两天,喉咙胀痛持续加重,抽不进烟。23日也是秋分,早上喉咙痛得咽口水已经困难,更别说抽烟了。到中午,突然想,要不趁此将烟戒了,不抽了?想着,顺手将包里抽剩下的半包,扔给了开车的同事。
 
  就这么一停,再没抽过。而且在停烟一个星期后,已经感觉别人抽烟的奇怪:这烟,有什么好抽的?
 
  刚停吸时,有两三次无意识的在桌上乱翻,而后意识到自己是在找烟,接着被自己的行为逗得暗暗发笑——而这两三次,都是被刺激到情绪差点失控的情况下发生的。幸好,短时间内,我都成功地自控了。
 
  戒烟至今已经整整十年。除了最开始一段时间,在饭桌上,拗不过两老同事的怂恿曾抽过两支,不过都是没几口就掐了。此后再没人对我劝过烟,我也从没产生过再抽一口的想法。有意思的是,直到如今,我还经常在梦中见自己抽烟,且烟的醇香和烟灰乱飞的感受真真切切,伴随的还有一个念头——我怎么又吸上了?然后是,再抽几支也没关系,我不上瘾。
 
  开始戒烟的那段时间里,最显著的变化是,闻到了许多过去似乎没有闻到过的气味,尝到了许多过去感觉不那么强烈的滋味,人的嗅觉味觉真是灵了许多。根本的变化是两三年后,咳痰的情形基本杜绝,慢性咽喉炎似乎也不见了,早起时,上呼吸道再也没有不适感。另外,办公室和书房的桌面干净了,我常呆的地方,墙面也不再沉积浊黄的油烟。
 
  过去抽烟的时候,老被朋友拍下抽烟的镜头,现在回头看,觉得好笑。不过,谁不是在或荒唐或不荒唐的经历中走过来的呢?
 
  另外,跟想戒烟的朋友说一句真心话:戒烟的关键在想法,重要的是行动,一旦实行起来,真的没那么复杂。
 

标签: 人生 光阴 往事
最后更新:2025年9月25日

大道如水

浙江奉化人。退休。趁还有点体力精力,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9月结束前我领到了退休证 十年前,我用三天时间戒断了30年的烟瘾 九月多事,多事九月 离开职场一周,顺便聊聊鞋子 退出职场的第一天我竟感冒了 这个8月,我告别了职业生涯
9月结束前我领到了退休证九月多事,多事九月退出职场的第一天我竟感冒了离开职场一周,顺便聊聊鞋子十年前,我用三天时间戒断了30年的烟瘾
雨夜 前后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儿子出门找工作 临战一周(新浪微博48) 平原河网

COPYRIGHT © 2025 行摄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