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思书

  • 道古道今
    • 谈古论今
    • 感受生活
    • 自得其乐
  • 人物事物
    • 触摸人文
    • 竺氏探源
    • 寺观教堂
    • 乡村小庙
  • 影事往事
    • 边摄边写
    • 摄影杂谈
    • 网事记录
  • 客来客往
    • 高朋满座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 留言板
这些年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和思考
  1. 首页
  2. 触摸人文
  3. 正文

在奇女子沈贻芗的墓前

2009年10月6日 7529点热度 2人点赞 12条评论

2009-10-06_192006-0.jpg
  美国宾夕佛尼亚大学文学硕士、原浙江宁波甬江女子中学校长,这样的墓碑,如果是在上海、杭州或者宁波的某个公墓地中看到,你肯定不会感到奇怪。而我找到它的时候,我正独自一人站在奉化乡下亭下水库边一个茂密而荒凉得不见天日的丛林中,看着墓碑上的文字以及上面镶嵌着的照片,我感觉恍若隔世。

  长眠在此的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女校——宁波甬江女子中学的老校长沈贻芗女士。我站在她墓前的时候,距她辞世,刚好是20周年差20天。

  墓碑上的老人,满头银发,雍容端庄,她微笑地看着我,让我在这坟茔遍地的荒郊野地中,油然而生温暖而崇敬的感动。

  我不认识她,也没见过她。虽然在我上中学的时候,她就住在离我们学校一墙之隔的寓所,但那时,我只听到过关于她的故事的片言只语。我只知道有这么一位老人,她曾经留学美国,饱学一身,终生未嫁,而英文水平奇好。在乡人们眼中,她绝对是一位惊世骇俗的奇女子。我的一位高中同学住在她家附近,听他说,曾经收到过她送的一本辞典,听她讲过课。她的详细故事,是参加工作之后,在地方文史资料中看到的。当然,现在想知道她的故事,在网上百度一下,可以找到很多,她的许多晚辈、学生都在深深怀念她。

  回顾她的一生,不能不让人唏嘘。沈贻芗,原名遗香。1901年11月6日出生于亭下村。在1980年代,这个千年古村已经沉入水库深处。她的父亲沈楚珩是一位开明商人,曾在镇上开过米店,办过茶厂。他一生育有七女,沈贻芗排行第四,从小聪明俊逸,不爱涂脂抹粉,喜欢读书写字。辛亥革命后,她父亲首先在乡间响应,带着剪掉辫子,扯下大清龙旗,挂上民国红黄蓝白黑国旗。她随着把原名“遗香”改为 “贻芗”,取“贻留芳馨”于人间之意。

  次年,父亲送贻芗到萧王庙镇教堂办的小学念书,三年后,又送她上宁波教会办的圣模女校就读,毕业后留下任教一年。 1922年入上海沪江大学,1926年毕业回圣模女校任教,任教务主任。

  这圣模女校的前身是鸦片战争失败后,英国教会在宁波创办的女校。后又与美国教会办的女校合并,历经换址、扩建,至1923年秋,正式定名为“私立甬江女子中学”,仍由美国教会控制。1927年,北伐军到达宁波,甬江女中收归国人自办,沈贻芗出任校长。她不仅重视学生的学习,还非常重视学生的德育和体育,她在学校推行导师制,由导师全面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逐步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历届毕业生颇得社会好评,其中品学兼优者常被保送进沪江、之江、金陵女大等高校。

  1935年,沈贻芗受校董会派遣,赴美留学考察,进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深造,两年后,获该校文学硕士学位,1937年夏归国。

  沈贻芗回国后,迎来了事业的困境。当时正值抗战全面爆发,日军战机频频轰炸宁波,10月,她将学校迁往自己的家乡亭下村,借沈氏、单氏宗祠为临时校舍,坚持办学。1941年4月,奉化沦陷,沈贻芗再次率师生迁到我的老家――董村的“永德宗祠”和岩坑的“龙化寺”,坚持在山区恶劣的条件下办学。1942年,我的老家也屡遭匪灾,沈贻芗派员护送一部分学生通过四明山游击区到上海教会中学借读,使一部分学生归家,其余师生则由她带领赴宁海跃龙山,以甬江女中名义加入鄞县临时联合中学,惨淡经营至1945年8月抗战胜利。

  沈贻芗回到学校原址时,校园已经瓦砾满地。她暂借校舍,开始招生,仅一个月半,就使学校初具规模。随后她又多方筹资,再兴土木,广聘名师,从抗战胜利到宁波解放的三四年中,重振了甬江女中声誉。

  1949年5月25日,宁波解放,沈贻芗仍然主持校务。9月17日,一年前刚建的教学大楼被蒋机炸毁了半幢,师生数锐减。校董会成员被解散后,经济来源也告中断,她的办学之路再遭重挫。幸得政府支持,11月间,学校迁至鄞江桥上课,次年5月舟山解放后,不再有空袭之患,才把学校迁回原址。

  1951年5月开始,沈贻芗陷入了她人生中的最大困境。她在镇反运动中被处理,辛酸地诀别这所从外国人手中接过来、倾注了她二十五度春秋的心血的学校。当时,她已年过半百,在当时乡人的眼里,差不多到了饴孙弄子的时候,她却开始了遭受数十年的折磨。

  1958年秋,沈贻芗从上海辞别87岁的老母,远往甘肃敦煌庙梁子棉花农场职工子弟幼儿园工作。恰逢三年“困难时期”,到了1960年,她骨瘦如柴,大病缠身,其胞妹沈坪香闻讯赶去,恳请领导接她回沪医治。文革期间,她被送回奉化亭下老家居住,彼时她已经生活无着,只靠胞妹沈坪香每月由沪寄钱10元来苦度如年之日。1978年,亭下村兴建水库,沈贻芗移民到溪口镇落户。

  1983年,有关部门为沈贻芗落实政策,平反昭雪,恢复公职,办理退休手续。此时她已经白发苍苍、曲背前弯。随后她出任奉化县政协常委、民革奉化县委委员、宁波甬港联谊会副会长等职。1989年9月26日,沈贻芗在沪溘然长逝。

  在她的墓前,我默默祈祷,希望天堂里不会有政治纷争和炮火倾轧,希望她在那边能够把自己的一身饱学和满腔爱心,继续洒向她深爱着的教育。
 
2009-10-06_192006-1.jpg
  我在这一片坟茔遍地的林子里寻了好久,忽然,远处那一张醒目的照片,让我发现了她。
 
2009-10-06_192006-2.jpg
  近前。
 
2009-10-06_192006-3.jpg
  那个墓地,就在这条路那个转弯路标的缺口处,如果不是我问了三个路人,最后得到确认,我是不敢进去的。
 
2009-10-06_192006-4.jpg
  抗战时期,甬江女子中学曾搬到我老家竺氏的“永德宗祠”坚持办学。
 
2009-10-06_192006-5.jpg
  这是同一时期曾办学的龙化寺所在地,如今寺址已不知所在。

标签: 寿星
最后更新:2009年10月6日

大道如水

浙江奉化人。退休。趁还有点体力精力,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 Dolphin

    平凡而伟大

    2019年9月7日
    回复
    • 大道如水

      @Dolphin 说的是!

      2019年9月16日
      回复
  • 呜-----启航

    沈校长生前我见过,大概在七十年代末期已经搬到溪口了,由亲戚带我去见她的,那时我记得有一保姆在照顾她的生活。

    2015年11月21日
    回复
    • 大道如水

      @呜-----启航 [呵呵]

      2015年11月21日
      回复
  • 沈家人

    前几天看到这篇文章,立即就给妈妈看了(她常常跟我们讲的),妈妈很高兴,谢谢您。虽然远离家乡多年,但是总惦记着家乡和家乡的亲人。
    [reply=大道,2011-02-16 11:31 PM]您客气了。欢迎关注,欢迎指点。[/reply]

    2011年2月14日
    回复
  • 紫魂

    奇女子!敬仰!

    [reply=大道,2009-10-10 11:45 PM]嗯,应该的。嘿嘿[/reply]

    2009年10月10日
    回复
  • 暮雨晨风

    可是 我当不了关公啊,我是个女同志呀,还是觉得你合适。。
    [reply=大道,2009-10-10 11:45 PM]英雄不问性别![/reply]

    2009年10月9日
    回复
  • ming

    怎么总能找到这些传奇事情, 不简单。
    [reply=大道,2009-10-09 00:30 AM]关注这个人有二十来年了,找到墓地则很偶然,经历告诉我,随时随地与陌生人说话是没有坏处的。[/reply]

    2009年10月8日
    回复
  • 暮雨晨风

    哎。。。。我是关公门前耍大刀啦,哈哈!
    [reply=大道,2009-10-09 00:30 AM]你做关公吧,我耍木头刀。[/reply]

    2009年10月8日
    回复
  • 浅浅

    默哀凭吊。。。
    [reply=大道,2009-10-08 01:47 AM]谢谢[/reply]

    2009年10月7日
    回复
  • 暮雨晨风

    风几度,雨几度,华心切切桃李扶,霜几层,雪几层,青丝易断白发生,盼回春暖身将去,一方净土慰此生!敬仰老人!
    [reply=大道,2009-10-07 01:22 AM]我的天,出口成章啊,我敬仰你了。[/reply]

    2009年10月6日
    回复
  • 宁静

    值得敬仰的老人!女性的骄傲!
    替著书立传的老人、为想了解当地人文史料的人群,谢谢博主!
    [reply=大道,2009-10-07 01:22 AM]应该的,只写了几句感概而已。[/reply]

    2009年10月6日
    回复
  •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 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桃花坑山在哪里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 写公众号有什么意义? 纪念儿子踏上社会十周年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桃花坑山在哪里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秋意渐来——201638 乡村角落(2) 黄埔老兵江圣烈回忆他的三个老师 座右有铭 木雕师傅 上班可以玩游戏了?

    COPYRIGHT © 2025 行摄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