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思书

  • 道古道今
    • 谈古论今
    • 感受生活
    • 自得其乐
  • 人物事物
    • 触摸人文
    • 竺氏探源
    • 寺观教堂
    • 乡村小庙
  • 影事往事
    • 边摄边写
    • 摄影杂谈
    • 网事记录
  • 客来客往
    • 高朋满座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 留言板
这些年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和思考
  1. 首页
  2. 网事记录
  3. 正文

博联社的新博开端良好

2007年7月12日 2690点热度 0人点赞 6条评论

[img=right]attachments/month_0707/d2007712234418.jpg[/img]  在博联社开的新博客(http://zhufeng.blshe.com/),到今天为止已经四天了,总共上了4篇文章,开端还好。

  第一天,上了一篇《开博感言》。这里的前一个日志上转载了。第二天,发现被首页“妙语生花”选录了一句话:“草根们虽然随时随地可以扎根,但是不是谁都可以长出大苗儿来的。”

  我看了一下,这个栏目中选录的都是博文中比较有意思、有点深度的话,第一个日志就有话可入选,可以说是很难得的了。

  第三天,也就是昨天中午。上了一篇《我的一张在本地论坛引起争议的人像片》,没到十分钟,意外地在首页的“博联精粹”上了头条。这条博文一直挂了两天,才到现在,还在这个栏目的底部位置。

  刚刚进入博联社,就被管理员这样关注,感到非常意外。我的体会是:一,这个网站的管理员非常称职,二,这个网站的处事比较公平。不像其他论坛社区,不跟管理员混熟了,想有发言权,没门!

[align=center]2007-07-12_235129-0.jpg[/align]

  四天了,看了好多博友的文章,发现这地方真是人才济济。有国家级的高手,也有民间的业余级好手。涉及的范围也非常广泛,我喜欢的是摄影,看摄影的比较多点,其实这地方时政、文学、美术、诗歌、甚至科技、心情、生活等等,无所不包。由于是实名制的缘故,这个博客上的发言大多比较理性,没有其他地方经常看到的恶意谩骂、人身攻击、地域歧视等通病,有时候有的问题,讨论起来火药味也足,但多是有理说理,读了之后给人的启发不小。

  由于高手云集,写博就有点小心翼翼,给人家评论也慎小谨微,生怕惹出笑话。看来日后搬运工也不好当,自己以前发过的那些照片写过的文章,要转到这地方去,得好好思量之后才行。

  最后,把昨天那个博文转在下面,也算是今天这个日志的一部分:
 
  [font=黑体]我的一张在本地论坛引起争议的人像片[/font]
 
[ (442) 点击 ] | [ (53) 评论 ] | 本文地址: http://zhufeng.blshe.com/post/3708/75286
 
[color=Orange]  【摘要】忽视他(她)的某种状态,而以所谓的创作之初衷,去引导、勾起拍摄对象进入自己设定的状态的拍摄手法,是摄影的一种手法,但绝对不会是全部。

  先说说这照片的拍摄经过。

  那是去年春天,我们去一个山乡采风。在拍摄一座古朴的石桥的时候,遇到了这位正在当地打工的外来妹,她干的是我们最传统的体力活。她对我们这样“无所事事”感到很惊奇。我说想说给你拍一张照片行不片?起初她不同意。在我给她看了相机里为别人拍的相片后,她同意了,我拿起相机,她的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腼腆的微笑……

  过了一段时间,我把这张照片贴在本地论坛上,取名为《外来妹》,未加任何文字说明。没想到,这张照片引起了一段争论。一个新从学院出来的年轻摄手,认为这张照片拍摄很不厚道,没有一点起码的创作精神和尊重精神。他质问我“请你说说你想拍出什么?你是否拍出了她身上深层次的很感动的平凡的特质?”接着他解释自己的观点道:“我的意思是表达:先不管这人物头发如何、额头如何、衣服如何, 如果对于你真的热爱摄影,创作摄影, 首先请作者扪心自问,挖掘自己内心,是否真的带着创作精神和对被摄者的尊重,很用心的去拍,并且用心地去努力拍好,抓好对方的特质(当然特质不是要抹煞什么事实的),用心地构图!”

  这个质问提出来之后,为了不使争议升级,我一直回避回答。许多坛友间虽有争论,但谁也没说服谁,最后不了了之。事后,我作了反思,综合年轻人提出的问题和坛友的争论,不处乎三个焦点,一是该如何拍人像,二该以怎样的心态拍人像,三是拍摄对象与摄者的关系如何处理。回想当时我拍这张人像的时候,一是绝对地抱着与她平等之心拍摄的,拍摄的时候也征得了她的同意。二是拍摄的时候,我认为抓住了她脸上露出一丝微笑的时刻按下的快门,这对她来说,是个很生动的表情。三是这是张在自然状态下拍摄的照片,没有经过任何摆布、引导、暗示。我自己认为这照片的拍摄手法和构图虽然都很落俗套,但还是抓住了这位外来妹的某种特质:那就是她在艰辛的生活状态下,还有被对外来自外界的某些东西所触动的心态。

  我觉得,近年来,表现社会底层人物生活场景和生存状态的照片,许多摄者都是抱着居高临下的姿态去拍摄的,仿佛不拍出她们的满脸风霜和苦难就没拍出他们的“特质”。其实人是有许多种状态的,而每种状态下的表情,都是构成这个人的特质的一部分。底层人物的生命中不全是苦难。他们也有自己的快乐和憧憬。忽视他(她)的某种状态,而以所谓的创作之初衷,去引导、勾起拍摄对象进入自己设定的状态的拍摄手法,是摄影的一种手法,但绝对不会是全部。

  看过我的照片的朋友,都说我的拍摄太过顺便。拿着相机,轻轻松松,看见什么拍什么,拍不出特别的东西。我倒是以为,生活本来就是平常的、随意的,能以平常的心态去对待这个世界,随意拍摄这个世界,是一种手法,更是一种境界。任何文艺作品都作者心态的外化,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在他的作品中发现什么样的影子。拍了这么多年,看了这么多照片,屡试不爽。

  上文说到的照片是这张,以前这里发过的。
 
2007-07-12_235129-1.jpg

标签: 暂无
最后更新:2007年7月12日

大道如水

浙江奉化人。退休。趁还有点体力精力,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 大道

    谢谢晚风菲菲旖旎lvm 的支持和关注,嘿嘿

    2007年7月16日
    回复
  • lvm

    恭喜恭喜.哈哈,"草根"名言[lol]

    2007年7月14日
    回复
  • 旖旎

    新家真是不错.
    努力!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明白人啊......

    2007年7月14日
    回复
  • 菲菲

    一切自然即美。你已经是国家级的了,努力达到世界级。

    2007年7月13日
    回复
  • 晚风

    原来名言离我们这么近。[lol]

    2007年7月13日
    回复
  • 晚风

    恭喜恭喜!时刻关注着。

    2007年7月13日
    回复
  •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回复 晚风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 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桃花坑山在哪里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 写公众号有什么意义? 纪念儿子踏上社会十周年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桃花坑山在哪里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失而复得的影像(20):2008年8月 微周记1939 阴雨绵绵的一周(新浪微博21) 要成型必先经火炼 精品 溪口里村

    COPYRIGHT © 2025 行摄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