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思书

  • 道古道今
    • 谈古论今
    • 感受生活
    • 自得其乐
  • 人物事物
    • 触摸人文
    • 竺氏探源
    • 寺观教堂
    • 乡村小庙
  • 影事往事
    • 边摄边写
    • 摄影杂谈
    • 网事记录
  • 客来客往
    • 高朋满座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 留言板
这些年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和思考
  1. 首页
  2. 触摸人文
  3. 正文

工业老大的命运——《旧影新照》(11)

2008年11月5日 2151点热度 1人点赞 1条评论

2008-11-05_004705-0.jpg
  这张老照片,是1978年时拍摄的奉化食品厂生产车间。这家企业已经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转制解体。

  和我一起做这个专题的政协秘书长老董费尽周折,找到了这张照片5位女工中的3位。并且在8月一个炎热的下午,把她们约到了她们曾经工作过的工厂原址。那儿现在是一个商住小区,原工厂的大门边建了一个小花园。在那个小花园里,我拍下了她们述说往事的情景。下面这张照片中的三位大妈分别是:柳景珍(老照片中左一背朝摄影者)、浦彩月(老照片左三)、舒玉英(老照片右二)。老照片中站着的那个女工当年最年轻,听说后来去了杭州,失去了联系。另一位年纪最大的女工,已经去世了。
 
2008-11-05_004705-1.jpg
 
  三位老人如今都已退休,在家頣养天年。老人们说起当年的往事,都感慨万千。奉化食品厂最鼎盛时期是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据说,当年这个企业上交的利税曾经占了奉化财政的三分之一。奉化也因为有了这家企业的支撑,当年在周边县市中,无论是工业还是财政,数字都是很好看的。所以,当年要是说奉化食品厂是奉化工业中的老大哥,绝对不会有任何人质疑。这家企业也因此有了县团级单位的级别,当年的车间主任、科室干部都是按县里的局长级别配置的,这令食品厂的职工们都很有优越感和成就感。老人们说,当年谁都想到食品厂工作啊,谁家要是有人在这个工厂工作,那个家庭肯定衣食无忧。当年要能做个食品厂工人,就象现在的公务员一样,脸上有光呢。

  说起奉化食品厂的前身,确实可以算是奉化现代工业的开山鼻祖。1924年,当地人俞仁宝出资8000元,创办生生罐头厂。1941年日军侵占奉化,生生罐头厂歇业。抗战胜利后,又恢复生产。1949年又歇业。1952年,奉化县供销合作总社接管生生罐头厂,1957年改地方国营。1970年开始生产黄桃罐头。1981年的时候,奉化食品厂产值超过2600万元,实现利润310多万元,而当年,奉化县的财政可用资金,也不过1000万元而已。1985年,奉化食品厂的黄桃罐头出口量点全国的出口量的近40%。1987年,奉化食品厂生产的425克糖水黄桃罐头获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质奖,企业被评为轻工业部出口创汇先进企业,他们生产的“巨浪”、“梅林”牌食品罐头,是当年市场上耳熟能详的名牌产品。

  奉化食品厂产销两旺之时,在县内外的周边农村建立了许多原料基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奉化境内的黄桃种植面积,远比现在著名的奉化水蜜桃面积大许多。有了这么好的原料基地,从1984年起,奉化许多乡镇和供销社也办起来了罐头食品厂。可以想象,奉化食品厂设在县外的基地边也一定建了不少食品罐头厂。这样一来,奉化食品厂的原料供应就没有像原来那样有保障了。同样,这些罐头食品厂还会挖空心思从奉化食品厂挖技术、挖人才、挖业务。企业平地多了许多竞争者。而食品厂跟当年其他国有企业一样,除了一线生产效率低下外,庞大的行政管理队伍,还要负担大量的离退休人员,加上幼儿园、卫生室、图书馆、文艺宣传队啥的附属机构一应俱全,包袱远比一些乡镇企业要重得多。因此,从1980年代中后期开始,奉化食品厂开始显现疲态。到了1988年奉化撤县设市那一年,食品厂的产值虽然有将近3500万元,利润却降到只有60多万元,还不如一些只办了四五年时间的乡镇罐头厂。

  到了1990年后,奉化食品厂的境况一年不如一年,食品厂开始频繁更换领导,许多在市里任要职的强势人物被季以重任担任厂长,试图扭转乾坤。可是不管是哪个厂长进去,都无法挽回国企日渐下滑的颓状,有的甚至断送了自己的仕途。我记得当年有人讲过“奉化食品厂,谁谁当厂长,机器隆隆响,工人晒太阳,干活靠阿乡……”的谚语,形象地描绘了人心散尽的状况。

  1990年代中期,食品厂以划小经营单位、全员股份制等形式实施改革,没有起色。2000年前实施第二次改革,企业或卖或关,奉化食品厂彻底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企业职工,到龄退休的,转入社保中心管理;未退休的,以卖断工龄形式,一次性给予补偿,自谋生路。

  奉化食品厂所在区域是奉化的黄金地段。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1997年前后,奉化食品厂厂部所在地整体开发成商住综合性小区――广南商城。2000年前后,食品厂所在地块因为县江改造实施整体拆迁,改造成了奉化第一个高档住宅小区――广平小区。

  如今,食品工业仍然是奉化工业的支柱之一。根据2007年的统计,全市有年产值1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制造企业150余家,其中宁波市级龙头企业21家,奉化市级龙头企业43家;年产值达到25.2亿元,其中年产值超过亿元的企业有6家。在这些企业中,活跃着不少原来奉化食品厂的技术、业务骨干,他们继续在为奉化农产品加工业做着贡献。
 
2008-11-05_004705-2.jpg
  我特意请三位老姐妹在食品厂原大门处合影。这块街景石上,镌刻着我市青年书法家王三五手书的“人舍我取有大智,人取我舍有大勇”,这句话对亲历了90年代国企改革的人们来说,读起来肯定有着跟别人不一样的感觉。
 
2008-11-05_004705-3.jpg
  原厂部所在地,改建成了广南商城。
 
2008-11-05_004705-4.jpg
  原厂区一部分,改建成奉化首个高档住宅区广平小区。旁边的广平路已经形成了服装一条街。
 
2008-11-05_004705-5.jpg
  从县江对岸看到的原食品厂厂址上改建的广平小区。

标签: 奉化30年
最后更新:2014年10月30日

大道如水

浙江奉化人。退休。趁还有点体力精力,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 大道

    7月16日奉化日报副刊修改后刊登:
    奉化食品厂沉浮录
    竺丰
    几年前,为制作一本体现奉城30年变迁的图册,原政协秘书长老董和我费尽周折找到了这张1978年老照片中的3位奉化食品厂女工。并把她们约到了她们曾经工作过的工厂原址访谈。那儿现在是一个商住小区,原工厂的大门边建了一个小花园。她们分别是柳景珍(左一背朝摄影者)、浦彩月(左三)、舒玉英(右二)。照片中站着的那个最年轻,听说后来去了杭州,已失联。另一位年纪最大,已去世。
    3位老人说起当年的往事,都感慨万千。奉化食品厂最鼎盛时期是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据说,当年它所上交的利税曾经占了奉化财政的三分之一。奉化因为它的支撑,当年在周边县中,无论是工业还是财政,数字都很好看。所以,当年要是说它是奉化工业中的老大,绝不会有人质疑。企业也因此享有县团级单位的级别,据说当年的车间主任、科室主任都是按县里的局长级别配置的,令职工们很有优越感。老人们说,当年谁能做个食品厂工人,就像现在的公务员一样脸上有光呢。
    奉化食品厂的前身,可以算是奉化现代工业的鼻祖。
    1924年,当地人俞仁宝出资8000元创办生生罐头厂。
    1941年日军侵占奉化,罐头厂歇业。抗战胜利后,又恢复生产。
    1949年又歇业。
    1952年,县供销合作总社接管生生罐头厂,1957年改地方国营。
    1970年开始生产黄桃罐头。
    1981年的时候,食品厂产值超过2600万元,实现利润310多万元,而当年县级财政可用资金也不过1000万元而已。
    1985年,该厂的黄桃罐头出口量占全国出口量的近40%;1987年,425克糖水黄桃罐头获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质奖,企业被评为轻工业部出口创汇先进企业,他们生产的“巨浪”、“梅林”牌食品罐头,是当年市场上耳熟能详的名牌产品。
    奉化食品厂产销两旺之时,在县内外的周边农村建立了许多原料基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奉化境内的黄桃种植面积,远比现在著名的奉化水蜜桃面积大许多。有了这么好的原料基地,从1984年起,许多乡镇和供销社也办起了罐头食品厂。可以想象,县外基地的情况也大致类似。这些小厂不仅跟奉化食品厂争原料,还挖空心思地从它那里挖技术、挖人才、挖业务。而它跟当年其他国有企业一样,除了一线生产效率低下的痼疾外,行政管理队伍庞大,还要负担大量的离退休人员,加上幼儿园、卫生室、图书馆、文艺宣传队啥的附属机构一应俱全,包袱远比一些乡镇企业要重得多,运行开始显现疲态。到了1988年奉化撤县设市那一年,全厂产值虽近3500万元,利润却降到60多万元,还不如一些只办了四五年时间的乡镇罐头厂。
    1990年后,食品厂开始频繁更换领导,许多在市里任要职的强势人物被寄予重望担任厂长,试图扭转乾坤。可是不管是哪个厂长进去,都无法挽回国企日渐下滑的颓势,有的甚至断送了自己的仕途。当年流传的“奉化食品厂,谁谁当厂长,机器隆隆响,工人晒太阳,干活靠阿乡……”新民谣,形象描绘了人心涣散的状况。
    1990年代中期,食品厂以划小经营单位、全员股份制等形式实施改革,没有起色。
    2000年前实施第二次改革,企业或卖或关,奉化食品厂彻底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企业职工,到龄退休的,转入社保中心管理;未退休的,以卖断工龄形式,一次性给予补偿,自谋生路。
    奉化食品厂所在区域是市区黄金地段。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1997年前后,厂部所在地整体开发成商住综合性小区———广南商城。
    2000年前后,食品厂所在地块因为县江改造实施整体拆迁,改造成了奉化第一个高档住宅小区———广平小区。
    如今,食品工业仍然是奉化工业的支柱之一。根据2007年的统计,全市有年产值1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制造企业150余家,其中宁波市级龙头企业21家,奉化市级龙头企业43家;年产值达到25.2亿元,其中年产值超过亿元的企业有6家。在这些企业中,活跃着不少原来奉化食品厂的技术、业务骨干,他们继续在为奉化农产品加工业作贡献。
    我特意请3位老姐妹在食品厂原大门处合影。这块街景石上,镌刻着我市青年书法家王三五手书的“人舍我取有大智,人取我舍有大勇”,亲历过90年代国企改革的人们,对它肯定有着跟别人不一样的感受。

    2014年7月17日
    回复
  •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回复 大道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宋代太白禅师考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 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桃花坑山在哪里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 写公众号有什么意义?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宋代太白禅师考
    今日接待的客人 前日的一个日志流量发飚了 饭否十一日 微周1718——过了五一 2012陕西行(6)乾陵探幽 2015微周32

    COPYRIGHT © 2025 行摄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