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思书

  • 道古道今
    • 谈古论今
    • 感受生活
    • 自得其乐
  • 人物事物
    • 触摸人文
    • 竺氏探源
    • 寺观教堂
    • 乡村小庙
  • 影事往事
    • 边摄边写
    • 摄影杂谈
    • 网事记录
  • 客来客往
    • 高朋满座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 留言板
这些年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和思考
  1. 首页
  2. 触摸人文
  3. 正文

西坞庙山的几样事情的出处

2006年2月28日 5145点热度 0人点赞 14条评论

  网友“一生何求”和“汉城山下一浪子”在这个博客的《奉化的二十三处市级文物保护点》一文中屡次跟贴提到西坞庙山的事情,搞得我也心痒痒的,想探究一下里面到底有什么秘密。于是查了一些书,也到村里去走了一趟,有几个问题初步有了一些答案。
 
  那天与单位几个同事去庙山,路上单位的人跟我说,庙山有天峰塔,需要爬山上去的。我问山有多高,有没有我们的锦屏山高?他们说没有没有,最多一半高。我想一半高也比较高,那天虽然是冬天,但太阳比较猛,我想需要出些汗吧,权作锻炼了。
 
  到了村前,看到村后远远的露出的一个小小的塔尖,心想,这也是山?对我这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人来说,那就是土包子也算不上啊。
 
  你看,爬到山顶,遥望远处,从我站的地方估计一下这山高度,够寒碜吧。
[align=center]2006-02-28_230844-0.jpg[/align] 
  回来查了资料,原来这山不叫亭山,而应该叫停山。奉化新编的《西坞镇志》提及停山时说:“山由县北同山经长岭延袤至长汀,越龙溪,再由金钟山迂回曲折,越西岙河为屏风山而筱秋山,遂为坦途。不里许又平地突起,成伏兔形,如停脉于此,故称停山。”光绪《奉化县志·山川》也说:“停山,同山之来脉停于此,故名。”原来这停山是从萧王庙的同山山脉到这地方停住了的意思,从山的走势上看,这山应是天台山的余脉,“血统”也是非常高贵的啊。
  
  关于这个村的名字,让我疑惑了好久。本来村以山得名,叫停山是比较恰当的,可是《奉化的二十三处市级文物保护点》上写着,文保点“松心竹节碑亭”的所在的地址是妙山村。那天在村里,看到村里挂的一些匾牌,有写着庙山的,也有写作亭山的。这样一个村就有了停山、亭山、庙山、妙山四个名字,这在一般情况下实在是非常罕见的。查了一下资料,《奉化市地名志》记载:“明朝嘉靖时已有亭山村名”,“亭山,别名庙山、妙山。”那本《西坞镇志》解释说:“停山南向有圣姑玉女仙皇庙,又称庙山。”那么这庙山是应该是这个村的又一个名字,村以山而名,叫停山是对的,叫庙山也是对的。因此,我的结论是:妙山应该是谬误,停山、庙山是曾用名,亭山是现代标准地名,但肯定是中国人懒惰习性所致,把停字简化,以致以讹传讹了。从明朝嘉靖年间就有亭山的叫法看,我们的古人就已经开始偷懒了,因此搞得后来的人们非常的被动。
 
  小小一个亭山(现在也只好这样写了),有三个地方很有些来头。一是天峰塔。二是圣姑庙,三是松心竹节碑亭。
 
  先说说第一个地方,天峰塔。下图就是天峰塔的全貌。
[align=center]2006-02-28_230844-1.jpg[/align]
 
  说实话,第一眼看到这塔有点令人所望。塔低矮不说,旁边还造了房子,更显出这塔的其貌不扬。但是不能小看这矮矮一座塔,到了跟前,发现它确有不同寻常之处。天峰塔是单层六面石塔,没有基座,直接建造在山顶的巨岩上面。据有关资料介绍,塔底部周长8米余。塔身高4.08米,是用十五层斜面条石堆砌而成。每层六面,每面三块,左右两块与他面共有,排列整齐,在塔身四周形成六个梯形的斜面。每个斜面在塔的底部宽1.40米,到塔的顶端宽仅0.53米,这样一算,上边宽底差不多只有底层宽度的三分之一了,可见收分很大。上面还有2.32米高的塔刹,刹座和刹身每边宽度更小,为一下方顶尖的园锥形石锥,由一块石料凿成,也是六面形的,每一个斜面都成了一个下宽上尖的长腰三角形,刹身虽小,但每一面都刻着一尊趺坐人像,女一男五。除正东面一尊为浮雕外,其余都是线条阴纹。由于年长日久,石块剥蚀比较严重,因而更显示得古朴。
 
  大凡有一古塔,必有史料记载其为何而建,何人何时而建,但是这座古塔的来历却扑朔迷离。据镇志介绍,停山村住户多为董姓,近代没有出过太有名的读书人,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有个叫董德维的,曾经斥资建校,想吸引族中弟子求学,大概是由于兵荒马乱的,村里还是少有人读书深造,以致于董姓祖先从何而来也没有记载,当然不用说,这座天峰塔由何人、何时建造,为什么建造等问题,更加无从考证了。前些日子了,奉化日报一记者朋友曾去村里作了考证,认为建天峰塔的说法有三个,一说,由于进化江经过该村,经常发大水,人们以停山为龙尾,为镇住水患而在龙尾之上建天峰塔。二说,为和尚墓塔,本名天坟塔。据《光绪县志》记载,原此塔前塔后均有庵。三说,该塔象征文笔,大概是村里文人文气少了点,以此补风水不足。《奉化市志名志》引用明朝嘉靖《奉化县志》(卷三)的资料,说其时停山上建有报警用的哨所--烽山台,但没说这烽火台与塔有什么关系。不管怎么说,文保专家的说法最权威:在奉化六座古塔中,天峰塔的造型是最特别的。因此,虽然这座塔其貌不扬,也不知来历,但仍然将其列为奉化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见其保护价值不低。好在此塔身处西坞这一带平原地带,如果从北边看过来,也确有高出尘寰之感,颇有几分神秘色彩。
 
  这个村的第二个古迹是圣姑仙皇庙。图为庙大殿内景色。
[align=center]2006-02-28_230844-2.jpg[/align]
 
  此庙也有两个传说,一说是为表彰给抵御元兵入侵的宋军将士施水解暑的三位女子而建的,朝廷赐封为“玉女仙皇”,这样看,三位女子大概相当于现代的“拥军模范”了。还有另一传说,说是圣姑在一次洪水泛滥时现身,拯救了停山人民,后人在这里建庙祭祀她,希望圣姑坐镇于此,长绝水患。这庙的位置也恰好在停山南面,这一传说刚好与天峰塔的第一个传说相一致了。可是我们在该庙的对联中看到几副对联,却表明第一种传说更为确切,其中庙大殿柱子上一付对联,上书:“舒袖颂三姑玉女神姿宁佳境,抚弦歌万世黎民厚德赋新篇。”,可见要记念的神仙应有三位女子,大门外另有两副,一副云:“施水退金军为国为民,停山崇玉女乃圣乃神”,另一副书:“停山万世颂圣德 金溪千秋仰神功。”更加说明了三位女子的具体事迹,确是为退金兵拥军人士。
 
[align=center]2006-02-28_230844-3.jpg[/align] 
 
  从圣姑庙的现建筑风格看,这座庙是全新建筑,据介绍,该庙原有一对石狮和一对石楼鼓,属于文物,目前已经被政府收藏,现存于溪口博物馆内,其他硬件基本上按原风格建设。据说过去这个庙里元宵时节要举办规模宏大的庙会,由庙周边24保出资举办,从每年正月十三开始上灯,要做六天六夜的戏文,届时庙内外人山人海,煞是热闹,不过这庙会已经中断了56年了。我们刚刚见过萧王庙的庙会,不难想象这里举办庙会时的热闹场景。
   
  第三个地方是“松心竹节碑亭”。碑亭位于该村村中央,那天我们在可圣姑庙门口问了好几人,好象村里许多人并不知情,后来他们中有人猜想我们找的应该是村中的一间小破屋。幸好同去的一位同事曾在西坞任教,有几位学生家长认得他,总算有人带我们前去。

  初见这座碑亭,比起初见的天峰塔,还要令人忍俊不禁。亭在中间一个三叉路口中央,占据了路的大幅,象极了我们常见的违章建筑,倒是一块市文物保护点的醒目牌子提醒我们要找的就是这个破屋是件宝物,好笑的是这块牌子的下方两头,各露出一个禁字和一个便字,想必原来写的是“禁止小便”,可见村人对这个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并不领情,男人们更是随意在此解决内急。不知道这是反封建的胜利还是国人文明的失落。
[align=center]2006-02-28_230844-4.jpg[/align]
 
  村里热心人为我们找来了这间小屋的现主人,主人开了门后,我们发现,由于路面抬高,这碑亭的地面已经明显低下好多。人要进去,必须低头而入。里面杂乱不堪。村里人告诉我们,解放初期,这屋就由现在的主人当作皮鞋修理铺,主人在亭子前面另外搭了个屋披,四边砌上砖墙,因此,亭子得以保护,里面的石碑也完好无损地保留了下来。在当年大破四旧的时候此碑亭未遭到厄运,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虽然现在碑亭屋顶的四线屋脊已残破不堪。但经过指点,我们还能想象到当初的大致模样。
 
  图:主人为我们开门。可以看到地面明显低于路面,人必须低头才能进去。
[align=center]2006-02-28_230844-5.jpg[/align]
 
  图:屋内摆满了杂物。石埤在尘封中安然无恙。
[align=center]2006-02-28_230844-6.jpg[/align]
 
  据有关资料记载,该碑亭建于清嘉庆十九(1814年),亭二米见方,外墙为清水砖砌,屋顶为小青瓦坡,碑为两节妇而立,宽1.06米,高2.10米,中刻“松心竹节”四行楷,碑额书“圣旨”,左刻“闽浙总督.浙江巡抚等奉旨颁刻”字样,右题“旌表奉化县故儒董在田之妻李氏、董在鲁之妻任氏”小楷。亭柱上还有一副对联,云:“孝行铭旌名与停山永峻,贞操赐表心偕康水长清。”此碑亭于2003年被公布为奉化市文物保护点。

  经过主人同意,我们粗粗清理了一些杂物,同事拍下了这张照片,基本再现了碑亭内部的面貌。
[align=center]2006-02-28_230844-7.jpg[/align]
 
  无意中保护了这座碑亭的老人,今年已经89岁了。看得出,老人非常节俭,老花镜上的商标还没撕去,上面标着眼镜的价格,3.50元。
[align=center]2006-02-28_230844-8.jpg[/align]
 
  看到我们来了解碑亭的情况,村里好多人还是围过来看热闹,我们倒是希望,他们能够好好的保护这座宝贝,不要再有人为的破坏。
[align=center]2006-02-28_230844-9.jpg[/align]
 
  出得村来,回到圣姑庙前正欲打道回府,又发现村东河上有一桥颇有些年头,此桥为钢架构件桥,中间无桥墩。回来查了资料,《西坞镇志》说这桥名为凤仙桥,古为木结构,上面覆有桥屋,塑有关、岳偶像,北伐后才改为钢铁结构,何人出资,也再无处可查。  
[align=center]2006-02-28_230844-10.jpg[/align]
 
  最后,借用古人的《停山夕照》诗作为此次考证的结尾:
 
  廖天放晴光,夕阳挂碧树。
  回首望停山,塔尖红半吐。
  樵子暮砍归,彳亍林间步。
  一抹任肩挑,献曝岂无路。

标签: 乡村
最后更新:2006年2月28日

大道如水

浙江奉化人。退休。趁还有点体力精力,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 一生何求

    看了汉城山下一浪子的回复,知道了凤仙桥是梁家敦人捐助的,非常高兴。庙山的古迹实在还有很多谜需要去一一考证,这个牌楼是表彰的什么具体事迹没有记载,天峰塔之谜无从解开。

    2016年2月15日
    回复
    • 大道如水

      @一生何求 你是说碑么?不是“旌表奉化县故儒董在田之妻李氏、董在鲁之妻任氏”么?

      2016年2月18日
      回复
  • 香山道人

    观看了上面的内容、可见作者的心里意境、可叹这样负责的现在人不多了
    [reply=大道,2009-11-09 00:05 AM]谢谢来访,过奖啦,哈哈[/reply]

    2009年11月8日
    回复
  • 道长

    浪子这个史料很好,谢谢了

    2008年3月13日
    回复
  • 汉城山下一浪子

    圣姑庙前,村东河上有一钢桥,名为凤仙桥.据梁家墩<梁氏宗谱>杨受乾所撰梁睿蕃传一文载,此桥为梁家墩人梁睿蕃先生於北伐后负责并出巨资修建,其时任奉化东江水利工程局主任一职.另西坞俞鲁婆桥亦于此时其负责并出资修建.梁睿蕃先生早年授业於龙津学堂,清宣统元年毕业於宁波师范学堂.终身以教书育人为业,囊无巨资,遂捐祖传二十亩良田以助风仙俞鲁婆二桥.

    2008年3月13日
    回复
  • 偶是庙山人

    我是亭山人挖```嘿嘿```年纪很小``还是位学生``这里是农村`老人们或者是大人们他们读的书也不多`所以根本不知道或是不清楚怎么做`~没办法``但是想想祖先留下的东西我们还是得好好保护```~~

    2007年9月23日
    回复
  • 大道

    欢迎fang139139节日回家看看,呵

    2007年4月30日
    回复
  • fang139139

    楼主,我是西坞人氏。人在外,不知道什么原因,可能是五一快到了,思乡情怯吧。搜索了一下西坞,发现了这个主页。颇有小感。因为母亲被我接到外面来了,所以平时也很少回家,本打算这次也不回了,有亲戚来杭玩的话也可以小聚一下。不过现在想回趟家的感觉很强烈。回,决定要回一趟。

    2007年4月30日
    回复
  • 夏夏

    3.5不是元.是老花的度数

    2006年7月11日
    回复
  • 大道

    希望一生何求先生还能给我提供点线索,有空有些问题还可以了解得很更深点。

    2006年3月3日
    回复
  • 一生何求

    真象你说的我的家乡历代所出的文人少,很多传说故事没有留下,真是遗憾。小时候,常听老人们讲过很多家乡的传说,大多已忘了,再说我也没有写作的习惯,可能也快要失传了。好在大道先生热衷于文物考古,为我村整理了史料,进行传颂,不胜感激。为此我代表亭山村民向大道先生致敬。

    2006年3月3日
    回复
  • 风水师

    看了你的上一段文字和好摄版里的两个大标题,想起了家乡的青梅......[smile]

    2006年3月3日
    回复
  • 大道

    谢谢你的夸奖。
    在这个地方谈这样的事情实在不大合适。我不知道你的标准里的官员是什么标准,也不大明白你的进取是什么意思。官员都想去为民办实事,那是过去电影里的镜头。一个机关有各种各样的分工,你不能要求从事档案收发打字工作的人每天去乡下办实事去,要是这样的话那就是不务正业去扰民了。所以做好自己的那份事情才是正事。知足不是不做事,进取也不是以升官为标准,做自己能够做的事情,做自己的份内事,才是合理的。。。好,不多说了。在这里不想讨论这事。

    2006年3月2日
    回复
  • 风水师

    大道年纪不算特老心已老,很会忆苦思甜......

    谁都不能否认中国这几年的进步,但是你说中国的各个地方都象奉化一样就能赶英超美,那就是坐井观天!在者,你拿今天跟昨天比,如果还没有昨天好,那么这个政党或者政府她还有继续存在的理由吗?如果你是普通百姓,我就不会跟你辩,可是你是政府官员,如果政府官员都有你这样的想法,你说是好事还是坏事?我说不是好事也不是坏事,但就是不足以成事!所以这就是我要鞭策你的地方.

    你把进取跟个人仕途划上等号, 这是不对的!当官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在今天,你还在你的潜意识里把当官的目的看成是为了当官而当官,那就更不对了!你是个有思想的人,当官的目的应该是为社会办事,如果你今天满足了,不思进取了,那么你的位置就是人人可以取而代之!所以我希望你进取,唯有你进取了,你才能为社会办更多的事,实践你更多的理想-----当官不是简简单单的为民作主,当官就是要做事,你今天知足了,难道你不想做事了?

    今天的奉化是不错,可是我说即便中国各个地方都象奉化一样,中国跟美国比,还是差了一百年,你信吗?有一天我带你亲自去看一看,你就信了!

    一个官员对自己的要求只是洁身自好,对得起良心.这是一件很让人感慨的事,这一方面说明你还是一位有道德的官员,可另一方面哪?不言自明......!真正好的官,不但要洁身自好, 对得起良心,更要对得起你领的那份薪水.更更重要得是要有超前的意识,要有一股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你的照片确实拍的越来越有水平了!

    2006年3月2日
    回复
  •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回复 风水师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9月结束前我领到了退休证 十年前,我用三天时间戒断了30年的烟瘾 九月多事,多事九月 离开职场一周,顺便聊聊鞋子 退出职场的第一天我竟感冒了 这个8月,我告别了职业生涯
    9月结束前我领到了退休证九月多事,多事九月离开职场一周,顺便聊聊鞋子十年前,我用三天时间戒断了30年的烟瘾
    评论挺神 黄山一景 兰州堂叔回故乡 溪口武岭公园 不宁一周(新浪微博47) 小晴之夜

    COPYRIGHT © 2025 行摄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