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思书

  • 道古道今
    • 谈古论今
    • 感受生活
    • 自得其乐
  • 人物事物
    • 触摸人文
    • 竺氏探源
    • 寺观教堂
    • 乡村小庙
  • 影事往事
    • 边摄边写
    • 摄影杂谈
    • 网事记录
  • 客来客往
    • 高朋满座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 留言板
这些年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和思考
  1. 首页
  2. 谈古论今
  3. 正文

实在忍不住说几句

2008年5月30日 2511点热度 0人点赞 3条评论

  昨天下午,单位意外收到一个快件,拆开一看,是这次地震受灾最严重之一的某县对口机关送来的一封信。题目是《请伸出您的手,扶我们走一程》。

  信件内还附带了一张光盘。把光盘放进电脑,出来的画面是那个县灾前灾后一些画面,看了很震撼,让人揪心。再细读那封信,写得凄楚动人、情真意切,最后,自然是要我们给予一点支持,帮助他们度过难关,让他们的人民早一点建成自己的家园。信的末尾,附了他们县里的捐赠帐号及联系人,署名是该机关的最高首长。

  大灾面前,运用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向外求助,很佩服他们的高明做法,觉得也是一件可以理解的事情。但看到信的末尾,感觉就象吃了个苍蝇,再也不是滋味了。

  最下面,用这个信件里最黑最大的字体写了一行字:“捐赠时请注明捐赠用于某某县某某机关”!

  从那个信中,我们得知,该机关在这次地震中有数人伤亡和失踪,办公大楼也倒塌了,损失惨重。作为同在一片蓝天下,从事同样工作的我们,心情自然非常沉重。但对比一些普通的灾民,在国家统一补助之外,作为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好歹还会有持续稳定的工资收入,机关的办公场所,国家也会统一安排建设,怎么说他们也不会有比灾区的普通老百姓更困难的地方吧。就这两天,在一线的记者、博友发在博联社的文章中看到,还有不少灾民在城里的废墟中寻找水和食物的。如果他们把通过这种方式募捐来的钱用于最需要帮助的人们,那是很值得我们敬重的。但是,要求别人的捐赠特别注明用于自己,这行为是不是过于自私?我实在想不能,这与“让人民早一点建成自己的家园”有什么关系?

  国家机关是人民委托管理国家的,手中的那点权力,是人民给你用来服务人民的,不是用来谋自己的小团体利益的。平时,你吃好点喝多点,大家不说你也罢了。这个时候,有什么理由要求把别人的捐赠专门用于自己机关?这不是公权力的滥用吗?不是在和百姓争利吗?你有对口单位的机关,可以往外发信要求把捐款用于自己,那普通老百姓,不是只有端起破碗,到全国各地讨饭去?

  比较早的时候我说过,向灾区捐款捐物,“这次我们是真心的”,那是我们在没有任何号召、安排的情况下,自觉自愿地拿出来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民间和基层单位自发组织的募捐活动达到高潮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公权部门终于醒悟过来要做点什么了,他们利用手中的公权力,组织安排各种各样的捐赠活动,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要求人们一而再再而三地捐这捐那,并且有意无意地把捐款的额度、方式与人们的身份、级别、收入挂起钩来,越来越让人觉得自己的这片爱心是不是被某些人当作作秀、贴金的材料利用了?真如有博友所说:我们的爱心被胁迫了。不知道有多少爱心,在这形形色色的所谓爱心活动中,被遏煞了!

  在目前这种形势下,这些话本可以烂在肚子里不说,实在忍不住了,说上几句。希望那些拥有公权的部门,不要挫伤了人们爱的真心。  
 

标签: 时政
最后更新:2008年5月30日

大道如水

浙江奉化人。退休。趁还有点体力精力,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 abcd

    共鸣。从审计报告看,奉化绝大多数捐款还留在奉化,根本没去灾区,这说明什么???我们的爱心被他们截留了!!!

    2008年8月1日
    回复
  • 大道

    himmel 的做法是对的。

    2008年6月2日
    回复
  • himmel

    我跟自己说,我尽自己的能力给灾区捐这个数,过了,就只能等明年继续跟进了!日子大家都要过的~~~

    2008年5月31日
    回复
  •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 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桃花坑山在哪里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 写公众号有什么意义? 纪念儿子踏上社会十周年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桃花坑山在哪里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向军人们致敬 小城风光入选新浪锐博百个最美地方 手机拍照:杂七杂八 事如蜗行——201625 微周1746——设区周年 清明时节

    COPYRIGHT © 2025 行摄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